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跟枣打交道,26岁当村长,本想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没想到却血本无归。32岁那年,他重新开始,18年终把大枣卖到了亿,他就是好想你的创始人石聚彬。

石聚彬

年9月,石聚彬出生于河南孟庄镇。全镇不到五十户人家,到处都是盐碱地,一年产不了几斤粮食。不过,老天也很公平,那里的土壤却非常适合枣树生长,大枣也被孟庄人叫做“救命果”。

石聚彬刚出生的时候,恰好赶上3年自然灾害,全村青黄不接。没有馍吃,父亲就把熟透的大枣放锅里蒸、瓦里煮,“母亲吃枣,娃喝汤”。

9岁那年,石聚彬第一次听说“牛顿被苹果砸中”的故事,他也照葫芦画瓢,在院子里种下棵“石聚彬枣树”。每天放学,雷打不动在枣树下坐一个小时,眼巴巴瞅着大红枣砸中他的小脑袋。

七、八年过去了,脑袋上没有砸出大包,石聚彬却成了种枣能手,“枣熟了几分才掉下来、啥样的枣有虫子、哪个甜,”他摸个门清。年,高中毕业后,石聚彬干脆从村委会盘下来一块枣园,专职卖起了枣。

不过,天公不作美,就在第二年秋收之时,赶上十年难遇的暴雨,山体出现滑坡,出村的路全都堵死了,枣子根本运不出去,最后全都烂在筐里。

换上一般人早就转行了,偏偏石聚彬是个倔强人,第二年他又卷土重来。这回,顺利带着5筐大枣去了郑州。没有想到,谷贱伤农,河西北路一条街十个商贩八个是卖枣的,他那5框枣根本卖不动名人创业故事。

新郑遍地是枣,但当时种植水平低,品种差,贩枣挣不了几个钱。要是碰上个大丰收,没有加工能力又卖不掉,只能烂掉,含泪倒枣。石聚彬也琢磨过把枣子贩到大城市卖,但一不了解行情变动,二不清楚天气变化,很容易赔老本。

3年下来,钱全扔在路上,最后不但一分钱没有赚到,还搭上了好几百快肥料钱,石聚彬很上火。

直到年春天,一个远方亲戚前来串门,看见堆满院子的大枣,无意中嘟囔一句,“这要是在深圳,你就发大财了。”

怎么回事?原来南方为了养生,大伙都爱用红枣煲汤,滋补身体,“大枣很流行”。

那还等什么?第二天,石聚彬就带上全部家当两千块,扛着10箱大枣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但因为路上颠簸,等到了深圳罗湖,有3筐已经不是很新鲜了。不过,那也难不倒石聚彬,他干脆来个买一送一,“买一斤送一斤”,结果一周不到,10箱大枣全部卖光。

尝到甜头后,石聚彬就成了深圳的常客。此后不到一年功夫,他就赚到了2万多,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年春节,石聚彬花一万三,买了一辆最新款的本田摩托车,并给家里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

这还了得!村里人听说了这事,马上一窝蜂涌进石家,“像这样的大能人就应该当村长,带领全村人一起致富。”于是,26岁的石聚彬就当上了村长。

年,又是一个红枣的丰收年,石聚彬收了20吨大枣,租了5辆大卡车兴冲冲直奔深圳。谁知,卡车在湖南境内遇到堵车,耽误了三四天,等赶到深圳的时候,一多半大枣开始发霉,更有20%全部烂掉了。

没有办法,心急火燎的石聚彬只好趁着晴天把大枣摊开晒干,不料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彻底浇蒙了,也浇灭了他最后一线希望。一算账,里外亏了整整5万块!

怎么面对村里的百姓?走到村口,石聚彬就不敢迈步了,他徘徊了一下午,最后去镇里买了一斤二锅头,喝得烂醉如泥后,才敢趁着天黑摸回家。

后半夜,石聚彬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村委会,递上一份辞职信,“还不上大伙的钱,我永远不进村!”

