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ldquo壮族文化名片rdq
等待上场演出的浓妆花旦。 北路壮剧起源于田林县,流行于桂西地区,是北路壮话方言的地方戏曲,已经有多年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末是北路壮剧鼎盛时期,那时光田林县就有多个业余剧团,几乎每人中就有一名业余演员。 在凌云县朝里瑶族乡九联村那荷屯,孩子们爬上古榕树观看演出。进入21世纪,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北路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冲击,随着老艺人相继去世,青年一代对于壮剧的热情不高,传承出现断代。 北路壮剧深受桂西一带壮族群众喜爱。为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区采取有力措施对其进行挖掘和保护,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流行地区收集整理经典剧目,派出文艺工作者下乡辅导民间壮剧团,让农民演员直接受训,并拨付资金建戏台、搞创作,为北路壮剧表演提供广阔舞台。年,以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为代表的广西壮剧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员们演出过程中声情并茂,十分投入。北路壮剧发展至今共产生了11代艺师,第11代艺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志元自幼与壮剧结缘,对北路壮剧有着无比的热爱,5岁时就学会了唱壮戏,80年代开始从事壮剧的剧目创作、编排工作。30多年来,经他创编的剧目达81个,改变了剧目单一,新剧不多的现状。年,他创作的大型壮剧《瑶娘》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万元资助投排,分别于当年9月、11月参加全区戏剧展演和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 在演出当中,后台演员为前台演员帮腔,渲染舞台气氛。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李乃松) 往期回顾 ◆何良军到靖西那坡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弘扬起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写在百色起义92周年、百色起义纪念馆建馆60周年之际 ◆年薪最高万元+5类补贴!平果市面向社会引进急需紧缺领军人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s/13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紧急寻找张家界一应届高考毕业生离家出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