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各大媒体聚焦靖西,他们在
以上为本地推广 五月的靖西,正现出壮乡大地最柔美的模样。满山遍野的绿意,河道里奔腾欢唱的流水,肆意绽放的各色鲜花,川流不息的游人……靖西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纷纷把镜头对准靖西山水,将靖西大美风光推送到全国人民面前。 5月2日上午10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对靖西难滩河流域的秀丽风光进行了直播。 一起来看新闻回放: 人民日报报道靖西旅游促脱贫工作内容节选: 山水秀百姓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04-:00 人民日报-本报记者刘华新 核心阅读 广西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83亿人次,同比增长30.6%;旅游总消费.9亿元,同比增长36.6%,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凸显,全域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旅游,环境为本,首先要全力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文旅结合,挖掘文化资源,则为旅游增添了持久魅力。旅游扶贫,更让村民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日子越过越红火。 …… 不出家门捧上“金饭碗” 地处大石山区的边境城市靖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有中国西南三大名泉之一的鹅泉。泉水边的小河上,村民正划着竹筏带客人漂流,旁边的草坪上,壮族少男少女正在为游客表演壮族传统民俗“抛绣球”。 在离鹅泉不远的小镇旧州,曾获得“中华巧女”荣誉称号的76岁壮族奶奶黄肖琴,用“堆绣”手艺一针一线地绣着绣球。“我已经教出了多个徒弟,去年旧州生产绣球50多万个,产值多万元。”黄肖琴脸上透着喜色。靖西市新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召宇一边领记者坐着电瓶车,观看已经成片的格桑花田、红枫林、桃园、油菜地,一边说:“我们流转土地多亩,村民每年因此有每亩固定收益多元,还参加种花、竹筏漂流、抛绣球等公司劳务,仅鹅泉所在的念安屯人均年收入就已超过1万元。” …… 央媒记者在鹅泉 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连续刊登靖西的旅游扶贫工作的相关报道: 生态旅游“大文章”文旅融合绽光彩——广西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纵览 -04-:59:30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4月25日电(记者覃星星)从鹅泉的秀美山水到德天跨国大瀑布的磅礴气势,从左江花山岩画的“无字天书”到千年雄关友谊关见证历史沧桑,四月的广西,如画风景引人醉。近年来,广西在边境地区狠抓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品牌创建,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今,一条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走出深闺”,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探秘。 边关“山水画廊”醉游人 走过山脚下的莲花步道,一汪清泉出现在眼前,清澈湛蓝。边境线上的鹅泉,静谧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年底开始,鹅泉开发的思路就集中在‘静、净、绿’三个关键字上,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游客游览的舒适度,努力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靖西市新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召宇说。 几十公里外,同样位于中越边境的通灵大峡谷汇聚了多种植物,峡谷内富含负氧离子。当地始终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景区开发的前置条件。“去年60万人次游客慕名而来。二十年坚守生态保护,绿水青山终见金山银山。”通灵大峡谷景区总经理李洪涛说。 …… 边境“文化+旅游”品牌亮眼 八桂大地上,浓郁的边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底蕴丰富。对此,广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资源、产业、市场等领域深度融合,并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休闲需求。 靖西市新靖镇的旧州街山水如画,壮族民俗风情浓郁。当地制作的传统工艺品——绣球闻名全国、畅销海外,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在古朴的街道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居民坐在门口制作绣球。76岁的黄肖琴告诉记者,本地出产的绣球是热销的旅游纪念品,使用堆绣工艺做的绣球更是“抢手货”,并已出口到美国、挪威、泰国等地。 …… 在靖西,鹅泉景区扶持附近的念安屯村民建起36家农家乐、12家民宿,最后3户贫困户已顺利脱贫。“通灵大峡谷所在的新灵村33户贫困户,户均1人在景区工作,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贫困村民带来增收新希望。”湖润镇副镇长王威说。 央媒记者在旧州 经济日报对靖西旅游扶贫成效进行报道: 从好山水到好景点丨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04-:13:49 阅读提示 经过多年的快速成长,目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粗放式的增长已不合时宜。旅游业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的实践为我们带来了启示。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八桂大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坐拥先天优势的广西,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却没有一味去吃大自然馈赠的老本,而是放长眼光、用深心思,为天然的旅游资源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探索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路径。 旅游品质的提高得到了市场的印证,年,八桂大地共接待游客6.83亿人次,仅一年的增量就达到1.6亿人次,是广西总人口的3倍还多。 …… 藏富于民 …… 做大做强乡村扶贫旅游这块蛋糕,深挖乡村文化潜在的旅游资源,以点带面,才能促进边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0年来,鹅泉这个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屯更美了,年一跃成为靖西4A级景区之一。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鹅泉景区从规划到项目实施,都重点考虑生态保护,避免有污染的开发项目进入,建设风格与景区自然环境协调才允许建设。”靖西市新发展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召宇告诉记者,景区及周边村屯的房屋、步道、雕塑等建设风格,突出鹅泉山水独有的自然气息。 鹅泉村位于靖西市新靖镇,全村共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近年来,鹅泉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先后投入多万元,开展村部念安屯民居立面与河岸风貌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游客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年底,景区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万元,景区带动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75人。 杨召宇说,下一步以“静、净、绿”为理念,把鹅泉村青山环绕、翠竹婆娑、盛产鱼虾的极具自然生态的壮乡田园美景项目做大做强,深入挖掘潜在价值,辐射鹅泉周边村屯的旅游业发展。 (转自经济日报记者:李哲责编:李静) 说不清,是山野的绿色感染了泉水,还是泉水将山野浇灌得更加苍翠。水、人、波光和树影,是靖西这个山水画廊里最精致的风光。我们希望,靖西的绿水青山吸引来更多的目光,迎来更多的探访,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永久地闪亮。 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吓人!银百高速靖西段横躺一死者!●靖西70、80、90后这些的野味你吃过没?●靖西市人民检察院年公开招聘书记员公告●婚外玩火!靖西一女子差点被……求职-招聘-广告-商家 编辑:靖西掌上通综合编辑 合作、爆料请加小掌 靖西掌上通记录靖西每一天! 一个有温度的靖西本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12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靖西这一女子对亲友做出这种事最后被判刑
- 下一篇文章: 靖西一男子把牢房当家了,年初刚出狱又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