年春节过后,石聚彬去了郑州的一家印刷厂,开始打工生涯。5年期间,他从一个搬运工一路干到了副厂长。那5年,他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吃过一顿肉,存折里也攒出8万块存款。

年,等石聚彬再次回到村里,他挨家挨户把所欠的5万块钱逐一还上。

不过,村里还跟五年前一样,有好枣,没人买。“能否接着带领大伙一起干?”村支书一席话又把石聚彬的干劲给激发起来。于是年夏天,石聚彬毅然辞掉了副厂长的职务,返回孟庄,成立“奥星”干鲜果食品加工厂,也就是后来的“好想你”枣业前身。

这回,石聚彬花整整了4个月的时间,跑遍全国北京、上海、新疆等10多个城市,并总结出三点心得:

一、必须有品牌。由于红枣种植范围广,在全国20多个省市都可以种植,尤其黄河以北遍地都是,所以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强有力的品牌,很难形成规模。”

二、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市面上产品很单一,全都是没加工过的枣,每吨只能卖0块钱,勉强保本就算不错。“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在产品上创新。”

三、必须在销售模式突破。如果仅靠种植户拉着一车一车大枣去市场上叫卖,碰上天气不好,就会赔本,“要想销量稳定,就得有一支精干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好的销售模式。”

摸清了门道后,石聚彬心里有了谱。年底,他一口气租了亩地,并招了50位老乡,“每人负责10亩”。

因为南方人注重养生,石聚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叫“鸡心人参枣”。“别人用糖煮枣,我们就用人参煮枣”。针对南方人精致小巧的个性,产品包装上也抛弃了粗狂的大包装,改成克的小袋包装,并把15公斤内的黄色包装箱换成了5公斤的白色箱子。

结果“鸡心人参枣”一经投放到广州、深圳等地,3个月不到,销售额就突破30万。石聚彬信心大增,他扭头从信用社借了万,买下14亩地建厂房。

年春天,石聚彬去郑州跟客户吃饭,席间客户爱吃水煮鱼里的红枣,“要是没有枣核就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市面上所有的大枣都是带核的,石聚彬一下找到了灵感,“干嘛不做无核大红枣呢?”

此后,石聚彬召集全厂10个技术员进行开发。一个月后,一款类似缝纫机的半自动去核器诞生,“可以把枣核打出来”。

那年4月,石聚彬拿着2箱样品去了广交会,结果当场就被新加坡三和贸易公司相中了,一口气下了2吨的订单。

“全力生产无核枣”,结果那边三和那2吨枣还没有出厂,这边多家全国批发商已经挤爆了石聚彬的办公室,“每吨2.6万,是普通枣的近10倍”,石聚彬也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万。

你知道的,听说无核枣好卖,同行马上跟风就上,市面上一下子出现30多款“无核枣”,短短一个时间就无核枣的价格炒到每吨元。

别的厂家心花怒放,石聚彬却坐不住了,“必须另寻他路”。

年十一,石聚彬去了北京。他在天安门广场周围,发现遍地都是口香糖,突发奇想,“能否把红枣做成口香糖?既能吞咽还记很环保。”一个月后,第三条生产线组装完毕,“枣片做成长条形状,放在类似烟盒的包装里”。

这一次,石聚彬决定换个玩法,不卖先送。他组织人的地推队伍,专门去新郑机场、郑州火车站、大商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免费送”。等到两周后正式投放市场,结果引来市民的疯狂抢购。

此后,石聚彬便迷上了新产品的研发。年一年,他先后往返北京、上海69次,经常在北京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为了见上专家一面,他可以等一周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间,石聚彬相继开发出枣干、枣片、枣粉、枣醋等16个系列,多种单品,申请了近项专利。

“赢者就是变者,变者就是胜者。”正是靠着大枣的“72变”,石聚彬开始在全国数千家枣类企业中崭露头角。

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产品,如何扩大市场规模呢?

按照常理,应该把售终端定在超市,不过石聚彬却觉得超市不是最优方案,因为超市都是以日用品为主,“除非搞促销,否则走量很慢”,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回报率低,一般超市的结算费都是按照季度甚至年计算,“资金没法回笼,就没钱更新换代新产品。”

真的“好想你”

许多人都很好奇,“好想你”这个品牌到底是怎么来的?真正原委,石聚彬至今都讳莫如深,说要等60岁时再公之于众。但当年,石聚彬为打造新品牌,特意搞了个征集活动。

多个名称中,他一眼看中了“好想你”。

工人们议论纷纷,专家们也感觉不妥,“听起来酸溜溜的”、“感觉不正经”、“特俗”……这类评价此起彼伏。

石聚彬却不这么看。他觉得,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太含蓄,明明好想你,却从不说出口。要是看望亲戚朋友送上“好想你”红枣,自然就能传情达意。这是个有情有义、温馨温暖的好名字,而且很好记。于是,他不顾一边倒的反对意见,决定就用“好想你”!

