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疗白癜风区别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620/9083855.html

王振荣近照

春节年年过,年年过除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公元纪年的元旦称为新年,中国人则称其为阳历年。中华民族先祖们根据一年四季从冬到春的节点称为春节,并把春节期间年末岁首的过渡称为过年。

公元纪年法源于基督教,相传是以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每年的周期界限是按照太阳自转一圈为一年,中华先祖们则根据月亮的运行轨迹计算月累计年,并根据光照分春夏秋冬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称为阴历年,后人为了避开阴历和阴间可能产生忌讳,又根据光照和农作物生长过程,逐步把阴历称为农历。中华民族的农历纪年,历朝历代都是按自己的朝代起始纪年,没有累加纪年一说,民国之前中华民族把春节亦称为元旦,年辛亥革命把公元纪年引入中国,为区别阳历和阴历元旦的区别,袁世凯执政时把阴历元旦改为春节,阳历的元旦亦称新年。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以共产党为首的共和国领导们以东方巨人的身姿,胸怀全球的心态,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纪年法,把公元纪年作为共和国元年,中国的历史大事记也就以公元记年为依据进行公元和公元前记算记载。

春节标志着冬去春来,人们迎来的将是春光明睸、春暖花开、充满希望的好时光,所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历朝历代共同把春节称为过大年。中华民族的春节年俗,几乎被全世界认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和国度,都要过习俗独特的春节或叫中国年,华人贴对联、挂红灯的中国红年俗,直接影响着所在国度民众也跟着仿效。

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战略决策实施以来,国家实力增强了,达到了国强民富的跨跃式发展,现在是交通发达出行便捷了,南来北往让东西距离拉近了,南北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和交流了,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几千年形成的地域式过年的风俗习贯,不断被打破,取长补短的融合到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各阶层中,如今过年是物资更丰富、花样不断翻新更齐全,各地的年味更浓。

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老伴就操心过年的事,十多天前就唠叨打扫卫生、擦玻璃。离除夕越近,就如临战状态似的自己给自己增加负担,没事找事干,天天逛超市、往农贸市场跑,明知家里并不缺还要大包小包不断往回提、往回背、用行李車往回拉。

正当人们以不断向好的经济实力,经过充分的思想和物资准备,要过一个太平盛世的吉庆年之际,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疫情搅得人心神不定。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通讯工具极其普及的今天,消息很快蔓延扩散,气氛虽没有年8月6日美国送给日本广岛的原子弹那样让人恐惧,也没有年非典时期各药店的板兰根被抢购一空、一瓶普通白醋疯涨到一百元让人惊慌失措,但大街的行人个个蒙个大口罩,行迹匆匆、一脸严肃的表情无形给人增加了一种紧张气氛,

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有关冠状病毒疫情的消息不断扩大,先是武汉宣布封城,紧接着北京故宫和各旅游点宣布封闭,陕西、四川各旅游景区和文化场所全部关闭,为春节准备的各种文艺活动全部取消。各种舆论界一致宣传,教育人们作好防护,尽量少出门更不要到人口密集处闲逛,人们如临大敌似的从精神上绷紧了弦,从行动上自觉制约自己尽量减少外出。

大年三十下午,各农产品市场、商业网点早早就收市打烊,,同样的年夜饭,没有喜庆的音乐相伴,没有欢声笑语相随,也就缺少了过年的气氛,在家自酌自饮也就没有了情趣,楼下冷冷清清、呆在家里憋屈,我还是按我多年养成的习惯饭后悄悄出门散歩。

往日繁花似锦的商业区,大都黑灯瞎火的关了门,人来车往的市政干道空荡荡的几乎没有行人,昔日里车水马龙的主干道一下清闲下来,例行公事似的公交车也显得乘客稀少的在开阔的大道上有点身单力薄的按点行驶,偶尔也有少数私家車在行迹稀少的大道上狂奔,我前后无人独自行进在树阴笼罩的人行道上,朦胧中更显得黑暗和孤单,我真担心从绿化带或人造林中冲出一只怪兽吓我一跳。转身来到方大城开阔的文化广场,往日游人集中的地方,设计独特的灯光景观、气势恢宏的音乐喷泉,今天却受到冷落、不断变换着音乐和姿势的音乐喷泉,高大新颖的建筑物、广场周边电线杆上、品种异样的风景树上,彩旗迎风飘扬、宫灯高悬,按照设计程序百花争艳的竟相展现的各式彩灯组合,尽管不断变换图案,挤眉弄眼的向人们献殷勤,因无人欣赏和喝彩,也就达不到光彩照人的目的。期待已久的春节晚会使人感到形式和内容虽不断更新稍有变化,却跳不出老一套的老路子,不等晚会结束就百感无聊的息灯睡觉。

