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殿前酸枣树

蔡顺田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原平市志》文物古迹篇目中载,石鼓神祠“月台上有合抱2米的唐代酸枣古树一株,干高枝繁”。一部纵贯古今,横涉百科的市志竟有一株酸枣树的一席之地,可见其绝非等闲之辈。

原平市天涯山系五台山之余脉,大约因沾了聖地“佛”之气,在逶迤不绝的群山收尾处,竟展现出浓墨重彩的神来之笔,赋予崞人一处绝佳的天然风景区。自古天下名山寺庙多,隋大业年间在这里修建了纪念晋国名臣介子推的石鼓神祠。这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这里和谐统一,完美融合。本文所述之酸枣树,生长于石鼓神祠月台之上的钟楼右前侧。

此株酸枣树,树高10米左右,主干2.5米,胸径0.76米,树冠周长40米;三大主枝挺拔向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按植物学分类,酸枣属鼠李科,木本植物。绝大多数植株生长到鞭杆粗细就自然封顶干枯,由根部再生嫩芽,故多呈灌木丛状,乡民惯称“酸枣圪针扑楞子。”而神祠这株酸枣树,奇特之处就在于树干粗壮,枝繁叶茂,与同等立地条件下生长的乡土乔木树种相比并不逊色。据林学家考证,树龄应在年左右,当属盛唐所植。更难能可贵的是,从酸枣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来看,非但没有得天独厚的肥土沃圵,更没有浇灌条件,反而植生于贫瘠干旱的高圪土台之上。由于她神奇坚韌、出类拔萃,由于她寿达千年,灌木变乔,因而文人墨客将她与邻近的“响石碑”与对面乐楼台柱之“石楹联”称为“古祠三绝”。

酸枣树古称“樲”、“棘”,历代典籍早有记载。创作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墓门》中,即有“墓门有棘,斧以斯之”的诗句。《孟子.告子上》所言,“养其樲棘”,“樲棘”指的就是酸枣树。唐代诗仙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中,有“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的诗句………。石鼓神祠的酸枣树,树身泛白粗糙,苍劲质朴,像古代武士铠甲般纵向龟裂的树皮,写尽风雨的洗滌与岁月的沧桑,她不求线条的优美,却有着刀刻石印般的凝重,散发着一种不可憾动的气势;树干枝条挺拔向上,姿态各异,傲视苍穹,显示着不屈与顽强;三出脉的楕圆形叶片,叶面虽小,却闪烁着熠熠亮光,宣示着生命力的旺盛与张扬;初夏盛开的五角星状的小花,金黄金黄,虽不艳丽却香气袭人,惹逗的蜜蜂频频光顾;深秋枝头悬挂的小灯笼般、红格艳艳的累累果实烂漫无比,不但增添了秋的丰韵,而且是一味医疾疗眠的珍贵药材…………。真是老树新果,红绿交叉,明暗生辉,锦上添花,流泻出自然造物的万般神奇与生命贲张的无限力度。有多少游客误识您为大红枣树,这正是对您卓越的、一反常态的表现的夸赞与认定。

我这老林业工作者看到树木、想到树木、甚或梦见树木,常发幽思,常幻遐想:森林、树木给原始人类解决了温饱,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尔后,人类揖别森林,一步步迈开了走向农耕文明的步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渐渐地由砍伐树木、毁林种田到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是人类交了昂贵的“学费”后才取到的真经。“一滴水可以反映一个太阳”。本文所说到的古酸枣树,正是用她的千年树史轨迹,说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行之久远,共同发展。

