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以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大体可以分出三个梯队: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好,是第一梯队;以西藏、青海、甘肃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次,是第三梯队;而以湖南、湖北、安徽等为代表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中,是第二梯队。

但是这样粗略的梯队分法,对于衡量每个地区真实的经济环境并无作用,也无法反应出每个地区特定的问题和独有的优势。为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制作和发布《21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报告》,让读者们清晰了解到中国每一个地区的特殊的潜力。

21综合发展指数,反映的是总体发展水平,与反映增长走势的区域发展指数有所不同。

本指数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测算,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生态水平、创新潜力5个二级指标来测算。

因为部分数据没有获得,西藏不参与全部指数的测算,但是部分单项指标参与排名。

最终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在综合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呈现明显的层级分布关系,单以单项指标来看,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较低的地区也存在明显的优势。

以下是指数排名:

以下是各项指标详解:

创新能力拉高浙江综合发展水平

经测算,年21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前10名分别是,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重庆、湖南、福建、四川、河南(湖北、山东)。其中湖北、山东、河南为并列第十位。除了湖南、湖北、河南是中部省份,重庆、四川为西部省市,其余7位都来自东部。

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位居后10名的分别是,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吉林、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东部仅有河北,中部仅有山西,其余的有2个来自东北,7个来自西部。

可见,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以及西部最低。

河北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为全国第21位,在全国综合发展水平靠后。主要是因为创新潜力指数较低,河北的科技投入强度甚至不如一些西部省市自治区。

东部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最高。从分项指标看,东部地区除了生态指数稍有欠缺外,其余各单项指标指数都在全国靠前,比如居民生活水平、创新潜力、社会服务水平、经济发展等指标方面。西部地区因为财力不够,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大量欠账。

从综合水平指数排名来看,人均GDP高、居民收入水平高,GDP总量大的地区,一般都位居前列。所以一个地方要想提高综合发展水平,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

但经济结构对地区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天津中小企业不如浙江发达,虽然天津年人均GDP全国第一,超过上海和北京,但是天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6元,甚至低于浙江的.09。这表明经济发展要在居民收入上得到体现。

值得







































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jj/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