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紧邻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武汉,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1];境内交通便捷,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武汉六环线、鄂高速S43),沪蓉高速公路(G42),沪渝高速公路(G50),G国道,汉丹铁路,汉宜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汉川市下辖2街道、14镇、6乡,面积平方公里,全市人口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万。[2]现属孝感市代管县级市。

汉川置县于南北朝时期,因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而得名。境内地势平坦且较低洼,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属平原湖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湖北省最早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也是湖北省首批20个扩权县市之一。

年,汉川GDP达到.12亿元,进入全省“亿俱乐部”,迈上一个新的高点。[3-4]年10月,汉川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5-7]连续13年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8]

中文名称

汉川

外文名称

Hanchuan

别名

川城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孝感市(代管)

下辖地区

2街道、14镇、6乡

政府驻地

仙女山街道广场路7号

电话区号

+86-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27万人(年户籍人口)

方言

西南官话-武天片-汉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仙女山、天屿湖、汈汊湖等

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火车站

汉川站[9]

车牌代码

鄂K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民币(年)[4]

人均生产总值

元人民币(年)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李先乔,市长黄建军[10]

行政区划代码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地质

?气候

4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体育

?医疗卫生

?广播电视

?邮电通信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8交通运输

9当地民俗

10名优特产

11旅游景点

?汈汊湖

?仙女山

?城隍台遗址

?龙门山

?神灵台

?乌龟山

12著名人物

历史沿革

编辑

周代市域属郧国南境。春秋战国时,楚灭郧后遂为楚地。秦属南

汉川市在湖北省位置(红色部分)

郡。汉代至晋代,均为江夏郡安陆县地。南北朝时期,宋为安陆郡地。梁至西魏间,梁安、魏安、汊川等郡先后在甑山设治,县境为其辖地。

建县始于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

隋大业末废县为镇,并入汉阳县。武德四年(年),县恢复,移治泐山下,以汊水流经

唐县境而改名汊川县,属淮南道。天宝元年(年),改属汉阳郡。乾元元年(年),复属沔州。宝历二年(年),改属鄂州。

后周显德五年(年),改属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刘家隔)。

北宋建隆元年(年),属荆湖北路,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保宁九年(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熙宁四年(年),废县为镇,属鄂州汉阳县。元祐元年(年),县恢复,隶汉阳军。

南宋绍兴五年(5年),县又废。绍兴三年(7年)复置。

元代,各地改设行中书省,汉川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至元二十二年(年),移县治于长城(今城关镇)。

明代改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汉川属湖广布政使司汉阳府。洪武九年(年),汉阳府降为州,汉川改隶武昌府。洪武十三年(年),复隶汉阳府。永历十八年(年),湖北、湖南分治,汉川隶湖北布政使司汉阳

魅力汉川

府。

民国元年(年),废府设道,汉川属江汉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在汉川建立后,汉川几度出现国民党和共产党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

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国民党汉川县政府灭亡。同年7月,天汉、川汉两县爱国民主政府撤销,汉川县人民政府建立,属鄂中专区。同年8月,改属沔阳专区。

年7月,沔阳专区撤销,隶属孝感专区。

魅力汉川

年11月,孝感专区撤销,划归武汉市。

年5月,还属孝感专区。

年后,汉川一直隶属孝感地区。

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汉川县,设立汉川市,以原汉川县行政区域为汉川市行政区域,由孝感市代管。[11]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年,汉川市辖2个街道、14个镇、6个乡、4个农场:仙女山街道、汈东街道、马口镇、脉旺镇、城隍镇、分水镇、沉湖镇、田二河镇、回龙镇、新堰镇、垌冢镇、麻河镇、刘家隔镇、新河镇、庙头镇、杨林沟镇、西江乡、湾潭乡、南河乡、马鞍乡、里潭乡、韩集乡。[12]市政府驻地仙女山街道广场路7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汉川市位于汉江下游,江汉平原腹地。地跨东经°22′~°57′,北纬30°22′~30°51′之间。东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和蔡甸区毗邻,西连天门,南邻仙桃,北与应城、云梦、孝感孝南区接壤。全市东西长55.6千米,南北宽53.03千米,总面积平方公里。[13]

地形地貌

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且较低洼,由西北向东南平

汉川城市建设

缓倾斜,属平原湖区。由于汉江横贯全境,历经洪水漫流冲刷,形成汉江沿岸略高,中部低平,东南部有起伏的山丘,西北部边缘(汉北河以北)有湖滨隆起的岗地。海拔一般在25米左右,约为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96.4%(含湖泊、水系),东南部海拔稍高的低山丘陵面积约6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3.6%。该市地貌大体可划分为平原、低丘两种类型,其中以平原为主。[14]

