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变天了二本院校开始招生,开出
文/妍妍学姐 “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不是一个好现象。 就业环境不景气,大学毕业生为了逃避找工作,也为了拥有学历优势,纷纷加入考研大军。 年参与全国研究生考试人数万,最终录取万,年考研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报名人数将突破万大关。 按照去年的录取比例,今年新一届研究生人数将达到万,全国高校研究生总数也将接近千万。 要知道年参与全国高考人数才为0万,如此下去,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样普遍,学历将越来越不值钱。 也许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许是为了提高研究生质量,从各高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大部分都开始缩招了。 “考研倒流现象”频出 什么是“考研倒流现象”? 通俗来讲就是考生逆向考研,明明是本科生,却选择考研究生,明明是双一流本科生,却选择报考双非研究生。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何当代大学生却要逆着来呢?这种逆向考研不是在浪费学历吗? 根本目的不过是能轻松考上,、名校更青睐保研生,很难成功上岸,而以名校生的身份,逆向考研选择普本院校则更容易一些。 考研倒流现象频出,越来越多考生选择向下兼容,以至于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这些偏远地区高校成为香饽饽,西藏大学年研究生新生暴涨.2%,成为增长比例最大的高校,也是让人想不到。 考研倒流现象频出,让一些地方院校抓住了机会,也纷纷开招研究生。 二本地方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虽然现在没有一本、二本、三本之分了,但是地方院校依旧是传统意义上的二本,大部分地方院校是没有硕士点的,此前不开展研究生招录工作。 就比如存在于张雪峰老师段子里的“齐齐哈尔大学”。 作为二本院校,如果有人报考,根本不用考,考试打电话联系你,提前给试卷还附赠答案,考上以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欢迎你入学。 大部分二本院校,对于研究生报考也都是如此的态度,不过此前并没有人真正报考地方二本的研究生。 考研倒流现象频出,考研的意义不在于成为优质人才,而在于“考”这个字上,只要考上,不管哪个院校都行,这也让一些二本院校看到了希望,开始在年开招研究生。 地方院校攀枝花学院,就发布年考研招生公告,为考生开出了诱人的条件。 新生助学金百分百覆盖,一等助学金到五等助学金,金额1.5万-元;岗位津贴,每个月不低于元,按10个月发放,每半年发放1次;生活补助,每人每月元,按10个月发放,每半年发放一次;住宿费全免。 计算下来,在攀枝花读书三年,不论学费多少,光是奖学金至少都能获得60元,这还不是最具诱惑力的。 攀枝花学院为考生开出的最后一个福利是,按10%的比例选择优秀的硕士入编留校工作,这绝对是最具诱惑力。 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考研就是为了编制内工作,而大部分编制类工作,都需要研究生以上学历,因此才不得不考研。 而大学老师这份编制内工作,比其他事业单位都要好,如果读研期间就能留校,那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如此多的诱人条件,肯定会吸引不少考生报考,这会不会导致考研变天呢? 此后二本院校都开始招生,考生们纷纷报考,上岸人数激增,遍地都是研究生。 这对于考研党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整体高等教育并非是一件好事。 地方二本院校招研究生,扰乱考研市场? 如今本科生遍地走的情况,与当年三本院校扩招脱离不了关系。 如今的二本招收研究生,就相当于三本招本科生,降低要求招生,数量激增、质量下降,让学历越来越不值钱。 要知道研究生的本质是培养科研人才,并非是为一纸研究生毕业证书,地方二本院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真的有含金量吗? 如果真的像张雪峰老师说的那样,报二本不仅提前给试卷还附赠答案,这样“开卷考试”的模式,能考核出优质的人才吗? 如今二本院校已经开始招收研究生,该引起人们深思了。 话题讨论: 你觉得二本院校招研究生会扰乱考研市场?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14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2月31省份物价出炉17地涨幅低于全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