直龙寺遗址考古日前宣布启动。建于年的直龙寺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遗址所在地称为“向”(母舅)地,在苯教教史中,称直龙寺为苯教大师向敦?当巴崔希的祖寺,是拉萨市规模最大的苯教寺庙遗址。

由直龙寺考古牵出的是对西藏苯教的追寻,作为青藏高原的原始宗教,苯教被认为是了解西藏古老文明的窗口。这次考古,是对“西藏密码”的又一次探寻。

苯教的“苯”只是藏文的音译,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名词工作会议已规定统一使用“本”字,雍仲本教简称“本教,是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教法,也被称为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发源于西藏古象雄的“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一带,虽然雍仲本教不同于原始苯教,但在逐年演变中它已经成为西藏文明的源头,成为古象雄文化的核心。

对苯教的研究避不开的是象雄王国,早期对苯教的考古研究发现,在千年前的洪荒年代,在象雄王室治下,藏区曾经进入过农耕社会。

比如,在西藏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的阿里地区,人们发现了千年以前灌溉的痕迹,包括农田、水渠等,然而藏民世代都以游牧为生。的确有迹象表明,这里早期存在过农耕文明,先民生活在这里,并过着农耕生活。只不过后来由于气候变得恶劣,农耕方式消失,游牧的生产方式占据了主导。

(阿里唯一寺庙古入江寺)

在阿里“穹窿银城”城堡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多组古代建筑遗迹,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铁器、骨雕,昭示这里曾是一个繁荣和发达的聚落,这里还发现了大片的土葬古墓群,这和西藏崇尚天葬的丧葬习俗迥然不同,在这里的出土的青铜双面的本尊雕像,其风格也与现代藏传佛教的造像完全不同。

(穹窿银城)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说明: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前,在所谓西藏正史之前,青藏高原早就存在着一个辉煌的文明——古象雄文明。

象雄文明大约诞生在公元前五世纪以前,当时创制了象雄文,它类似汉族的甲骨文,古象雄部曾统一了号称十八万户部落的十八国(相当于诸羌的部落联盟),建立起了威震中亚的象雄王国,其疆域十分广阔。

直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代,吐蕃公主与象雄王李迷甲通婚,吐蕃公主为吐蕃国提供情报,象雄国事才陷入动荡。

(象雄王国遗址)

建立在象雄文明基础上的本教,首先是涉及宗教。

它植根于蕃域高原原始公社时期的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一开始起源于原始初民对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变化和存在有着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对于天灾、瘟疫、风雨、雷电等等现象不可理解,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了敬畏和崇拜心理,逐渐衍化成为宗教。

苯教的创世传说认为世界是由一个或几个巨大的卵演变来的,并强调世界(包括神、人、魔的世界)产生于5种本原物质。

苯教经典《什巴卓浦》说,最先是一个名叫赤杰曲巴的法师收集5种本原物质,从中造出热火和冷风,风火相激,产生出露珠,露珠上产生微粒,堆积成大山。

后来由5种本原物质生成一只白色巨卵和一只黑色巨卵,从白卵中出现人类和天神的共同始祖什巴桑波奔赤,从黑卵中跳出门巴塞敦那波,他是虚幻邪恶之王。

(苯教神舞)

苯教强调神和人类的共同起源,人和神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其创世传说描绘了一幅天神、人类、动物、生灵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宇宙世界图形,即三界说。

天上住着天神九兄弟和他们的眷属,天神是“什巴”,中间一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人间的统治者赞普则是天神的儿子。而地下和地表这一层住着各种精灵、魔怪和龙,守护着地面、地下的资源和财富。

苯教早期崇拜的内容可归纳为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生灵崇拜、图腾崇拜、图符崇拜,灵物崇拜、祖先崇拜等并崇尚念咒、驱鬼、占卜、禳祓、重鬼右巫等仪式。

早期原始苯教十分重视祭祀,并用上千数动物做祭祀时的牺牲,苯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为十分注重丧葬仪式,且保持着远古以石为棺,以石为墓的葬俗形式。

除了宗教,苯教还涵盖民风民俗、天文、历算、藏医、哲学、因明学(逻辑)、辩论学、美术、舞蹈、音乐等方方面面,至今仍对西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至今关于本教的经书文献资料多达几千部之多,仅象雄大藏经《甘珠尔》就有一百七十八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内容涉及佛学、哲学、逻辑、文学、艺术、星相、医学、科学、工程等领域,是总汇藏民族本土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丹珠尔有三百九十多部,这是青藏高原本土宗教文献和经典的总结,相当于古象雄时期藏地的全景式百科全书。

据史载,本教发祥地象雄即今之阿里地区,其主要中心在古格、琼隆,阿里地区至今还沿用着古象雄时代的地名。

本教不仅风行于当时的阿里地区,更随着象熊王国的大扩张,流传到当时阿里的西面以及西方边陲的部分地方,即现在属于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俄罗斯的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就是象雄后部。

现在的上阿里、拉达克等地称作象雄中部,卫藏与象雄之间及朵康等地称作象雄前部。

古时的象雄王国势力遍及中亚、西亚、南亚、西伯利亚、中原汉地,甚至流行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的满族、赫哲族等地区的“萨满教”都来源于苯教。

想追寻本教的足迹,一睹当年象雄文明的风采,以下风景绝对不能错过:

1、象雄王国遗址

位于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这里的大片遗址即是象雄都城之所在。

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古老的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形成于此时。

2、苯教神山,主要有那曲的达果神山、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苯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玉龙的梅里雪山。

(苯日神山)

(梅里雪山)

位于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境内,是古象雄部落的神山之一,它是古老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圣地,传说这里是古象雄诸神的的聚集处,也是象雄地三百六十座山峰的主脉。山势巍峨雄伟,千姿百态。峰顶银色的冰雪闪着光芒,直插云端,四面有7座山峰如7位勇士坐落于主峰周围,人们称7兄弟或勇士7军。

冈底斯山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圣地,位于西藏西南部。佛教以冈底斯山为宇宙中心,尊为圣地。尼泊尔人、印度人则以此山为湿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乐园。以玛旁雍错为圣湖。香客多来此朝拜。冈底斯山是被世界公认的著名神山。

西藏昌都丁青县的神山孜珠山也很特殊,它海拔米左右,作为藏传佛教苯教的四大山之一,几千年来它一直拥有特殊的宗教地位。

3、苯教圣湖玛旁雍措、当惹雍措

玛旁雍错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也是雍仲本教发源地之一,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

当惹雍措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最重要的圣湖,与著名的达果神山一起在苯教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与达果神山都栖身在羌塘草原,到过那里的人就更少了。

4、本教著名寺庙昌都孜珠寺、拉萨直龙寺、日喀则的雍仲林寺、松潘漳蜡小西天山脚的尕米寺。

拥有年历史,就在神山孜珠山上,它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佛祖辛绕弥沃在弘扬佛法时,曾在孜珠山传法,给予巨大的加持。

在日喀则地区之南林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南亚、奴玛乡热拉村的维拉尔杰桑山麓,海拔米,由苯教大师江衮?达哇坚赞创建于年,它不仅继承了曼日寺的传统,并仿效佛教寺院建立了自己的经院哲学系统及从启蒙教育至取得格西学位的完整的苯教寺院教育体系,其发展超过了曼日寺,因而母寺的多位堪布均学成于曼仲林寺。

这一雍仲本教著名寺院在松潘漳蜡小西天山脚下,是松潘地区早期雍仲本教著名寺院,也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早的本教寺院之一。

赞赏

长按







































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xw/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