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1月7日晚间发布通知称,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A股指数熔断制度。

来源:香港万得通讯社整合自Wind资讯、每经、腾讯财经、新浪财经、财新

周四(7日),开盘仅半个小时,沪深指数暴跌7%,触发二档熔断机制,停止交易至收市。A股全天累计开盘时间不到半小时,累计交易时间仅约15分钟(秒)。

一整天各种消息传来,惶惶不安。果然,到了晚上证监会说,我们还是不熔断了吧。

据媒体报道,在1月4日首日触及二次熔断后,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向基金业协会反馈意见,请求改进新实行的熔断机制。基金业已经有高层出面向证监会游说,以期改进现有机制。

7日中午时分,有外媒报道称证监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市场情况和讨论市场熔断机制。彭博下午称,中国证监会紧急会议结束,未就下一步行动作出决定。

然而,就在7日晚间,三大交易所集体发布公告:经中国证监会同意,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

证监会:目前熔断机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以下为问答全文:

问:三家交易所发布通知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对此证监会如何评论?

答: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引入熔断机制是在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据财新报道,有消息称,除了恢复原状之外,证监会还有另一套方案,旨在改善现有熔断机制:从目前的两档熔断,调整为取消第二档7%熔断,只保留5%,并且缩短熔断市场。但这套方案未获高层肯定。

人民日报7日晚间微博评论:证监会刚刚暂停了运行仅四天的股市熔断机制,让几日来屡尝熔断滋味的股民和机构颇感惊讶。这也提醒人们,当我们脱离社会运行去谈论任何一种看起来很美的制度时,都必须意识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新的修补还在讨论中,而在此之前,惟愿熔不断的是人民的信心,停不了的是股市的发展。

一周两熔断机构纷纷质疑其效用

熔断期间要给投资者更加明显的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表示,熔断机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确实还是要有些改进的。因为你的熔断机制是让投资者有了更长的时间来思考。在这个期间要有更加明显的信息给投资者,投资者有了时间,再有更多的信息来进行考虑,考虑以后才能有更加明确的、更加理性的决策,才能够消除他的不确定性,你的熔断机制可能最终才能够发挥作用。

公私募大佬:熔断机制是画蛇添足建议取消!

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市场大跌由多重利空共振导致,人民币贬值、外围股市大跌、注册制提速、减持预期等。熔断是画蛇添足,涨跌停板制度本就是有交易的熔断,现行安排是消灭流动性,是抽刀断水,有大问题,应该及时纠偏!

天子丰裕基金投资总监刘伟杰:我对今天市场情况看法是,市场非理性下跌主要受投资恐慌情绪影响。目前熔断机制影响了市场筹码在下跌调整时充分得到换手,反之造成恐慌情绪加剧。针对熔断机制的5%时休停15分钟时间太短,没有足够时间让市场充分冷静,建议休停时间改为一小时。

瀚信资产基金经理陈天明:我认为中国的熔断机制是非常不合理的,只能起到助涨助跌作用,导致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完全无法保护投资者。四天以来出现两次熔断,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制度的设计不合理才是主要原因。另外,因为中国有涨跌停板制度,其实熔断制度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直接取消。如果保留熔断机制,建议给市场提供流动性,譬如7%熔断了,市场依然可以交易,但维持在7%以内幅度交易,不得超出这个范畴。

民生证券:熔断制度实际上人为制造股灾应暂缓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在微博表示,今日股市再次被熔断。看来,这项制度存在很大问题,名义上是防止股市大幅度波动,实际上已经是人为制造股灾。中国的事情确实奇怪,明明看到问题,有关部门就是不愿意纠正问题。现实已经很明显,如果继续实施熔断机制,股灾还会不断。于国于民考虑,从稳定市场、保护投资者着想,应当暂缓实施熔断制度。

吴国平:熔断只应熔股指期货,不应熔股票

财经评论员吴国平:现在管理层最好的策略就是尽快出台利好,比如印花税降低,促使市场来个向上熔断,让市场回到理性;然后,对市场的熔断交易机制进行完善,我的建议是只对股指期货熔断,但不对股票进行熔断。这样市场才能真正有冷静期,因为,股指期货熔断了,股票该抛的抛,该买的买,这样市场就自动冷静面对了,也不会失去市场的流动性。

刘纪鹏:管理层需要反思,应成立股市改革顾问团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示,股灾以来,管理层缺乏系统性反思,当前应该成立包括主流专家在内的顾问团集体探讨中国资本市场何去何从。深刻探讨和反思制度的不合理性,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在十三五的顺利发展。

应该对监管者和发行者的展开教育,而不能总是前两者教育投资人。“发行者教育势在必行,就是以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或者以大股东为主导,以证券公司为龙头,一系列的机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才能把中国投资者的利益真正保护起来”。

李大霄:将市场下跌归因熔断机制是不客观的

英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表示,将股市下跌归因于熔断机制是很不客观的,它本身其实就是防止市场大幅波动的,延缓涨跌时间,对市场影响并没那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市场本身的内在逻辑。

熔断引发A股踩踏效应之后,融资余额大幅上升个股值得警惕!

