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作为中国陆地面积第二大的省份,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碳汇资源而闻名世界。由于稀少的人口、农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以及化石燃料资源的稀缺,导致其化石能源消费量显著低于其他省市。能源统计不完善也导致西藏长期被国家能源统计系统排除。化石燃料消费数据的缺失,对西藏碳排放的核算造成了大量的不便,也使得西藏经常性的被相关中国碳排放核算研究排除。

近日,CEADs团队在SCI期刊《Earth’sfuture》(影响因子4.)上发表论文“EnergyconsumptionandCO2emissionsinTibetanditscitiesin”,首次估算了年西藏自治区及其七个地市级行政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西藏碳排放的定量核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核算依据IPCC清单编制指南计算方法,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化石燃料燃烧量/水泥生产量(活动水平数据),乘以相对应的排放因子。核算范围涵盖西藏工业部门化石燃料燃烧,及水泥生产过程。由于西藏自治区能源统计数据缺失,本研究中所用活动水平数据收集自政府报告、网页新闻等公开信息。

图1西藏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吨),

研究发现,年西藏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0.06%,其中33%来自水泥生产制造业。与全国其他省份排放情况不同,柴油和汽油消费是西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分别占西藏全区排放量的31.42%和21.94%。而煤炭消费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仅占全区排放量的17.68%,在国家清单中,煤炭相关排放量占比高达75%以上。究其原因,西藏仅有的两个火力发电站均为燃油电站(柴油),煤炭大多数用于水泥厂或家庭散煤燃烧。从部门的视角分析,交通运输业(公路)是全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贡献部门(占比50.48%),其次为水泥生产制造业(33.05%)。

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年西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吨,显著低于全国水平(6.9吨)。究其原因,西藏人口稀少,部分偏远地区仍以农耕生活方式为主,现代工业化水平较低。其排放强度(单位生产总值排放量)相对较高,为6吨/万元GDP。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藏工业结构较为单一,高排放强度的水泥生产制造业是其主要组成部门,占其重工业产出的34%左右。

基于现有资料,本研究对西藏至年的历史排放量进行了推算。研究发现西藏的排放量大约以每年14+%的速度平稳增长,据此可推算西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万吨。考虑到“气化西藏”项目的实施,近年西藏天然气消费量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其年排放量将高于此估算值。

图2西藏及其地级市人均碳排放(吨)及排放强度(吨/千元GDP),

将西藏全区的排放量划分到各地级行政区后可发现,拉萨市和山南地区是西藏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地区,同时也是西藏碳强度与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地区。与之相反,那曲与林芝地区是排放较小。

本研究对西藏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为当地施行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

期刊简介:

Earth’sFuture(地球未来)杂志,是美国地理协会AGU旗下的期刊之一,主要







































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专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s/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