地质

汉川市地处“扬子准地台”江汉断陷的北东部和大冶台褶带的西部,横跨武汉台褶束、云应凹陷、皂市凸起。乾驿一沔阳凹陷等4个四级构造单元。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不全,除马口一南河及城关、庙头有少量古生代地层出露外,其余地区为第四系所覆盖。全境地层,以新生代第四系最发育;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泥盆系上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下统和上统,在马口以南零星出露;中生代三迭系地层,在南河煤矿钻孔中见及。县境地质构造复杂,横跨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四个四级单元。[15]

气候

汉川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比较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4.3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天,年平均降水量.9毫米,年平均风速2.5米/秒,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7小时,严寒酷暑时间短,春、秋、初夏气候温和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发育生长,但初夏梅雨期暴雨频繁易渍涝,盛夏高温蒸发量大,常有伏旱,所以洪涝和干旱成为全市主要的气象自然灾害。[16]

自然资源

编辑

植物资源

汉川市常见乡土树种约65种。用材树种有麻栎、懈栎、青冈栎,枫杨、旱柳、垂柳、苦栋,香椿、槐树,皂夹、朴树、青桐、黄檀。楸树、梓树、臭椿。榆树、泡桐、楠竹、桂竹等20种。园林绿化树种有侧柏,刺柏、银杏、香园、桂花、大叶女贞、小叶女贞,石榴、构树、合欢,紫薇、紫荆、木槿、拐枣、千头柏、夹竹桃、栀子花、君迁子、无花果、南天竹、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22种。经济树种有乌桕、桃树、李树,梨树、柿树、枣树、桑树、棕榈等8种。灌木、藤木树种有化香、山楂、棠梨、枸杞、枸骨、黄荆、络石,拔葜,芜花,蔓头果,野蔓、木香花、六月雪,紫藤、爬墙虎等15种。水生高等植物约24种;浮水植物有满江红、菱角等4种;沉水植物有苦草、虾钳草、黄丝草、金鱼藻、牛尾草等9种;挺水植物有莲,芡实、芦苇、茭草、茭白,蒲草等11种。[17]

动物资源

汉川市鱼类资源,共有7目16科68种;爬行动物主要有龟、鳖2种。底栖动物主要有螃蟹、虾类、螺类、水蚯蚓等11种;虾类有白虾、沼虾、草虾等5种;蚌类有河蚌,冠蛾三角帆蚌等5种;境内野生飞禽主要有野鸭和大雁。[18]

矿产资源

汉川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砖瓦粘土、建筑用石料、岩盐、矿泉水等

魅力汉川

。砖瓦粘土储量为.4万立方米,建筑用石料.33万吨。岩盐的储量.9万吨,矿泉水储量尚不明,年建筑用石料开采量为25万吨,年砖瓦粘土开采量30.9万立方米。建筑用石料开采主要集中在马口、南河两乡镇。砖瓦粘土开采分布在汉川市17个乡镇场。岩盐和矿泉水尚未开发利用。[14]

水资源

汉川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6亿立方米(入境水量指汉江)。除垌冢、南河等地水资源相对贫乏外,其他乡镇水资源较为丰富。[19]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汉川

截至年底,汉川市总人口(公安局户籍人口)人,其中女性人,非农业户籍人口人。年末常住人口.7万人。年末总户数户。年内出生人口人,人口出生率11.4‰;年内死亡人口9人,死亡率8.76‰;迁入人,迁出人,暂住人口人。年平均人口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6‰(卫计局提供)。0-18岁人口人,18-60岁人口人,60岁以上人口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8.3%。[20]

民族

汉川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居住地区,共有土家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瑶族、傣族、黎族、侗族、东乡族、纳西族、京族、畲族、布依族、白族、彝族、锡伯族、独龙族、藏族、维吾尔族、佤族等21个少数民族。[21]

经济

编辑

综述

魅力汉川

年,汉川市全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增加值、产值除注明外,均为现价).12亿元,比上年增长6.6%(按可比价格计算)。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0.93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0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增长8.6%。从构成情况看,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年的13.49:59.17:27.34变化到年的12.18:59.19:28.6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元,可比增长6.2%。