一觉醒来又跨过一年,和以往不同的是限制外出,不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提出一个新名词叫“武汉打喷嚏,全国戴口罩”。

冠状病毒扫了人们过年的兴,让大伙心神不安的增加了紧张气氛,尤其是年轻人,大脑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不断打电话通报和监督家不能外出,以严阵以待,百倍警惕、压倒一切的态度对待疫情。我虽然思想上也很重视,但仍改不掉爱动的习惯,仍坚持大清早起床,如果我是某一级领导,其行为肯定会被宣传为是放弃休息检查工作或不顾个人安危布置防疫事项,可惜我是个退休在家的闲人,不但没人宣传和赞扬还要遵守各种严格的制约。我先后到大沙河沿岸看由付市长挂牌任河长、区长为付河长以来,利用不到三年把13、7公里的大沙河改造成河水清清、两岸变成设施齐全的大花园,南大门精心设计和布置的大型迎春花坛竟见不到有人欣赏,冷冷清清的显得失宠和无奈。我曾沿登山道步行多米,看塘朗山沿线一年来二百多盏路灯安装和防山体滑坡防护带来的新变化。也曾凭老年优待证免费乘地铁,地铁站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临时增派的卫生防疫人员,有测体温登记个人信息资料的、疏导交通的,可气可恨的新冠肺炎疫情看不见、抓不住、却让人们如临大乱、草木皆兵,看到各站点上下的乘客远没有坚守防护的人多,森严紧张的气氛我也没有了乘车欣赏的心情。

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防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紧密配合政府的各项预防措施,不能惊慌失措、怨天尤人,更不能扑风捉影的跟风转发无根无据的马路消息,人为的增加紧气氛、自己吓唬自己,,要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有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做支撑,病毒一定能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不会灾难性的大面积扩散,只要我们科学预防、众志成城,一定能顺利迈过这道坎,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艳阳天。

过年(二)

过了腊八节,春节的气氛就一天比一天浓了。

1

年前这段时间,我们这一个小小的家族团体,却分成心态和行动各异的三大阵营。首先是年富力强,负有奉献和责任担当的儿女辈,他们面对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家里事不少的人生重负年龄段,在年末岁首的接点阶段,他们不但要回顾和总结上年工作、筹划来年人生及工作的奋斗目标,还要对着挂历计算着过年前家里的家电、家具是否添置和更新换代,一家老小是否添置新衣,过年的油盐酱醋及生活品购买,以及走亲访友的礼品釆购等都要他们操心和亲自置办。孙子辈对父母的承诺充满期待。学校一放寒假,父母就正告儿女“抓紧时间做作业,年前把寒假作业认真做好做完,过年时将会奖励个大红包”。年龄尚幼思想单纯的孙子辈,他们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是对红包市值的猜想和期待。最后是自己认为并不老却被儿孙们看成是老人家的我们老俩口。

儿女们多次劝慰我们少操心、别累着,但我们除过吃饭睡觉总得找点事干,总不能一天到晚呆坐着。如果老是呆坐和坐监有啥区别,那将会是一种什么的生活状态。尤其是操劳惯了的老伴,生怕闲下来下岗失业,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整天没事找事瞎忙乎,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就对着挂历计算着过年的时间和买年货计划。买回一袋子白萝卜腌晒潮州萝卜菜脯,买大芥菜和包芥泡广式酸菜,买回最新鲜的朝天椒,做桂林三花辣酱。刚进冬至就忙着准备年货,买了几百元的五花肉做客家生晒腊肉、湖南生晒腊鱼,到农贸市场加工香肠,买湛江海鲜干货、新疆的大红枣、云南的核桃和陕西富平的吊柿饼,到潮汕地区旅游还慕名买回瓷都高档瓷具,起码保用30年,甚至还让人抬来了几十斤一坛的韶兴花雕酒,就是没看见我所中意的太白酒和红西凤。看她这没完没了的忙乎倒把我闹糊涂了,拍拍脑袋弄不清我到底算哪里人,准备这些东西算是过那里风味的年。

即然大家都按照自己的爱好准备太平盛世的丰盛年,我也插不上手(无需我动手),一个大闲人就自己给自己找事,兴趣盎然的走回头路,回顾多年前那家乡年俗,寄希望好梦不断,因为睡梦中的我和周围那些人,还是那么年轻、那么单纯、那么情深意浓,我甚至单纯得有些幼稚。

