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美仁增(中)和妻子(左)、好友(右)聊天。

人物背景:

其美仁增,男,生于年9月,昌都市边坝县尼木乡叶嘎村麻中组村民。

民主改革前,其美仁增和父亲、弟弟、妹妹都是叶嘎村农奴,受尽了剥削。22岁那年,解放军来到了叶嘎村,从农奴主手中夺回了生产资料,将房屋、牲畜等按人口平均分配,为叶嘎村的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其美仁增住着两层藏式房屋,晚年生活惬意幸福。

走进边坝县叶嘎村麻中组,一排排藏式房屋整齐地伫立。其美仁增惬意地在干净优美的村子里散步,偶尔与左邻右舍唠唠嗑、晒晒太阳,生活的安逸幸福。

与其美仁增谈起民主改革以前的事,老人显得有些气愤,他回忆道:“我一出生便是农奴,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剩父亲和我们兄妹三人,但是父亲的身体不好,需要我们兄妹从农奴主给的饭里分给父亲,当时的农奴主很坏,动不动就会拿鞭子抽打,身上一直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当时其美仁增是在葛布热家族干农活的奴隶,不同于放牧、端茶倒水的奴隶,干农活的奴隶具有时间性,不用耕地的时候农奴主便会把他们赶走。因此,其美仁增为了填饱肚子,在农闲时期经常辗转于各大农奴主之间,干着繁重又辛苦的工作。

“当时噶厦政府每年都会从拉萨派五六个藏军来这里收差,如果收不齐,便会将不听话的农奴四五个一组抓起来,用牛皮鞭抽打,打到血肉模糊,顶嘴的农奴会被‘巴掌’(将牛皮剪成手掌大小,在上面钉上许多钉子)打脸,一‘巴掌’下去整张脸都在流血。”其美仁增摇了摇头,不忍心继续说下去。

其美仁增18岁时,噶厦政府为了对抗解放军,专门派了名藏军,佩戴长刀赶赴叶嘎村,强迫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农奴参军,跟着藏军一起巡逻,查看解放军是否到来。“有的农奴不愿意去,藏军就会将长刀架在农奴的脖子上,要挟我们听从指挥。”

22岁那年,解放军不畏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叶嘎村,剿灭了反动组织,将压迫农奴的农奴主统统抓了起来,烧掉地契、税契,统计好农奴人口,按人头平均分配了生产生活资料。

“那一年我们一家四口分到了6头牛和一些衣食,后来又分到了10亩地,我终于能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务农了,也终于吃上了亲手种的粮食。”其美仁增对解放军充满了感激。

民主改革后,其美仁增先后当上了委员、队长,之后的几年一直在尼木乡认真工作,不辜负组织和村民的信任,“历经苦难,更懂感恩。因为我深知,将我们救出水火的是解放军、是共产党,我一辈子铭记他们的恩情。”其美仁增坚定地说。

年,其美仁增享受到了国家安居工程的元补贴,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装修了房子。几年前,女婿旺堆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往返于边坝县和拉萨市跑运输,女儿白玛是护林员,每年有元的收入,其美仁增则享受着80岁老人一年元的补贴,整个家庭通过八大岗位和外出打工等,一年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如今,其美仁增生活在这片历经新旧西藏的土地上,回顾往事,展望未来。“我打心底里感谢党的恩情。”其美仁增双手合十放在头顶,真诚感恩。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wh/1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