年,汉川GDP突破亿元大关,进入全省“亿俱乐部”,迈上一个新的高点。财政总收入35.8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2.3亿元。15个乡镇税收过千万元(其中4个乡镇税收过亿元),5家工业企业税收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元,高于GDP增幅2.2个百分点。

新城汉川(12张)

召开的汉川市三级干部大会上,该市年GDP突破亿元大关进入全省“亿俱乐部”,财政总收入35.8亿元,该市还拿出万元奖励经济社会发展有功之臣。[3]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村私人)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05亿元,同比增长18.8%;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4.55亿元,同比下降19.6%。

从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分产业来看,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0.88亿元,同比增长48.2%,二产业完成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32.2%,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2.87亿元,同比下降6.7%。[20]

第一产业

汉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

年,汉川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为.50亿元,可比增长4.52%。实现增加值(含农业服务业)67.02亿元,可比增长4.0%。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45.15亿元、1.72亿元、41.36亿元、33.17亿元,可比分别增长0.07%、2.61%、3.20%、8.50%。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8万亩,增加2.4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0.87万吨,增产1.46%。棉花种植面积7.65万亩,调减2.03万亩,棉花总产0.53万吨,减产21.16%。油料总播种面积18.06万亩,调减1.49万亩;全年油料总产2.94万吨,减产0.23万吨,减幅7.32%。蔬菜面积38.63万亩,比去年增长6.28%,总产95.40万吨,增长9.28%。牲猪出栏82.17万头,增加9.39万头;家禽出笼万只,增长1.16%;禽蛋产量3.79万吨,增长1.53%。全年水产品产量14.38万吨,减少0.51%。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6.9万千瓦;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台、农用运输车台、联合收割机台。全年有效灌溉面积96.68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4.39万吨。

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率达70.9%,提高了0.4个百分点。[20]

第二产业

国电汉川火力发电厂

年,汉川市独立核算年产品销售收入在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有家,完成产值.72亿元,增长8.7%;其中,中省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79亿元,增长1.3%;市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3亿元,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0%。

从经济类型来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市国有企业完成产值0.26亿元,下降0.7%;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2亿元,增长9.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35.55亿元,下降20.4%;其它经济类型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产值32.5亿元,增长13.4%。

从轻重行业来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76亿元,增长9.2%;重工业完成产值.96亿元,增长7.4%;轻重工业之比为2.3: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品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增长16.5%,其中市属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亿元,增长15.8%;实现利润总额54.3亿元,上升0.65%,其中市属工业利润50.83亿元,增长4.5%;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03亿元,同比增长.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明显,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包装印刷、能源产业等五大产业群共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金属制品业实现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0.7%,纺织服装业实现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13.1%,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下降5.6%,包装印刷业实现产值83.27亿元,同比增长20.9%,能源产业实现产值59.02亿元,同比增长25.4%。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62亿元,同比增长2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现价)为60.84亿元,可比增长为27.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0%。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1家,实现总产值16.89亿元,比上年下降1.9%。[20]

第三产业

截至年底,汉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2亿元,增长9.6%,其中限上法人零售额.01亿元,增长6.0%。从经营主体看,截止年年底,全市限上商贸企业(含大个体户)家,其中批发零售业家,实现零售额85.59亿元,同比增长16.13%,占全市限上商贸零售额的82.30%;从消费形态看,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95亿元,增长6.6%;

年外贸出口创汇(海关数)达万美元,下降29.0%。全市招商引资额(含省内资金)为亿元,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下降46.0%。

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达35.76亿元,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2.32亿元,增长7.1%,完成地方各项税收17.03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76.30%。财政支出49.54亿元,下降2.6%。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亿元,增长6.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亿元,增长10.0%。全年各项贷款余额为.7亿元,增长14.4%。[20]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市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合计保费收入.5万元,已决赔款.8万元。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截至年底,汉川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拥有科技馆1座,科研院所4家;科技三项费投入达万元,增长0.64%。专利申请量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品(项目)项。[20]

教育事业

截至年底,汉川市小学在校学生58人,初中在校学生人,高中在校学生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4%。[20]

高中

汉川一中、汉川高中、汉川二中(在马口镇)、汉川三中(在分水镇)、汉川四中(在脉旺镇)、汉川实验高中、汉川综合高中、汉川福星高中(在沉湖镇),其中汉川市现有省级重点中学一所——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全市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入武汉大学、华中科大等知名高校,重点大学升学率在湖北省名列前茅。

