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周日推送

中篇小说戏说仓央的情与诗

上回说到十四岁仓央的尘世之缘,有书将这段往事称之为活佛孽缘,但儿女情长又岂有善孽之分,缘起缘灭不过个人造化。

仓央还只是个孩子,身不由己的个人使命他还不明白,他所能感受的是格桑花开时很美,拉亚笑起来像花。

神的旨意让他背负民族的兴亡,这是他无法选择的事实,但他仍未察觉,这一章才是他活佛之路的开始。

在仓央的家中,阿妈正招待着从圣城拉萨赶来的僧侣,僧人静静坐在屋内,喝着酥油茶,门外是前来朝拜的附近乡民。

仓央的家乡距离圣城有很长一段路,每年会有乡民去大昭寺朝拜,但接触高僧的机会几乎没有,而眼前来自布达拉宫的高僧对他们而言就像可望不可即的愿望,他们有生之年能够近距离听高僧解疑,实为前世修来的福分。

仓央家的大门敞开着,可以屋内已堆了不少礼物,那是乡邻给仓央和他阿妈的祝福。他们不清楚高僧为何而来,更不可能知道从小看着长大的仓央竟然会是活佛转世,但他们心里清楚:这片穷乡僻壤终于有贵人出现了。

这心态很好理解,就像当下某个偏僻山村里终于走出一位高校大学生,这不只是一个家庭的荣誉,也是能让整座山村的人脸上增光的大事。

高僧谢绝信徒、清空屋内无关人等之后,便转向墙侧的仓央阿妈。屋外等候的信徒人人喜笑颜开,但阿妈的神情却有一丝感伤。

坐正中间的僧人开口了:"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早在仓央出生那一天,你们就告诉过我,仓央是活佛转世。我也知道,迟早有一天,仓央会离开我,去做他该做的事。但仓央还小,现在就要他承担这么重的负担,作为阿妈,我真的……我真没法高兴起来。”

“一切事物,皆有因果,仓央身为活佛衣钵的继承人,注定不能长留这一亩三分地,他有他的路要走,他要造福苍生,要守卫圣城,个人享受之事从此将与他无缘了。”僧人实非铁石心肠,只是更能看破和放下。

阿妈揉揉眼睛,点点头。

靠左的僧人看着阿妈,告诉她:“等仓央回来,我们也会尊重他的意愿。如果他与佛有缘,自然会和我们走。”

话音刚落,仓央便推门而入,他刚从巴桑寺赶回。

看到屋内几位从未谋面的僧人,他有些不安,问起阿妈:“阿妈,你叫我着急回来,有什么事吗?”

阿妈欲言又止,强忍着作为母亲的悲伤,僧人见她面露难色,便起身走到二人面前。

阿妈看着仓央,故作镇定地说:“仓央,师父们有话和你说,你听着,阿妈给你做点吃的去。”

阿妈借故离开主屋,师父看着眼前的小僧,来回端详着。

“你们是谁?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你就是仓央?”

“啊?”

“我们从布达拉宫而来,这次是要接你回拉萨的。”

“啊?”仓央被眼前高僧的直接式开场白直接说懵,真成了丈二和尚——完全摸不着脑袋。

“仓央,你生来与众不同,只是这么多年一直没让你知道。其实,你是活佛继承人,这次我们来就是特地接你回去继承衣钵的。”

“你们开玩笑吧?”

“你看我们几位像会说笑的人吗?”

“不像。”仓央再次扫视了一圈屋内的一地礼品,若有所悟,“难怪回家的路上,邻里见我都不同往常,还一个劲地祝福我。”

“仓央,这是神灵赐予你的机缘,无数修佛之人几辈子也得不来这样的殊荣。”

“你们为什么到今天才和我说这样的事情?”

“太早让你知道,可能会影响你学习经文。”

“那现在,你们是……”

“我们要带你动身!”在民族命运面前,尊重仓央意愿这样的话只能说说而已。

“现在?”

“对。”“是的。”几位僧人同时出声,他们此行可不敢辜负桑结喇嘛的期望——带仓央回布达拉宫。

仓央有他这个年纪的倔强,他直接告诉僧人:“我不能去。”

“为何?”

仓央沉默不言。

“孩子,你修习这么多年的佛经,是为了什么?”

“阿妈希望我学有所成,不为红尘所扰。”

“是为了你接下来要做的事。你现在不能去完成你的使命,难道是眷恋红尘?”

仓央眼中竟然泛起泪花。

“是因为女子?”

仓央垂泪不语。

见眼前孩童此番模样,高僧已洞察一切,虽然他们在爱情方面不是过来人,但没吃过猪肉的总会见过猪跑的,他劝慰仓央:“你还小,留恋红尘可以理解,但男欢女爱终究是一场虚妄,你应该理解你所肩负的使命。”

“我答应过拉亚,我要和她永远一起。”

“一切誓言到头来都是镜花水月,你所能拥有的只是当下。继承活佛的衣钵,修习大智慧才是你该做的事,又怎能眷恋红尘中一名女子呢?”

“可是……”仓央虽想对抗所谓的命运,但他的信仰说服他不可自私,所以他话到嘴边却不能倾吐。

僧人继续像哄孩子一样劝慰仓央:“你想想你坐在布达拉宫高高的佛床上,受万民朝拜,难道这些都不足以让你放下虚幻的红尘迷恋吗?”

仓央还在犹豫,在一旁坐着僧侣开始了眉目传情。

“那我以后还能回来吗?”

“既然离开就要放下这里的一切,这也是你人生之路必要的一课。”

听着这话的时候,阿妈正端着点心进屋,冲仓央点了点头。

看自己唯一的儿子离开身边,任何一个母亲都做不到释然,但阿妈别无选择。在他们的信仰里,这是阿妈的修行,也是仓央的修行。前世今生,因果轮回,总有些明知苦难却仍要一意孤行的事举。

仓央看着目前阿妈眼里的坚定,下定决心:“好,我和你们走,但我想去告个别。”

“既是离别,自由伤感。如果决定抽离红尘,就别再回头,置身其中了。”僧人担忧告别会随时动摇仓央的决心。

“随师父去吧,你不用担心阿妈,阿妈会经常去看你。”阿妈的心一直在念叨着“没事,放轻松”,她控制自己的神色,让她看起来就像当初送仓央去巴桑寺一样。

“走吧。”说话的工夫,僧人已拿起行囊,准备启程。

仓央随着师父出门,渐行渐远,回头时一直看到阿妈在门前挥手。转入大道已看不到阿妈的身影,这才接过僧人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

一道悠长的马嘶叫声,阿妈再没忍住瘫软的双腿,一屁股坐到地上,扭头看着屋内的摆设,处处都是仓央曾经嬉闹的场景。阿妈捂着脸,两行泪顷刻沾湿了双手。

她怕被人看到,转身进了屋,关起大门,终于敢放开了哭声。

这是一个母亲心痛的声音。

而通往圣城的大道上,老僧人一直在和仓央聊天,他想用这样方式缓解仓央的迷茫和难过。

另两个僧人则窃窃私语着:“不是说好让这个孩子自己做决定吗?”

“你真以为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够做决定?”

仓央这次没能作出他自己的决定,因为他年幼不知轻重;实际上,仓央今后也没能作出自己的决定。他一生在同自己的命运做抗争,却又不得不接受命运。欲知仓央的活佛心路,且待下回。

上一篇链接

西藏情与诗

二·仓央尘世之缘

如果还有无厘头,那只能是在这里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s/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