2

家乡由于冬闲时间长,进入腊月就有了年气。腊月初五吃五豆、腊八吃红白萝卜做的腊八菜和长面,因为当年条件受限,冬天早饭主要是小米粥、包谷糁子和杂粮馍,外加浆水菜或生拌萝卜丝,没啥好吃的好盼的也就对五豆、腊八没有深刻印象和记忆。过小年前学校放寒假后的我们就下沟挖白土,供大人们漫锅台,给灶王爷的窑窝刷新神位,结伙到南韩坡和山里挖红萝、拾地软。

五十多年前家乡亲邻过年,虽讲究频多、程序繁杂,但总体还是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物质生活谈不上丰富,但对我们这些涉世不深,头脑简单的青少年来说,盼过年也是叫花子过年——穷喜。怎么说也有好吃的、好玩的,加上民风淳朴,亲情叠加的和谐气氛,也会让人年前盼、年后想,过年的美好气氛无法淡忘。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年气日浓。腊月二十三讲究敬灶神过小年,家乡也不知哪个年代流行着张王李赵,二十四敬灶的风俗,男人们二十三赶集请灶神,主妇提前发面烙灶王饦。相传灶王爷在民间体察民情一年,小年这天要回天庭向玉帝述职,汇报民间诸事,民众为了想借灶神吉言,让他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家不论平时日子宽展和紧巴,这天的饦饦馍却是用最好的白面精心烙成,因为那是给灶神上天路上带的干粮。黄昏时分,男人们在当院焚绕送灶神上天,让灶神带着饦饦馍的香气上天,然后把新灶神请上位让他接任履行职责,白生生的饦饦馍做为实物和心意当作贡品摆起来献给新灶神。我从小对这些不懂也不信,认为那都是“上坟绕报纸——哄鬼哩”,我只关心给灶神上贡后给我能不能分一个半块饦饦馍。

从年二十八到除夕,连续三天街上都逢集,只是年三十这天只有半天集。那天大哥同父亲赶集回来,神秘的让我猜父亲给我们买啥了,我们从小人书、作业本、钢笔、糖果以及核桃枣都猜遍了还是没猜到,大哥又说了个迷语讲我们猜;“一个娃娃一拃高,放个屁挣死了”。聪明而又求知心切的三弟,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脱口而出——“是雷子炮”。父亲那天不但让人写了春联,还给我们买了鞭炮,有双响的雷子炮。我和三弟每人还得了一排一拃长的小鞭炮,雷子炮不敢放,小鞭炮又舍不得放,各自像希罕物似的收藏起来,过年别人放鞭炮,我们不用放也能听响声,跟大伙一样热闹、高兴。吃了母亲蒸的素陷地软包子和每人一片肉夹馍,黄昏时分孩子们聚集到村道里,女孩子踢键子、打派跳房格子,男孩子斗鸡、滚铁环、打猴,甚至把棉袄顶在头上,手伸到衣袖里作耳朵,学着大人的样子耍狮子,天黑了也兴趣未尽不思返。

大年初一一大早,彼此起伏的鞭炮声催孩子们早点起床给长辈磕头拜年,一是传承家乡年俗家规,也为了讨吉利、求开心。当年过门的新媳妇早早起床,收拾打扮一番后,在家族同辈女姓陪伴和引导下,向在村道相遇的长辈行礼拜年并敬茶送祝福,求得乡邻在来年的岁月中给予包容和谅解。

破五(年初五)以后,我们家人来客去的接待完了,母亲想带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外婆家,我也死皮赖脸地跟在后头。外婆一生育有二子四女6个儿女,内外孙子和孙女有二十多个,不算当年还未出生的和大一点未到的。我们当天涌进门的一帮孩子如同一个儿童团,拥挤不堪、热闹非凡。为了应付这一天的到来,外公外婆费尽心思,做了充分准备,听说外公破天荒的买了个大猪头和猪蹄,提前熬制了一大盆冻花肉。那天我们先后进门后,都履行着同一个动作,在外公外婆当面跪下,又撅着尻了向二老磕头拜年,外公外婆高兴得脸上笑出了花,外公转身从门后箩面柜里端出那盆冻花人给我们每人切了一块,又从他那心爱的木匣子里抓出一把分值硬币挨个给我们每人三个硬币,用赶鸭子的手势轰我们到外边滚钱去。我不会玩滚钱,却对那块晶莹剔透、余香无比的冻花肉念念不忘。