20世纪末,中国人对如此直白的情感表达还很羞涩。但石聚彬在亲自销售中却发现,顾客一边红着脸,一边来买“好想你”大礼盒,很快赢得市场认可。很多人对此大感意外,石聚彬却毫不奇怪:

“一个名字,大家越是质疑、反对,就越能在社会上引起争论。争论过程中,品牌就自然而然就被传播了、记住了、接受了。”

当然,最初石聚彬也不确定“好想你”是不是管用,等品牌闯出来要去注册,却发现有家枣制品友商竟抢注了“真的好想你”商标,让石聚彬顿时傻了眼。没办法,石聚彬只好硬着头皮打官司,结果缠斗9年,历经十几次开庭、38次调解,终于把商标抢了回来。

品牌火了,假冒伪劣的“李鬼”则防不胜防。为确保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好想你”,石聚彬不惜成本开专卖店,一度惹得质疑四起。更让他大跌眼镜的是,专卖店一开,“李鬼”们也纷纷效仿,“真想你”、“想念你”、“好相你”等粉墨登场,连公司的打假组都晕了。

有些假专卖店开得比真店还大、还好,让人大吃一惊。

对此,石聚彬总感觉是因为农民创业,吃了没文化的亏。但另一方面,他正是靠着农民的朴实劲,打动了无数商户。

不过,很快麻烦又来了,“真想你”、“想念你”、“好相你”纷纷登场,甚至有些店面比真店开的还大。石聚彬火了,“打假打到底”,随即成立了专门的打假组,哪里有冒牌,哪里就有石聚彬的身影。

虽说在这场没有休止的打假战役中,石聚彬失去了小部分市场,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真是假一吃便知”。这一点,没有人比石聚彬更有信心,他随便抓起一颗枣,就能说出枣的品名、产地和特性,“一看、二摸、三品尝”,石聚彬就能估摸出有多大比例是特级枣。

“做产业,做的是良心,做产品,做的是道德。”这是石聚彬始终坚持的信条。为了保证枣的质量,他决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种枣,公司收枣”。

不过,很多农户为了省钱,会掺杂部分质量差的种苗,施肥管理也不及时,导致收的大枣口味不一,甚至还会出现残留物超标,质量亮起了红灯,“这可不是儿戏”,石聚彬一时犯了愁。

怎么办?工艺和源头是重中之重,这两环节缺一不可。石聚彬决定首先从工艺抓起,他斥资0多万,从以色列引进了一条大枣生产线。

在生产车间,光每颗枣的清洗工序就有5道,还要机选2次,人选2次,再用高温臭氧杀菌,前前后后一共要经历20道完整的工序,才能包装出厂。

搞定了工艺,就剩货源了。1年春天,石聚彬琢磨出了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

首先,建立起上千亩的无公害生产基地,在基地里培育优良枣树,等枣树成形后再包给农户,并签订一个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户放心”。随后,石聚彬在河南新郑、河北沧州、陕西大荔、新疆阿克苏建立了4个“好想你”货源种植基地。

其次,为了科学种植,石聚彬每年花掉多万,定期邀请农业大学等专家为农户做培训,“把剪枝、清园、深耕、施肥、灌溉、防冻的技术全教一遍”。为了再次确保食品安全,石聚彬还特意成立了一个研制配方肥的部门,“禁用化学农药,只用生物农药”。

最后,制定严苛的检测机制。公司收枣时,采购员在农残、水分等方面取样检测,一经发现农残超标,就永久性解除合作关系。

工艺和货源都搞定了,大枣还愁卖不出去?就这样,短短2年时间,好想你就成了红枣加工技术的领头羊,连免洗红枣的国家标准,都是石聚彬主持制订的。此后3年,“好想你”在全国多个城市遍地开花。

7年,南水北调工程穿过河南新郑,刚好有一处多年历史的古枣园,石聚彬听说了此事,当即决定收购那些古枣树,他将那棵枣树全部移栽到好想你的种植园,并请来能工巧匠,将废弃的老枣树雕刻成佛像,打造出一个全部由枣树组成的“万佛园”。

不久后,石聚彬又建起了一个中华枣文化博物馆,颗红枣,3.96米高,组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大红枣,伫立在博物馆的正中央。一时间“红枣旅游文化”异常火爆,好想你坐实了“天下第一枣”的美称。

感恩人生

在石聚彬眼里,他最佩服的河南企业家是双汇的万隆、三全食品(,股吧)的陈泽民和王守义十三香的王银良。他们在最传统的实业中做出最不一般的事业,把不起眼的小生意做成了不起的大产业。这点上,石聚彬同样倍感自豪:

“我最骄傲的就是开辟了一个行业。”

在全国,有数千万人靠红枣吃饭。但在与“好想你”相关的产区,枣农才大范围致富受益。很多枣农盖洋楼、买轿车,年入三五十万的比比皆是。“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这不是喊口号,而与石聚彬早年的经历有关。

