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三大圣湖
西藏三大圣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湖泊 羊卓雍措 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错面积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米。 羊湖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湖:“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冬天,羊湖冰封,似素衣美女横躺在喜马拉雅群峰的怀抱里。春末夏初,牧人便将牛羊运到湖中的十数座小岛上,让它们悠闲地享用牧草。夏天,湖畔水草丰富,正是牧人放牧牛羊的好季节。到了初冬,人与牲畜才重返湖岸。 据说,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绕湖一圈,骑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这样做,至少“佛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如意。 不过,羊卓雍湖之所以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它能帮助人们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达赖圆寂后,由西藏上层僧俗组成负责寻找灵童的班子,先要请大活佛打挂、巫师降神,指出灵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后到羊卓雍错颂经祈祷,向湖中投哈达,宝瓶,药料等;最后,主持仪式的人会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更加具体的方位。如果上述3种仪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马,循所示方位寻找灵童。 蒙古族人崇拜羊卓雍错,更多的是将她奉为羊卓雍措达钦姆,即羊卓雍措大湖主多杰盖吉佐(金刚障碍之主),她是藏区的女护法神。因此,羊卓雍错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兼具多重功能或神力。 羊卓雍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措,“羊”,上面;“卓”,牧场;“雍”,碧玉;“措”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这是字面上对羊湖的解释,而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因为无论你在那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她有三个姐妹,空母错,沉错,巴久错,以即古羊卓雍错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连,难以割舍,共同组成了让我们肉眼看不到边的圣湖。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羊卓雍湖湖中有大小岛屿21个,岛上生活着各种候鸟,使这里成为西藏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和野生禽类的乐园。像黄鸭、天鹅、鹭鸶、沙鸥等应有尽有。那成千上万只白色水鸟在湖面飞翔的画面,十分奇异壮观。 羊卓雍错湖光山色,景色如画,仿如置身人间仙境,羊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多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 纳木措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多平方千米。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纳木错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于约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中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根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错地区属拉萨地体,以至少1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基底,经过漫长岁月,约在晚侏罗纪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面。 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严寒。 纳木错地区野生动物区系属于青藏区羌塘高原亚区。本区有哺乳动物20余种。食肉类、有蹄类、兔形类和啮齿类均为5~7种。有蹄类种最普遍的是藏野驴、藏原羚、岩羊和盘羊,前两者多栖息于盆地与河谷,后两者多栖息于山地。啮齿类中优势种高原鼠兔,数量很多,特别是在沼泽草甸环境中数量更高;其次是旱獭、田鼠和藏仓鼠。高山草原的食肉兽有狼、狐、猞猁、兔狲、熊和鼬,其中最常见的是鼬,经常出没于鼠洞。雪豹是最能适应高山寒漠环境的食肉兽动物,在雪线附近仍有活动。纳木错区域的食虫目和翼手目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很稀少。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拥有依存于高原湖泊的多种典型湿地生态类型,包括湖边沼泽、河口、湖岸浅水区、湖岸湿草甸、岩石湖岸、沙质湖岸、砂石质小岛和湖等等,发育了完整的高原湿地群落。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养育了一大批依赖于湿地生存的物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的青藏高原特有种。虽然这里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不多,但是部分物种的数量相当大,如雁鸭类等,十分引人注目。 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经典中记载:"纳木错有七十二个圣地"。后来纳木错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岛上的札西寺。香火旺盛。每当藏历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朝圣"。 纳木错还是预卜凶吉祸福的圣湖,据说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边的山丘,即可见到湖中的灵异现象,因此,过去这里常成为藏传佛教进行圆光卜的场所。每逢夏天,有不少喇嘛前往朝圣,以湖中显现的灵异景象来预卜未来。 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又称玛法木错。藏语意为“无能胜湖”,位于中国西藏普兰县境内。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雅最大的淡水湖,藏发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神山、圣湖周围各教派的寺庙林立,古迹众多,平均海拨米。 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玛旁雍错亦称马法木错,曾称玛垂错。曾与拉昂错(鬼湖)相通,后由洪积,冰水堆积物堵塞而演化为内流湖。湖泊呈"鸭梨"形,北宽南窄,长轴方向长26公里,短轴长21公里。湖面海拔米。 在雍仲本教的教义中,玛旁雍错被说成是龙神的宫殿。本教中的"龙"是藏语klu的汉译,与汉文化"龙"的概念有所不同。汉族所说的"龙"常常是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的特定动物。本教的"龙"并不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可以幻化为多种不同动物的人格神。它可以是鱼,也可以是蛇。本教经典《十万龙经》将它描述为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等。在很多壁画、唐卡上,它往往是以美人鱼的形象出现,人头蛇尾或人头鱼尾,十分漂亮。 佛教徒认为,玛旁雍错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予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象雄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很多书籍和经典描写玛旁雍错的水"像珍珠一样",喝了以后能洗脱"百世罪孽",几乎所有的藏族老百姓也会称赞玛旁雍错的水"很甜"。 玛旁雍错湖是中国目前实测透明度最大的湖。围绕玛旁雍错有8个寺庙,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东有直贡派的色瓦龙寺,东南有萨迦派的聂过寺,南有格鲁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举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罗汉修行的山洞为基础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齐悟寺,北有不丹噶举派的朗那寺,有格鲁派的本日寺东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xw/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藏18天,仅剩2期!报名从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