回到家后的几天里,我多次在小伙伴面前显摆我吃过的冻花肉怎么香、怎么好,小伙伴们谁也没见过、更没吃过,跟到我身后想追根问底,我神气的告诉大伙;“像冰不是冰、是肉比肉花(好看),,填到嘴里就化,咽到肚子里还不停地向外冒香气,比大肉片子香多了”。听得小伙伴们馋涎欲滴的,又打破砂锅味(问)到底的问我这么稀罕的东西是咋做出来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只看见外公从箩面柜里端盆出来,就神密的告诉大伙“在箩面柜里做的”。

正月初十前后学校要开学了,大人劝告孩子们该收心准备上学了,我们白天在太阳下的向阳处要完成每天20个字一页的毛笔字和寒假作业,傍晚就溜出家门走南窜北的看大人划旱船舞狮子耍社火。

那天父亲傍晚时给我交待一项任务,说是我们家族长门家的坟园里有不少踅篙,周边上年谷地里留下很多干草根让我抽空弄回来,我出门前却惊奇的发现年快过完了,我哪挂小鞭炮还没派上用场,过年时那种双响的大雷子炮我们不敢放,手里那一挂小鞭炮又舍不得一次认完,拆开单独放又怕炸手,大伙就把拆开的小鞭炮拔掉药眼子,黑色的火药炮用香头点着放火老鼠,黄色的炸药炮用斧头砸听响声,现在别人都用完了我的还在,就特意拿到娃窝里用镰砸听响声,得到大伙的喝彩,我也有点得意忘形的越砸越来劲,等把那一挂鞭炮砸完了却发现我把镰背砸裂了一个口子,本来“7”字形的镰从里边拐弯处裂个大口子把镰报废了,我无法预料父亲知道后该老么收拾我,我六神无主又心慌意乱的用尿泥把那道缝糊起来,黄昏溜进家把镰藏起来。父亲看到我没按他说的办,拿他手中的单子随手劈头盖脸的向我抽来。在我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发脾气骂过我,更没有动手打过我,唯有手中那床单子抽来把我抽灵醒了,年也过完了。

3

自从我参军离家后再没有回家过一次年。当兵服役的前几年,部队有现定我是身不由己,想也白想。服满兵役的第四年,看到别人凭电报就可以回家探亲,我也看样学样的让大哥发来一封“父病速回”的假电报回了次家。结婚后不久,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因家乡受条件限制多是沟坡地,父母年迈体弱,力不从心,妻子生儿育女照料家务身单力薄。为了替父母和妻子分担,多年间我一直把探亲假安排在夏、秋农忙季节,每次都是进门就干活,不是下沟就是爬坡,忙得屁股冒烟连轴转,总感到活没干完,家里还没安排好就到假了,每次都是牵肠挂肚的狼狈逃离。当年大伙形容我们这些人是:回家像骡子,进家是孝子和老子,干活像孙子,离家归队像兔子。”火烧眉毛顾眼前,那有心思考虑回去过年。好不容易把妻子儿女接出来,却把父母丢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多年的愿望就是尽量抽空多回家看看,最好能春节回家陪父母过一个充满亲情的团圆年。最早几年是手头拮据、以工作脱不开身为由、再就是春运期间车票难买,关键还是骆锅上坡——前(钱)紧,总是捂着衣兜想心事。直到年我己连续40年在外飘荡没回老家过年,好在曾带父母先后走出家门,我们全家曾几度在外过团圆年,但总想那是两码事,在外过年将无法体验家乡年俗和亲情。父母返回家乡后,我也曾筹划等有条件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一定约好三兄弟一起,带上妻小回乡过个丰盛的团圆年。父亲没有等到我那遥遥无期的所谓条件和经济实力,先后遗憾的离我们而去。现在是儿女都长大成人了,我们是退休有时间了,退休费连年涨兜里有钱了,应该是有条件了,可惜兄弟不全了、父母不等先走了,我们是有家却回不去了。一晃竟是52年过去,漫长的52年,耐人寻味的52年,在外闯过了52个年关,却没有闯进家门过一次让人梦游魂牵的家乡年,我真的把家乡忘了吗?如果乡亲们问起我该怎样回答……。

每日一悟

腊月二十六

.02.07周日

有时候,我们越是太过执着于某事,反而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把心静下来,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竟然没过多久就找到了表。父亲问他: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既然活着,就要好好活着,我们都要在喧嚣浮躁的世界里,学着找回自己内心的安宁。心若简单,岁月便静好。(摘自网络)

插图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吕胜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wh/1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