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10年以来,985大学在各省招生总
两会上,河南大学党委书记的提案“部属大学按照各省考生比例招生”引发了大量讨论。 这个事儿吧,属于老生常谈了。 高考招生公平问题,永远会触动所有人的内心。无它,这关系到太大的切身利益了。 但说到最委屈的省份,还就是河南河北这两个省,考生数量众多,省内没有好学校,省外名校给的招生名额太少,所以内卷到了极致,出现了衡水中学这种奇葩。 河南河北广大学子迫切希望,省外的名校能够看在自己考生数量这么多的份儿上,多给点名额。 因为考生基数越大,在同样录取率的情况下,高考报名越吃亏。 比如全国名校平均录取率是2%不到点,像西藏、青海这样边疆省份,也就几万人,算5万人好了,录取人;而河南万考生,录取2万人。 5万人里面取,你只需要和其他4万9千人竞争就行了;万人取2万,你需要和其他98万人竞争。看起来录取率一样,你觉得哪个难度更大? 所以哪怕是完全按照考生比例录取,河南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竞争压力都空前大,更不用说这两个省的录取比例,在全国都差不多是垫底水平。 我十分理解河南河北两个省份考生的心情。 但是高考招生这个事儿吧,牵涉的利益太大,短期内想改变可能性太小了。 我个人觉得,作为河南河北考生,最现实的考虑,就是搬离老家,去另外一个高考难度不那么地狱级的城市。 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不了,东北这不是一直在说人口流失吗?但东北高考录取率都很高啊。 所以有的时候,我也在想,国家为啥不给河南河北提高录取比例?是不是也有点鼓励你换个地方去生活的意思? 扯远了,咱们拉回来。 总而言之,高考招生公平这个事儿,那是说了多少年了。 不过呢,虽然高考招生一直到现在都很难做到绝对公平,但至少最近10多年,高校招生大趋势,一直在朝着“更加公平”方向努力。 我这绝不是瞎说,而是有数据支持,下面请听我仔细分析。 为啥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我有真实体会。 年我考上武大,后来因为在学校派出所勤工俭学,机缘巧合,看到过我们那一级所有学生的信息,我印象很深,当年武大本科招生人左右,湖北省考生差不多是人,基本上快接近半壁江山了。 反正我所在的班级和年级,确实是这个比例,班级32人,湖北省考生15个,年级号人,湖北省考生大概是左右。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口说无凭,或者是不是我记忆偏差,给大家看看网上能查到的相关资料,武大在年,光是湖北理科招生就人 加上文科2、3百人,也基本上就是人的水平。 当年华科在湖北招生情况,也和武大差不多,甚至比武大更多一点。具体数据我就不列举了。 但武大如今在湖北招生人数是多少呢? 最近2年武大在湖北招生人数稳定在0人左右,占全部招生人数的20%出头,比起当年接近半壁江山的水准,已经大幅下降了。 当然,湖北省其它高校在本省的招生数量也都差不多,都是20%出头。 湖北省名校是不是特例呢? 并不是。 咱们再来看上海的复交。 我一直说,复旦交大是全国最照顾本地考生的名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复旦交大作为仅次于清北的名校(当然了,华东五校基本上是同一档次,但复交多年来综合名声还是要略高于其它3所),上海考生考复交的难度,比北京考生考清北的难度,要低太多。 清北每年合计招生人左右,巧了复交每年合计招生也是人左右;北京每年高考人数是5万左右,巧了上海这些年高考人数也是5万左右。 但清北每年只在北京招生多人,也就是说,清华北大的北京生源比例是10%不到。每个北京考生只有1个人可以进入清华北大,这个比例高不高?说实话,真的不高,相当低了。 而复交每年上海招生人左右,这个数据包括高考统招+综评招生 复旦交大每年统招数量大概是人左右,综合评价招生1人左右,合起来是人。 大家看这个表,是年复旦交大给上海几个著名高中综合评价的指标,差不多就是1人左右。 上海高考人数只有5万,就有人可以进入复旦交大,这个比例高达3%,也就是每个上海考生,就有3个人可以进入复旦交大。 这个比例,简直了。 对比一下,湖北30万考生,每个湖北考生只有0.8个可以进入武大华科。 你要知道,武大华科档次是不如复旦交大的,就这样湖北考生进入本省最好名校的比例,依然大大低于上海考生。 所以咱们说上海考生高考难度基本上是最容易的。这方面你不能光看录取比例,那个比例会骗人的。前面咱们就说了,考生数量不同,一样的比例,录取难度完全不一样。 好了,上海这些年的情况,是5万考生有人可以进复旦交大。 但你知道0年代,这个比例有多高吗? 我在网上查不到具体数据了,但是根据我在上海这些年生活了解的情况,根据上海同事说法,0年代,复旦本科招生人,上海本地考生至少有人以上,甚至更高。 数据我真的拿不出,但是你也别说我这是造谣,但凡你多问问几个上了年纪的上海人,肯定都是类似说法。 所以啊,复旦交大在本地招生的比例,其实经过10年变迁,也已经大幅下降了啊。 其它名校,咱们就不一一举例了。 反正,可以说一句,0年代,名校在本省招生比例基本上都超过40%,现在这个比例基本上都只有20%出头,已经下滑了一半了。 这些名校给本省的招生额度一直在减少,这多出来的名额就都给了外省。 所以我说,其实最近10多年来,名校在招生方面,已经是尽量在朝着更加公平方向努力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ny/14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世班禅独生女13岁独闯美国,为家乡引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