初中

汉川城关中学、汉川实验中学、汉川官备塘中学、汉川分水中学、汉

汉川

川播义中学、汉川麻河中学、汉川福星中学等二十余所中学。

小学

汉川一小、汉川二小、汉川实验小学、汉川马口小学、汉川分水小学等三十余所小学。

幼儿园

汉川阳光双语艺术幼儿园、汉川红花幼儿园、汉川机关幼儿园等优秀幼儿园。

文体事业

截至年底,汉川市拥有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市组织各种专场文艺演出51场,观众达10万人次;组织艺术展览8次,观众达2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6.65万册,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万册,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20]

体育

年,汉川市围绕提高人民体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年共举办大型群众体育活动57场次,参与人数达2.1万人次以上。[20]

医疗卫生

截至年底,汉川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9个,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人。参加城乡居民保险人数86.6万人,个人上缴医疗保险费1.56亿元。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受到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无重大疫情发生。传染病发病率为.8/10万人。血吸虫防治工作成绩显著,全年普查血吸虫人数6.9万人次,其中患病人数人;灭螺面积达万平方米,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达75%。[20]

广播电视

截至年底,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站)25座,其中有线电视台24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0%,城乡有线电视入户数为19.7万户,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3%。[20]

邮电通信

年底,现有电话交换机容量15.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为8.26万户,下降19.7%;其中城镇4.05万户,农村4.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57.06万户。互联网用户12.35万户,增长13.41%。电信业务总量3.85亿元,增长4.7%;邮政业务总量万元,增长15.5%。全年报纸期发数2.21万份,杂志期发数3.75万份;邮寄函件.7万件。[20]

人民生活

截至年底,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元,增长8.8%。[20]

社会保障

截至年底,汉川市全年开展转业、转岗培训人、就业前培训人;实现下岗职工当年再就业人,新增就业人数人,组织劳务输出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7%。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发放养老金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支出医疗保险费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万元。参加生育保险25人,参加工伤保险54人。

民政事业费支出.5万元,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万元。享受社会救济对象人数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各类收养性单位29家,城镇社区服务设施70个。[20]

环境保护

汉川公园(24张)

年,汉川市环保总投资达6.30亿元,增长1.0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4%,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7%。[20]

城市建设

年,汉川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9.02万人,城镇化率为56.91%,提高1.4个百分点。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2万元,建设美化城区人行道米,新增绿化面积0.6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6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6平方米。[20]

交通运输

编辑

总况

汉川市位于汉江下游,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东邻武汉,南接仙桃,西与天门毗邻,北与孝感、云梦、应城接壤,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45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2]

汉川市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汉宜高速公路、武荆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孝仙高速公路也将在我市西部穿越,省道荷沙公路横穿东西,蔡城、马北公路连通襄南襄北,分当公路贯穿西北部,并将国道、汉宜高速公路、国道、天仙一级公路连成一体。[22]

年,全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交通设施投资5.33亿元。全市出租汽车拥有量辆,公共汽车拥有量辆。全市公路通车里程.09公里,改建、新建公路里程.88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例达到%。[20]

铁路运输

汉川火车站(3张)

汉川市境内有铁路3条,即汉宜铁路、汉丹铁路、汉川电厂铁路货运专线。其中:汉宜铁路客运专线在汉川市马口镇设汉川站,为一般中间站,按三级站标准建设,设计日客运流量为人至0人,途经汉川站列车共18次。[22]

水运设施

汉川市境内通航河流主要有汉江、汉北河及刁汊湖水系,常年通航里程公里,其中:Ⅲ级航道18.6公里、Ⅳ级航道74.9公里、Ⅴ级航道56.5公里、Ⅵ级及以下航道公里,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0吨级。汉江沿线共有机械化作业码头10座(其中专业化作业码头2座)、泊位23个,自然坡岸作业区12处,最大靠泊能力吨级。共有乡镇渡口98处(其中汽渡7处,汉江渡口45处)。[22]

道路运输

站场:汉川市共有二级客运站1个(汉川汽车客运中心站)、三级客运站1个(马口客运站)、四级客运站4个(分水、脉旺、南河、里潭)、五级客运站7个(中洲、西江、庙头、新河、新堰、二河、马鞍)、乡镇候车亭个、招呼站个,二级货运站1个(汉川货运信息中心)。

班线客运:全市共有专业运输企业6家,各类运输车辆台,其中客车台、货车台。客车营运线路条,覆盖我省周边大中城市,其中跨省线路9条(深圳、上海、西安、厦门、株洲、温州、柯桥、昆明、海口)、跨市州线路51条、跨县市线路8条、市内线路36条。

