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设监狱和暗道,超豪华的朗赛林庄园,被称
朗赛林庄园,它集旧西藏王侯的奢华与农奴的悲惨为一体,内设监狱、窝棚、马厩、粮仓、客厅、佛堂、林卡、暗道、防御墙、护城河等等一应俱全,设计之巧妙,技艺之精湛,让人瞠目结舌。一幅喇嘛王国的全景图,一段地方政权的纷争史,因此朗赛林庄园也被称为“西藏农奴社会的缩影”。朗赛林庄园与桑耶寺分别在雅鲁藏布江的两岸,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位于扎囊县境内,雅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游览庄园的同时可观雅江最宽处宏伟奇观。 朗赛岭庄园外有2层围墙,主楼坐北朝南,整座建筑墙壁都用石砌土夯的办法筑成,总高22米,是西藏最早的高层建筑,下部有7米多高的石墙基,其余上部全为土夯墙,隔层夹有石板,墙厚约1.4米。主楼东半部从底层到顶部全为石砌墙壁,石墙上全刻有八宝图案,而且在最东端增加了宽4.3米的附属建筑,石缝衔接痕迹十分清楚,这些是后期加修的。 该庄园兴建于西藏帕竹政权时期,距今大约六七百年,朗赛林庄园主曾为帕竹政权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加官进爵,赐良田十万,农奴上千,于是便修建自己的庄园,庄园主体为7层,是当时西藏最高的民间建筑,修建时间前后共用了26年。朗赛岭庄园这种用石砌土夯的特殊建筑方法和协调土石承压比例进行建筑的构思,在西藏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旧西藏地方政权最大特点在于“政教合一”,政治、权力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这个家族曾出过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多吉扎寺的两个活佛,大学者班禅·罗桑益西(此人有三部著作传世)和原地方政府的噶伦。 主楼大门前有一长方形高台,台前和台左各有台阶可登台上,台前阶梯宽大,级差小,左边台阶窄小而级差大。庄园主还在主体外墙上镶嵌了六字真言、轮回大悲咒等宗教纹饰。 年的时候,原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一部分上层反动分子发动叛乱时,朗赛林庄园就是其中的一个叛乱据点。该庄园在这次平叛中严重损毁,再加上后来的十年浩劫,庄园所藏文物荡然无存,庄园附属建筑和花园也全被拆毁。从这张照片上就可以看到这个庄园院墙的厚度,墙的内侧比外侧低很多,上面可以站人向外面射击。 另外在主楼四周还巧妙地设计了射箭孔,敌人一旦冲破防御墙和护城河两道防线,庄园内的卫兵便可居高临下,从射箭孔中射杀敌人。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设计起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在旧西藏封建农奴制下,几乎所有的贵族庄园中都有专为惩罚农奴而设置的刑房和监牢。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的很清楚,高高的台阶是直通第三层楼的,最最底下的那一层便是庄园的牢房,牢房平时除了关那些奴隶之外还是圈养牲畜的地方。第二层是仓库。 精彩的木雕和彩绘,也象征着主人家当时的社会地位,走上高高的台级,我们到三楼看看。我们当时去的时候这个庄园好象还没有对外开放,也看不到游客。所以最底层的牢房也无法参观,整个建筑内部也没有通电,所以里面也没有电灯,光线很暗。 顺着台阶往上,便是大楼正门,精致雕花的门柱,镂雕精美的大门,尽显贵族雍容华贵之气。门上雕刻的“财神牵象”“蒙人驭虎”图像,是西藏典型的护门图。这扇厚厚的木门看上去也很有年头了,上面精彩的门环也锈迹斑斑,加上光线也不太好,看上去总让人感觉有点阴森森的。 推开房门步入室内,走上台阶直接就是第三层了,真有点登堂入室的感觉。这一层房子套房子,或大而宽敞或幽黑昏暗,但还是能看清这里面的雕梁画栋,在室外光线的照射下,房间内的这些柱子投下了长长影子,使人感觉仿佛进入了迷宫。 墙上的壁画,虽然有不少地方已经给抹掉了,但没抹掉的壁画上面的色彩依然鲜艳,上面的金粉还金光闪闪的。据说,绘制这些壁画的部分画师请自于扎塘寺(扎塘寺壁画是西藏壁画的始祖,敦煌壁画的发源之地),他们所运用的很多绘画技艺已失传,因此朗赛岭庄园的壁画愈发显得珍贵。 庄园大楼内采光设施齐备,阳光透过天井洒到大楼内部,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收租和藏宝。收租房相当宽大,脚下便是入粮口,但入粮口却很小,只能倒粮进去,一般看不见粮仓里有多少粮食。收租房隔壁是“夏康”,即肉类储存室,一年四季,这里牛羊猪肉堆积如山,由农奴无偿提供,数量十分庞大,供养贵族生活。 由于其家族出现了活佛,所以每天起来念经是庄园主人必不可少的例事,因此这里还设置了佛堂、藏经阁。第六层才是真正的朗赛岭庄园主人居住的地方,除了拥有五层具有的一切设施之外,这一层装修更加豪华奢侈,同时,这一层还增加了密议室以及早茶房等。顺着又陡又窄的木质楼梯,上到顶层去看看。 精雕细刻的柱子,上面的花纹和柱子的造型也很有地域特色。 活佛是家族中最受尊敬的人,也是家族在僧俗两界的显贵人物,所以备受尊崇,衣食起居都有专人伺候,可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闲暇之佘再上到顶层看看外面的大美风光,自然是不一般的享受。 从顶层向远处眺望,大好风光尽收眼底,朗赛林庄园作为西藏社会进入封建农奴制的早期庄园,不论其几百年的延续性及巨大的规模,在我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对于系统的研究封建庄园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历史过程,都是个难得的实证。年国家曾投资多万元对这里进行保护性修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14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厦门大学医学专业征集三次志愿仍缺额,一看
- 下一篇文章: 凝聚逐梦复兴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