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成功
北京最大皮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118499.htmlLISA技术,是用微创方法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在保证患病早产儿持续无创通气的基础上,用细软管替代气管导管,将导管前端插入气管内再给予药物。相比经气管插管给药技术,该技术有效降低了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因此,该技术可视为早产儿肺保护策略的一部分。此技术的成功实施能有效减少早产儿肺损伤及神经系统损伤,明显降低早产儿后遗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瘫等,对改善早产儿预后有极大帮助。近日,一位胎龄35周、出生体重2.20kg的早产宝宝提前与爸爸妈妈见面。由于体重低,胎龄小,发育不成熟,生后不久就出现了气促呻吟,点头呼吸,三凹征阳性,立即转入新生儿科,予以保暖及呼吸机辅助通气。在CPAP无创呼吸辅助通气下(氧浓度30%),氧分压只有65mmHg,情况危急,考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立即予以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帮助宝宝度过"呼吸关"。考虑到患儿不需气管插管,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刁建勋主任医师决定采用先进的LISA技术,在无创呼吸机持续辅助通气的情况下,申云丽医师通过专用的LISA导管往患儿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剂。手术顺利完成,治疗期间,该宝宝没有发生药物返流、烦躁不安、心率下降等不良反应,用药后宝宝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生命体征平稳。这是医院首次成功开展LISA技术,填补了当地此项技术空白,为成功救治小孕周低出生体重儿的极早产儿又增添了一道技术保障! 图文:新生儿监护室申云丽 编辑:侯晓伟 审核:李殿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12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招聘日报丨找工作的赶紧看,这些招聘信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