自去年10月以来,A股触底反弹,与此同时,沪深两融余额在15年9月末见底后稳步攀升。近两个月,两融余额一直在亿元上下徘徊,停滞不前,显示新多资金的犹豫。新年伊始开启的熔断机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投资者的交易心理,引发羊群效应,亦将对融资盘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数据统计显示,截止1月6日,自去年国庆以来,多达79只个股融资余额实现了翻番,其中铜陵有色融资余额升幅逾8倍,皖江物流、中国中期融资余额较去年10月初上升了6倍以上。融资余额上升一方面说明了投资者对公司股价有较强信心,而另一方面却也暗示了其杠杆风险的增加。在融资资金推动下,在较短时间内股价实现大幅上涨的个股值得警惕。

证券简称最新融资余额(亿元)上升幅度(%)期间涨跌幅(%)潜能恒信6..77华工科技21..96荣盛石化4..91赣锋锂业22..08水晶光电15..49光迅科技11..24西部证券37..13罗顿发展5..73国民技术22..31多氟多20..25奋达科技8..11太极实业12..67西藏矿业14..37东阳光科20..89科力远12..16云南锗业14..35粤传媒10..92乐凯胶片14..35爱施德5..26中京电子5..06同仁堂13..98开山股份12..09远望谷15..68欧菲光25..43兰生股份8..01亿纬锂能12.9210.88好当家6..42鲁信创投15..81大连控股7..84特锐德11..76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成交流动性急速枯竭+政策转向,会爆发式反弹吗?

年1月7日,快速杀跌并触及熔断休市,导致上综指全日成交仅有.82亿元,直接回到年7月17日的亿元的级别,可谓超低量;但今日的成交低量与年7月份的市场背景拥有本质上的区别,年8月至年7月,上综指实质上经历了近5年的下跌市,当时成交的萎缩是因为市场人气的低迷,而不像今日的恐慌抛售触及休市,形成互相脚踏,想卖卖不了,今日的成交情况和年7月8日的情况拥有更高的相似性,当时是因为杠杆被动平仓以及连续跌停的恐慌导致开盘封跌停,而形成的低量成交;在7月9日,国家队宣布救市之后,市场便迎来了第一次的爆发式反弹。

1月8日起,熔断制度暂停实施。那么,后市会不会迎来报复性反弹呢?

广发证券认为,政策调整后,市场不会有报复性大反弹。广发证券陈杰、黄鑫冬称,股市熔断机制调整后,更可能的结果是短期弱反弹,而不是报复性大反弹,并且持续性不会太强;在弱反弹结束之后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股市“缩量慢熊”,而在充裕的流动性下,居民会逐渐将资金更多的配置于储蓄、债券等避险资产之中。

本次的杀跌来源于前期获利盘的了结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形势均不明朗,投资需求出现明显的下滑,但并非所有实体经济领域均出现了下滑;新消费如体育、动漫、网络游戏、传媒等依然维持着较高的营收增长速度,如下图:

板块名称营业总收入同比体育.27%超级电容66.30%冷链物流57.01%互联网营销53.69%动漫52.97%养老产业51.60%网络游戏51.06%次新股48.91%汽车后市场44.45%核高基42.76%三网融合42.09%智能穿戴34.42%文化传媒概念(WIND)34.09%人工智能33.52%舟山新区33.24%PM2..21%金控平台29.98%3D打印29.70%IP流量变现28.53%移动互联网27.97%

数据来源:wind资讯取年3季度营收数据进行同比计算

而传统行业领域,以传媒、电子、医药为首的新消费依然维持着较高的营收增长,如下图:

板块名称营业收入同比房地产46.01%传媒45.96%非银金融40.66%电子21.93%休闲服务17.26%医药生物13.97%商业贸易10.93%计算机10.80%银行9.87%汽车7.89%国防军工7.77%电气设备7.67%食品饮料7.56%通信6.05%轻工制造5.50%纺织服装5.22%机械设备4.91%建筑装饰3.91%综合3.13%交通运输2.64%农林牧渔2.59%有色金属0.36%公用事业0.07%家用电器-1.57%建筑材料-7.84%化工-19.16%采掘-24.03%钢铁-24.27%

数据来源:wind资讯取年3季度营收数据进行同比计算

所以,从数据上来说,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确实有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并非全面坍塌式的下滑,依然有诸多新领域维持着较高的成长速度,本次的急速缩量杀跌,将随着两会预期的崛起,以及监管层的维稳需要迎来爆一定程度的反弹机会。此刻,恐慌不应该掩盖对业绩支撑的成长主题、传统行业低估值龙头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个股的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jj/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