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稀老人“晒”幸福!年轻人看完都羡慕

导语

奔流不停的昂曲河,一路而下,在东嘎(藏语意为“白海螺”)山拐了一个“Z”字型的弯,最后汇入澜沧江。在拐弯处,有一个背靠东嘎山的小山村。它就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俄洛镇俄洛村,地处国道旁,是当地农牧民世世代代居住并为之骄傲的福地。

俄洛村不仅有远近闻名的“俄洛桥烧烤”,还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村里的老干部、老同志、老革命、老模范。当地人都说,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宝贝。

今年68岁的洛松格来老人是国道修建时的见证者。知道我们要来采访,老人特地换上了崭新的藏袍、煮上醇香的酥油茶,热情地迎接我们。老人说,当年修筑国道时,全是人背马驮,大部分劳动工具都很原始、简陋,生活条件也非常差,况且当时的生活很差。不过,能吃上修路解放军提供的大米饭,不用下饭菜也能吃上6、7碗。

这座占地平方米既宽敞又明亮的小别墅,是洛松格来老人的家。一进到老人的家,扑入眼帘的是客厅正中央高高悬挂的一幅毛主席像,画像被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我现在的幸福生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喝了一口酥油茶,老人拉开了话匣子:

一是家庭幸福。家里5口人,有一儿一女和两个孙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儿子组建了农牧民施工队,每年要赚上个百十来万元。你看,现在建新房子所花的80%都是靠儿子挣的。

二是生活幸福。家里有一台运输车和一台轿车。每年运输车收入在15万元左右。轿车呢?主要是为了到昌都市区购买生活用品和物资,同时,全家出去玩的时候也比较方便。现在,家里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不愁吃,不愁穿。

三是晚年幸福。作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能够享受“三老”人员待遇,每年都能享受到国家补助。况且在村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每天为群众服务,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的生活过得也很是惬意。

老人回忆说:“俄洛桥是康区前往拉萨的必经之地,在旧西藏,每年搭建一座木桥,每年都会被昂曲河洪水冲毁,相信神力的当地群众,在多年前还特地修建了一座“向空”(“日追”的意思),每天转经,祈祷出入平安。但是,无论怎样祈祷,当地的村民还是不方便!出入昌都市还是要2天时间。”

西藏民主改革以后,党和政府出资修了铁索桥,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到上世纪80年代初,铁索桥就被水泥石桥代替,村民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了。

我们在俄洛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背着书包的小朋友,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笑得特别灿烂。

离开时,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要告诉现在的年轻人,要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编辑阿栋

来源西藏发布

相关资讯

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

一个63岁“年轻人”的飞行梦

6旬老人每天写“情书”给住院妻子

广东文网·给生活予文化和精神

请长按







































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s/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