出租车客运:城区组建3家出租车公司(鸿运、盛达、安通),有出租车台。

公交客运:开通了城市公交,有公交线路7条、公交车台。[22]

当地民俗

编辑

皮影是湖北省孝感市汉川民间老百姓喜于观赏的艺术品种之一。皮影戏并非孝感汉川独创,其始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汉川皮影用牛皮或硬纸等材料雕刻成人物的剪影,涂上不同颜色,用灯光夹在纱幕上,由艺人在幕后操作、说唱,因为纱幕上显现的是由人操作的“人影”,故称“傀儡戏。”汉川皮影造型美观,雕刻精细,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艺术非常逼真。如影长图像一般不超过0.5公尺,用三根杆操作,一手一根,颈部一根,头可动,嘴可张,眼睛也可转,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汉川皮影可同时操作四个人影,说唱时也可为四个代言,说唱赋予表演,武戏对打十分精彩,不象演真戏那样要许多人,但却假戏真做。[23]

汉川皮影的唱腔有汉剧、楚剧、天沔花鼓戏等,同时也可用渔鼓

汉川白云国际酒店

、简板、道情、胡琴、鼓钹伴奏,这些乐器腔调均是汉川水乡的韵味,其内容与古装传统戏差不多,著名的皮影戏有《薛仁贵征东》、《五虎平南》等。[23]

汉川皮影戏主要活动于仙女山办事处、分水、脉旺、二河、沉湖、杨林、新堰、刘隔一带。过去以茶社为演出场所,艺人王结元被誉为“皮影大王”。其中,沉湖艺人制作的《西游记》、《武松打虎》等剧目曾在湖北省曲艺汇演中获奖。[23]

名优特产

编辑

汈汊湖莲籽

汉川汈汊湖莲籽为汉川特产,主产于汉川市汈汊湖一带。

汉川市风光(17张)

汈汊湖莲籽籽粒饱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香可口,具有补肾、养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药用价值兼备。莲籽心还可清心祛热、滋阴解烦。

荷月

荷月酥是湖北汉川一带的风味佳点,人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要准备它。

麻糖米酒

麻糖历史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后来各地也都仿制,但味道就是及不上本地的土产,只有用城关西门外城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制出上品的麻糖来。作为主要原料的麦芽糖兼有润肺治喘之功能,对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减轻病情。

米酒

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历史承传的风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1年,毛泽东在湖北视察时品尝米酒,称赞“味好酒美”。[24]

旅游景点

编辑

汈汊湖

汈汊湖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汉水之滨,汉川市西13公里,距武汉市6

汈汊湖

3公里,距孝感市59公里。该湖是我国第一个封闭式湖泊,素有“江汉明珠”之称。该湖长16公里,宽6公里,水面约14万亩。

汈汊湖是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清人曾希天曾赋诗盛赞:“小憩晴天倦眼开,菱菏香里雨声摧,湖气百里澄如镜,唯见渔舟自往来。”汉川汈汊湖养殖基地位于汉川市境内,汈汊湖素有“江汉明珠”之美称,是湖北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25]

仙女山

仙女山坐落在汉川市城西南,海拔99.1米,占地14.4

汉川仙女山风景区

公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汉川籍的四川革命军军警总司令兼川江巡逻使梁耀汉,参加和领导了四川保路运动和新军起义,民国成立后,奉命回鄂途中被乱军杀害,葬于仙女山,孙中山先生为其亲笔题词:梁耀汉革命奋斗,不幸遇难,忠魂毅魄,永远长存。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革命的老同志,如程敦秀、夏昌银也先后安葬于此,所以仙女山南腰,又成了瞻仰革命先烈的地方。[25]

城隍台遗址

城隍台遗址位于刘家隔西北一公里处,长0米,宽米。其文化内含为五代至元朝的遗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砖石瓦砾,整齐的街道,被烧过的红土。年开挖汉北河时,在其遗址挖出几口木井、砖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钱币、银块、剑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瓷片、绿瓷片、土陶罐、大筒瓦等。[25]

龙门山

龙门山遗址位于南河乡南河渡之西,与乌龟山毗邻,高约80米,系石灰岩层小山,其山西南坡陡临水,东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该地系一古代集镇,由于地理变迁而淹没,现为一自然村落。该遗址距地表80-公分深处为文化层,厚达1.5米,文化内涵丰富,有红烧土、人骨、兽骨。陶片较多,以红陶夹砂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为细绳纹。遗址长米,宽米,总面积约30,平方米。该遗址于年发现,从采集的标本分析,属乌龟山遗址同时期文化类型。[25]