据深谙原平地方史专家杨晋生先生多方考证,石鼓祠始建于隋大业二年(),而酸枣树植于唐代。据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祠建在前,树生于后。从树生长于人工石砌的祠院月台之上亦可作为佐证。天不言而四时行,地无语而万物生。当我们今天欣赏这株古树奇木时,首先应当感谢天时的照应与大地的奉献,感谢千年前给予这株毫不起眼且浑身长滿棘刺的幼小生命生存权利的人们。而酸枣树用茁壮的成长与异乎寻常且卓尔不凡的表现来回报赋予她生命的天、地、人。她成就了石鼓神祠的传奇色彩,也成就了“一位”忠实的、可亲可敬的且无可替代的千年历史记录者。正如著名学者、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所言,记录历史有三种形式,文字、文物、古树。因为世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的且活着的生命,就只有树木了。树木即使死了,她仍然会用碳14等各种自然信息,为我们留存着她生长年代的风云历程。如今我们精心保护的这株古酸枣树,就是保护历史,正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所言,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反映过去的倒影。古树堪称国宝,受之无愧。其次,树借神威,不可亵渎,亦是千年存活的重要条件。酸枣树生长于神祠高台,正殿供奉的是晋国名臣介子推,以“精忠纯孝”的精神教化着人们;而南殿传说为审理鬼魂的阴森恐怖的殿堂_____“问事厅”。正面端坐的正是世代传说中阴曹地府的最高统帅帝王阎罗王。地面站立着勾魂鬼牛头马面,殿之左右两壁上刀山、下油锅等惩罚恶人的血淋淋的悬雕彩塑阴气袭人,恐惧万分。观者不寒而栗,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会不由地审视、检点自己的言行。这种直观的、活生生的教育,甚至可以起到立竿见影之效。而这株酸枣树正是植生于问事厅殿外左侧。每年古会期间,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中不乏打架斗殴、寻衅闹事、聚众赌博、调戏妇女等扰乱会场秩序,违反乡规民约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发生。对这些滋事而又不听劝阻者,惩罚他们的办法是被捆绑于“问事厅”外两侧的露明柱以及酸枣树上。民间传言:“东柱不如西柱,西柱不如枣树”。捆绑于酸枣树上是最严厉的处罚,不死也得脱层皮。人老必有苦衷,树老必有故事。俨然把这株树视为恶嫉如仇、不徇私情的大法官的化身。树顶三尺有神明,望而生畏,再大胆的人也不敢动她一指头!千年古树啊,您经历了时代风云,经受了自然灾害,也经过了那狂热的年代。无知的小将们庙宇可以柝毁,神像可以搬倒,但您却纹絲不动,毫末未损,依旧岿然挺立。赶时逢世,您终于熬盼到新时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位敢为人先的弄潮儿凭借慧眼,使您锦上添花,名声远抪。中央大员青睐,各级领导光顾,专家学者考察,更重要的是您有了国家认定的“身份证”______保护等级为一级的古树名木铭牌。隨着天涯山风景区以及滹沱河水利风景区的建成,您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名扬四海,身价倍增。俯仰千年间,一树贯古今。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逾显金贵。追根溯源,无论实地考察,还是典籍记载,酸枣树本为灌木类。而您却标新立异,突破自我,争荣竞秀,独树一帜,硬生生地在乔木类中爭的一席之地。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验证了达尔文的科学论断:“生物有一种内在的倾向,它在朝着进步和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触类旁通,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今天,这株千年古树的演进史不是会给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带来深刻启迪与昭示吗!让我们衷心地为她唱一首新时代的颂歌!

文末,引用郝举林老师即兴创作诗歌一首作结:

石鼓酸枣

石鼓殿前酸枣雄,风刀雪剑几枯荣。

微花碎叶谁瞻顾?惊破三秋滿树红。

.4.11

链接

蔡顺田

改革开放中的同川人

蔡顺田

永远的继父

蔡顺田

娘走了

蔡顺田\\同川人

蔡顺田\\年的“西装三干会”

蔡顺田

山?水?人

蔡顺田

善之报

蔡顺田\\乡愁,一个永不枯竭的话题

蔡顺田\\想起那使用风匣的日子

蔡顺田

西川胜境柏塔寺与诗僧王梵志

暖融融的农家火炕\\蔡顺田

蔡顺田\\王铁文的双面人生

蔡顺田\\吃相影响形象

郝老师教我wps\\蔡顺田

我给民企产品冠个名\\蔡顺田

蔡顺田

山水人文赞子干

“报恩”花(古风)\\蔡顺田

蔡顺田\\山环水抱停旨头

蔡顺田\\城头原是县治地

割野草\\蔡顺田

定襄“小桂林”游记\\蔡顺田

吃香瓜一得\\蔡顺田

蔡顺田\\“二球悬铃木”落户原平

迟到的忏悔\\蔡顺田

闲侃理发业点赞张有才(蔡顺田)

作者简介

蔡顺田,男,汉族。年1月生。原平市蔡家岗村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年毕业于山西林业学校,先后在河曲县、原平市(县)工作,历任公社(乡)党委书记、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园林管理处主任等职。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写作,终不成器;对散文情有独钟。先后在省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六百余篇,约四百万字。

著有《情之歌》、《心之韵》、《思之曲》散文集三部曲,以及《犁痕集》、自传体《平人凡生》;与女儿合著《跋涉者足迹》等。并有《怀念继父》、《圆梦》自印本,与人合著《怎样即席讲话》社科类书籍,《原平县园林植物名录》技术书籍。

年退休后,参与编纂《原平百年人物志》,任副总编;参与编写《原平市志》,任地理篇组长;参与编写原平一中乡土教材《原平地方文化读本》,执笔“人物篇”。并参与原平法学会、原平老区建设促进会、原平老年新闻文化学会等六类社团组织活动。年9月,参加原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备编《原平市地名录》一书。

编辑:huangli

北国风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jj/1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