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9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为雪域天边守护神圣国土的人歌唱——读懂《天边格桑花》及其背后》的报道。

曾经,这个乡只有三个人:父亲是乡长,大女儿是副乡长,小女儿是妇女主任。

听到这样的故事,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惊讶——一家三口怎么可能组成一个乡?这个乡长也当得太容易了吧?

这个故事并非杜撰,而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昔日里的“三人乡”,就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玉麦乡。

“阿爸,咱们为什么要一直守在玉麦啊?”“要是连咱们都搬走了,这里可就没有人了!”这是歌舞剧《天边格桑花》里的对话。

玉麦,位于拉萨东南约公里的边防线上,行政面积达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以来,桑杰曲巴带着女儿卓嘎、央宗,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曾经的34年间,这里只有他们一家人!忍受寂寞却无比坚韧,一家人犹如盛放在祖国边陲的“最美格桑花”。

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说:“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歌舞剧《天边格桑花》正是为唱响写在玉麦土地上的爱国守边赞歌而著,更是为传颂生在玉麦这片土地上的爱国守边精神而作。

5月31日,演员在隆子县玉麦乡文化广场表演歌舞剧《天边格桑花》。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放牧守边路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我的房梁连着我的雪山

我的白云缠绕我的天边

我的青山飘扬我的炊烟

我的牛群伴随我的欢颜

这是我的家园,这是我的家园

《天边格桑花》中的唱词,正是对玉麦这片遥远之地的速写。

玉麦,位于中印边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很长时间“养在深闺人未识”。年,新华社记者首次报道玉麦,当时的玉麦被称为“玉门乡”。

因为长期只有桑杰曲巴和女儿卓嘎、央宗三人,玉麦又被称为“三人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

历史上,玉麦规模最大时也有20多户多人口。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西藏民主改革的进行,高原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生产条件迅速改观,人们陆续迁出重山阻隔、交通闭塞的玉麦。

到年,荒草开始占领玉麦众多废弃的屋舍,这里只剩下包括桑杰曲巴在内的三户牧民。此后经年岁月,玉麦唯余桑杰曲巴一户人家。

生前,桑杰曲巴曾告诉新华社记者,一下子走了这么多人,当时感到特别孤独,但他想玉麦是中国的领土,有土地就得有人,即便再孤独、再艰苦,他也得为这块土地留下来。

曾经,玉麦很远。尽管连通玉麦和外界的山路年就已修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11月的飘雪意味着长达半年的封山期即将开始,玉麦通往外界的公路会被积雪覆盖,车辆无法驶入。多年前,玉麦村村委会主任次旦扎西外出运输过冬物资,车子直接陷进了山上的雪里,等第二年雪化后才把车取回来。年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也曾尝试挺进玉麦,却因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而告失败。

雪花儿一片一片掉下了天空

牛儿踏碎冰河回到了河谷

漫长的冬日啊又一次来临呀

雪越大明年的草儿就越绿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曾经,玉麦很苦。因为地理气候特殊,玉麦的天和雨雪分不开,长不出一粒青稞,粮食要翻越海拔近米的日拉山运进来。“过去,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山,乡民进出只能靠双脚。如果不赶在冬季来临前将粮食驮进山,漫长冬季只能挨饿。”玉麦乡乡长胡学民说。

你听那寒风用一天的挣扎

滋养寂寞无穷无尽的生长

长长的日子啊长长的期盼

孤独的牧歌在孤单的回响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曾经,玉麦很难。正如歌词所唱,由于偏远闭塞,在玉麦,就意味着要忍受孤独和寂寞。长年累月,这里只有3个人,对着几十头牲畜。由于长期见不到人,卓嘎、央宗姐妹的婚事也没有着落。巡山时,有不少70度以上的陡坡,上去要借助绑在树上的绳索,下来只能屁股着地一点点往下挪。

就是这样的艰苦地方,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玉麦再苦,也是我们的家!”

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仪式一点不能少。每次从县里开会回来,桑杰曲巴都会把两个女儿从放牧点叫回家,郑重传达会议精神。老人还手工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让一家人举行升旗仪式。

“阿爸指着‘国旗’说,这就是国家,有国才有家。”在河边放牧的卓嘎满怀深情地说,“阿爸带着我和妹妹守护玉麦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我们的家。”

年少时,两姐妹跟父亲闹过多次,也曾期盼父亲带她们搬出去。“但阿爸说,如果我们走了,国家的这片土地就守不住了。”

桑杰曲巴老人去世后,守边的重任落在了姐妹俩身上。“每次赶着牲畜出山,最快也要一天,遇到风雪天还有生命危险。”妹妹央宗回忆说,“特别累的时候,我们也想过离开。但阿爸临终时说,如果我们走了,谁来守护这片土地呢?一想到阿爸的嘱托,就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谁说漫漫长夜,是缝在天上的黑幕

熬过去,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谁说纷纷雪花,是掩藏春天的白纱

迎上去,就会看见春天的阳光

——《天边格桑花》的唱词

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玉麦日新月异。年,玉麦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远超西藏全区平均水平。

这一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说:“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麦这个曾经的‘三人乡’,一定能建成幸福、美丽的小康乡,乡亲们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这一年,投资5亿多元、总长50公里的曲玉公路开工建设;国家电网进驻,家家户户实现了WIFI全覆盖,玉麦人跟上潮流用起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wh/1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