神灵台

神灵台遗址位于田二河镇神灵台村,遗址高出地面约2.5米,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总面积约为1平方米。距地表50公分为文化层,厚约1.5米,上层灰土含陶片较多。下层褐黄土,土质较硬,含少量红烧土和陶片。根据采集标本分析,属于湖北龙山文化的陶器有陶罐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和灰红陶较多,白灰陶极少,一般为轮制、高领,口沿向外微卷,肩部饰有绳纹,灰高领罐则为素面,陶纺轮一般也是素面,红底黑衣。该遗址从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石器,有单孔石铲、石斧、陶球,石镯等40余件。属于西周时期的文物有陶鬲足残片、红灰陶、上饰绳纹,有的肩部饰细绳纹。同时还出土了唐宋时代的釉陶罐、高领瓷壶,上述釉陶可能为这一时期的墓内随葬品。[25]

乌龟山

乌龟山遗址位于汉川市境的南河乡,有座形如乌龟的小山。乌龟山为石灰岩石层的小山,高约50米,古代三面临水,适于人群栖住。年冬,当地群众在采石时,发现双孔石铲1件、方纳马象牙化石1枚以及剑齿虎牙和肿骨麓角化石等。年,湖北省考古队在此调查发掘发现了古文化层。第一层厚一米左右,出土有素面陶纺轮的灰陶片,陶鬲残片多为附加堆纹、绳文等,此外还有铜鱼针以及铜器残片。第二层厚一米,出土红陶较多,多为绳纹,手制,并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烧红土、隔鬲足等计50余件。根据以上器物的特征,第一层为西周时期的文化层,第二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年,汉川县人民政府将乌龟山公布为汉川文物保护单位。[25]

著名人物

编辑

田宗汉,汉川人,清代医学家,喜爱测算。年,曾绘出《汉川县域图》,为湖北第一张县域平面图。历时40余年,于年绘出《湖北汉水全图》,为湖北最早的汉水全图。

梁钟汉,汉川马口镇人,辛亥革命时期任湖北省第一个军政分府--汉川军政分府总司令。与其弟耀汉、辉汉等五兄弟发动汉川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时称“五星耀汉”。

严文井(——5),汉川马口镇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魏人镜(——),汉川马口镇人。年5月调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秘书。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武昌市委书记、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等职。

向忠发,汉川田二河镇人,中共中央第六届委员会当选为总书记,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匡厚生(——),汉川田二河镇人。年,任革命军第十军政治部主任,协助军长杨虎城镇守西安。年,应杨虎城之聘,任陕西省政府顾问,参与谋划“西安事变”。

匡子桢(——1),汉川田二河镇人,年与兄厚生同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加入同盟会。抗日时期,历任中共领导下的汉川县宪政促进会主席,天汉县参议会议员,鄂豫边区人民代表。曾翻译出版《日本宪法》、《日本行政法》、《日本警察法》。

向岩(——),汉川田二河镇人。年东渡日本,入东京陆军东斌学校,次年加入同盟会。年任鄂军第八师参谋长。年12月,以“神州大布衣”之名发表《自请为公仆之通告书》,毛遂自荐,要求担任民国大总统。曾当选湖北省第一、第二届人大代表。

冯亚佛(——1),汉川田二河镇人。,年东渡日本,入弘文学院攻读社会学,投身反清斗争。年,孙中山担任海陆军大元帅,任命冯亚佛为元帅府参议、秘书。因协助孙中山有功,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牌匾相赠。

陈文彪(——),汉川刘家隔大嘴上人。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团长、团政委、师政委、军区军械部长、军区炮兵副司令、总部军械部副部长等职。年授少将军衔。年11月24日病逝。

王平章(——),汉川庙头镇人。年与魏人镜、刘子谷等建立孝感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年1月出任武昌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年9月被派到鄂豫边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常委、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等职。

汪桂芬,生于年,卒于年,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小名惠成。安徽潜山县人(一说湖北汉川县人),梨园世家出身。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程门三杰,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发展,成为“汪派”。

黄良辉(——)字耀庭,祖籍汉川分水镇肖家台(同心村)。三十一岁时,考中了同治庚午科举人(),榜上名列一等第一名。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七,湖北第一"。[2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jj/1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