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能治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521/4626931.html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还是希望大家多去我云南老家旅游呀

文/晏凌羊

01

这次回云南,我发现古城古镇里好多店都写了“转让”的字样,有的人可能是真撑不下去了,靠旅游吃饭的城市真的有点难啊。我觉得这个假期去黄山也好,来云南也罢,防控政策都不是很变态,只是常态化查码会浪费一些时间。我们需要防控疫情,也需要商业。据说有的省会城市强制公职人员休假出去旅游,就是希望能给周边旅游区“输血”。哎,希望早日能找到一个更和谐的平衡点。

现在,也有好多人说丽江商业化了,但我觉得还好。

如果没有商业化,那所有的古城古镇只适合年轻的小众群体逛。绝大多数人都是离不开商业化的,人们会用人民币投票。

古城古镇若是不够商业化,去的人变少了,那么,灯光、监控、厕所等公共设施等等成本也就舍不得下,普罗大众的体验感也会变差,所以,我是支持商业化的,不“过度”就好。

早在20年前我就听到身边有同学说:“丽江太商业化了,不能太商业了,传统都快没了,被蜂拥而至的外地人污染了。”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越穷的地方,我越希望它商业化,希望源源不断有人来、有钱来。当地致富了,当地人致富了,不需要在贫困线上挣扎了,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我不能希望别人一直“传统着”给我看,只是为了满足我的猎奇心。我希望大家都能富裕起来。

让一个地方永远保持所谓的古朴、圣洁,以满足少数外地人的猎奇心,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还是得开放,让钱、人、物等等要素充分流动起来,让当地人民的腰包鼓起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保护传统文化”那一定是“吃饱了撑了以后”才有元气和实力去想的事情,吃不饱的时候就喊“保护传统文化”的口号是很无力和苍白的。同样是看山,“看山还是山”远比“看山是山”高级,因为它经历过“看山不是山”的阶段。至于担心“商业化是一种破坏”,我也持保留意见。

商业就是最大的慈善,资本其实也有自净功能,只是需要点时间。

商业本身是有自我纠错、自洁能力的。国家需要花大力气去治理的,是商业中违规行为,而不是“商业化”本身。

这几年,国家是花了很多真金白银在农村(多年前我去过西藏两次,感觉国家在那边投钱时更是舍得),但现在依然有很多农村人(尤其是女性)生活得比较贫苦。这中间,甚至包括了我的亲人,比如我三姨。有时候,Ta们摘一天花椒(云南人都知道花椒有多难摘),一共就赚80元。而且,这样的活计,也不是每天都有。我是真心的希望大家都能带着钱去“污染”我的老家,让老家和老家人都能富裕起来。且让这种“污染”来得更猛烈些吧。

02

前段时间,#云南书记要求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这个话题上了热搜。

看到这个话题,发现骂云南的居多,那我还是想顶着锅盖说几句话。

云南的旅游资源确实丰富,在最北部的香格里拉你能看到藏地风情,在最南部的西双版纳可以看到东南亚风情。

大理有苍山洱海和独特的白族风情,丽江有古城古镇雪山和独有的纳西族风情。石林的地貌独一无二,罗平的油菜花不输其他地区,普者黑类似于桂林、阳朔,还有元阳梯田……

它还是国内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野生菌最多,滇金丝猴很美貌)。

除了大海、大草原和极地,云南的旅游胜地几乎包罗万象。

也正是这样,云南的旅游业发展得比较早,来云南旅游的人比较多。

旅游业的乱象哪儿都有,但涉足云南的旅游者越多,差评也就越多。

别说外省人了,我自己在大理、丽江游玩,若是不说方言,也很容易被坑。

但今年回来,我是切实体会到了云南整顿旅游业的决心。

云南换书记后(原先的书记已落马),我感觉旅游业的乱象相比以前似乎也得到了大幅遏制。

新书记说,宁肯不要旅游人数、收入等数据的增长,也要整顿好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品质。

之后,还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22条旅游乱象整治措施。相比别的省份,云南确实比较穷,只能发展“产出较低”的农业、旅游业等产业。

过去那么多年,云南旅游业野蛮生长,确实造就了很多乱象。

以前,几乎每个景区都有人追随兜售、恶意宰客,现在这种现象几乎不见了,去哪儿都感觉相对比较规范。疫情几年,整苦了云南旅游康养业。旅游行业的营收大幅下跌,大家可能也在反省过去的种种问题。

这次回去,我去的景区里卖的东西,价格大多处于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工艺品价格直逼地摊(山上的水10块一瓶那是因为人家得用人力背上山),而且都有提供投诉电话。

他们搞了个“游云南”APP和小程序,很多公营性质的景区的门票都可以在上面购买,你若是不满意还可以一键投诉,投诉之后两周内相应的旅行社必须处理并给游客满意的答复。而且,这种“向着游客”的机制,几乎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程度。

拿我朋友的旅行社来说,之前他们出现了一个投诉(具体是啥我忘记了,好像是司机态度不大好),旅游局要求他们把所有团费全部退回。

这样一来,相当于他们贴了成本请游客免费游玩。我听着都觉得对旅行社很不公平。另外,稍微规范一点的景点,都被强制推出了“三十天免费退货”的服务,这主要是整治“强制购物”的。

机场的翡翠店,也已经打出了这种标识。我走南闯北几年,也走过不少旅游地,云南的这种力度确实罕见。

之前据说副省长还亲自微服私访,体验了一次跟团游,后面出台的各类政策就是明显向着游客的。还有就是疫情防控方面,云南大概是意识到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我个人觉得日常查码查得比较严。

我从丽江飞到广州,出机场时之查了绿码,没要求出具多少小时的核酸报告,也没有落地检测。

但在云南,不管是机场还是高铁站还是各大高速路口,都设置了全员核酸。像昆明、版纳还是一人一管,不是混检。这比安徽黄山严格多了。云南地处边疆,靠近缅甸、老挝等地区,用长时间封城的代价守住了国门。

它工业资源匮乏,能源匮乏(相比其他省份),山脉多(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企),民族众多(社会治理难度大)……只能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康养行业。其他省份即使遭遇疫情,也有别的产业支撑住GDP。云南若是断了旅游,就像是断了一只脚,好多老百姓的钱包就瞬间变瘪。作为一个云南人,我还是想帮家乡说说话。

我觉得只要决心够大、足够重视,云南旅游业乱象会逐步得到遏制,很多人会愿意去云南旅游的。

云南说不定会成为全国“旅游业乱象整顿有效”的典范。就是建议大家别报低价团了。

这种团在团费上赚不到钱,就会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挣回来。

请注意:我讲这些,并不是在认同甚至洗白“低价团”“强制购物”等欺诈行为,只是讲讲这个道理,给大家做风险提示。

(滑动看大长图)

我觉得以前“在云南旅游被坑”的朋友或许可以考虑再来云南看看?

何况现在交通也比以前发达了,无需在路上花费那么多时间。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jj/1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