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排行整体都偏低,
可能更多人熟知的养老金是离退休职工的收入,但其实我国现阶段还是以城乡居民养老金为大多数的,且领取人群主要分布在农村,收入又很偏低,大多不足养老所需。所以广大农村老人还得以家庭养老为主,这也是我国农村现状之一,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 不过各省市的这项养老金水平是有所差异的,且差距还不小,这是由各地的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决定的。那么哪些省市已能将此养老金提升至较高水平,哪些地区还有不足呢? 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不仅因为经济较发达而且相对农村居民较少,所以这项养老金收入可以提升到一定高度了,在全国高居前三。但三者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小呀,最低的天津市是元/年,最高的上海市已达到元,北京市以元居中。 上海市能高于京津这么多,首先在于其乡村普遍富裕程度要更高,京津的偏远乡村还是较落后的;其次上海市可能更愿意在提升农村老人收入上花费财力吧,更多财政支出来支持。 省份的话因为城镇化低,养老金水平越高就需要更多财政支撑,所以和京津沪等直辖市是难以相比的。 不过“民富浙”也已经达到元/年,在各省中领先,也要比元的全国均值高出近2倍。再加上浙江农村还有许多分红之类的,加起来的话可能也够基本生活了。 江苏和广东分据省份第2和第3,虽然和浙江低不少,但都超过了3千元。这正是发展水平之体现,能有更多财力去支持提高乡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东南三个经济强省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在省份中居前3,并非巧合。 可能有人会奇怪了,那么青海、西藏、宁夏等省区明明属于欠发达地区,何以这项养老金也不低呢?要比山东与福建这两个沿海省份都要高?这里就要考虑到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民生帮扶了,在专项转移支付上给予给以更多资金,才能制定较高的养老金待遇。而其他地区主要还是依靠自身财力的,故而只能根据现有经济状况来。 所以除了浙苏粤与上述特殊省区外,国内大部分省份的这部分养老金水平是很偏低的,哪怕属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也只有元,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就更低了。 除了川渝两地之外,东北、中西部大部分省区的城乡居民养老金都在2千元/年之下,按月计只有1百多元一年,对于日常开支而言只能是聊胜于无呀。所以必须还得是家庭养老、子女的赡养为主,不然可能生活所需都困难。 尤其是河北、吉林与河南三省年还只有不到元/年,贵州省更是只有元,按照单月计算,确实太低了,要是非产粮区可能还不够买米的。可能很多年轻人很难想象吧,但这就是现下我国大部分农村老人之现状。 这也是为何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在解决绝对贫困之后,如何对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对更为弱势的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上有更快的提升。那就需要全社会的一起努力,持续保持经济上升,那样就有财力加大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基金支出,提高他们的自主收入,最终能与城镇退休职工一样通过养老金收入而自食其力。 各位家乡的这项养老金水平是多少呢?是属于哪个层级的?欢迎大家留言并参与讨论!具体数据,还是请看下表分列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13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反思平等主义中国大学招生特殊优惠政策评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