凡是熟悉石聚彬的人,都知道他感恩心极重。他父亲7岁成孤儿,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从上一辈就受到乡里乡亲的恩惠;14岁那年,他母亲又大病一场,要50块的手术费救命,靠着东家大娘西家大婶一毛两毛,凑了52.6元,救了母亲的命。这些往事石聚彬反复提起,终生难忘。

“要懂得感恩,这是我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谆谆教诲。”石聚彬发誓要靠红枣闯出条致富路,替父母报答所有乡亲,他做到了。

创业成功后,每年春节他都会回到小石庄,给所有乡亲发红包、贺新年。老人们喊着“彬妞”的乳名祝他兴旺发达,他却感动得热泪盈眶,感恩说起老人们救济父母的往事。企业上规模后,石聚彬又不停地回报社会,常常随手就捐几万、几十万,在家乡修路架桥、通水通电、扶贫敬老、助残助教,并在汶川、玉树地震时为国解难,累计捐资超过0万。在这个“三瓜两枣”的行业中,已属不易。

在石聚彬看来,有钱人从来不会被历史铭记,人们能缅怀记住的名人,都曾为一方水土一方人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企业家来说,只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有钱才有意义”。

而石聚彬能做到虔诚感恩,全因他就是个佛商。他说,“枣有佛性”。枣树的一生充满奉献,花供蜜、果供食,枝干当木当柴,最终立地成佛。

7年,当南水北调工程穿越新郑,一处多年的古枣园在劫难逃。石聚彬听说后,当即决定收购这些古枣树,将它们移栽到好想你的御枣园。虽然大部分成活,但有些风烛残年的老枣树还是没挺过来。

石聚彬为此叹息良久,却灵感一发。这些古枣木树龄数百年,木质坚硬,极具收藏价值。何不请来巧匠,顺势雕成佛菩萨造型,让它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好想你由此打造出“万佛园”,石聚彬的计划是要完成尊佛像的雕刻。

从此,石聚彬四处收来废弃的老枣树,用以雕刻。从企业经营来看,这似乎是无用功。

但石聚彬认为,每棵枣树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好想你会善待每一个生命,更会善待每一位消费者。

如今,万佛园已成世界上最大的枣木雕刻园。

但凡在此亲近过近万尊佛像的人,心灵都会感到强烈震撼。很多企业家参观后表示,怀善心做企业的人,才能有这样的福报。

很快,石聚彬又建起中国唯一一家中华枣文化博物馆。有了这些积淀,好想你的“红枣文化游”竟出人意料地火了起来。

中国枣业第一股

接触过石聚彬都知道,他为人诚恳、态度亲和。即便是接到恼人的骚扰电话,都不会恶语相向。在他看来,再有钱的人,终究是个普通人,并不值得骄傲和炫耀。这种观念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成功,并贯彻在企业管理上。

有趣的是,石聚彬最爱看《三国演义》,并从中琢磨出自己的管理之道。别人都只崇拜某个英雄,他却把三国人物的优缺点都总结出来。像刘备,善于笼络人心、宅心仁厚,却不懂带兵打仗;曹操知人善任,却疑心病重、心狠手辣……这些点被他一一列出,只学习运用其中的优点。

要管好这家以农民为主的企业,石聚彬勤学理论,却从不照本宣科。他认准了要“以发展促管理”,企业好就涨钱。农民工都实在,只要收入比种地强,都乐于被管理,多严的质量标准都能贯彻到底。

年5月,好想你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一举成为“中国枣业第一股”,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很少有人知道,石聚彬专注在红枣行业20多年,将多种红枣产品卖遍全国,才创造出这个产业奇迹。

好想你的知名度、美誉度高了,但石聚彬却认为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也面临着企业成长的新瓶颈、新烦恼。好想你虽是当地口碑最好的企业,但新郑在全国只算五线城市,很难招到献身三农的高端人才。于是,他改制前就拿出34%的股份搞股权激励,上市后又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和合伙人计划,希望用一系列创新激励机制来促进成长。

然而,大趋势却骤然改变。

好想你以前走的是高端路线,并随着消费升级异军突起。但中央“八项规定”一出台,礼品市场日渐萎缩,业绩成长开始遭遇瓶颈。石聚彬感受到市场变化,迅速采取措施,大量关闭线下门店,并逐步把休闲化、去核化、电商化,确立为新战略。

  为抢占大众休闲消费市场,好想你在不断尝试中,推出小包装的即食无核枣,很快赢得了“吃货”们的青睐。华商韬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xw/1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