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百色靖西市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户前旧貌。黄礼托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户后新貌。靖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强化阵地建设,

打造让市民舒心的“精神家园”

近日,笔者走进靖西中山公园,眼前展现出一幅新时代百姓幸福生活的画面,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市民活动在中山广场,有的散步、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跳健身舞、有的唱歌,各得其乐。

多年来,中山公园的休闲性和开放性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游客观光游览的好场所。不论是霞光初照的清晨,还是华灯初上的夜晚,在中山公园都可看到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他们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开展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但多年来由于投入不足,管理缺失,一些区域和角落不同程度存在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面貌。

文明实践中心整洁的塑胶小广场“小壮剧”圩圩有义演。靖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之前这角落七零八乱、杂草丛生、垃圾满地、臭气熏天,卫生差一直困扰着我们附近居民。”家住在中山公园附近的张永德说,“改造后,现在整个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看起来舒服多了,住着也舒心。”

为了真正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作用,真正做到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困,全面提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靖西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原来的市委党校搬到中山公园,并通过整合该市文广局旧办公大楼,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零距离、零障碍服务群众。同时,充分整合周边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中心、公园、学校、科技场所等公共设施资源,整合调动各方财力物力,逐渐打造形成功能完善、资源丰富、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有效打破了长期以来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好的凝聚民心,居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攀升。

市文化馆拆除围墙,全面向群众开放,零距离服务群众。图为群众在馆内三三两两对山歌。靖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走进中山公园,路灯、监控、宣传栏、分类垃圾桶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宽敞的塑胶步道、干净整洁的公园环境尽在眼底,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公园管理井然有序,惠民活动轮番上演,居民群众交口称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靖西展现人文风貌和城市文化的一个魅力窗口。

做实文明实践,

让群众得实惠、愿参与、真点赞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得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书记、靖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钟恒钦说。

近年来,靖西市结合文明城市创建,以阵地建设和开展志愿服务为重点,围绕关键群体所需所想,探索形成了活动场所共建共享、志愿服务下乡、争取群众参与、传统文化实践等有效做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把文明爱心种子“种”到群众心头,真正实现让群众得实惠、愿参与、真点赞。

靖西市非遗中心志愿者在培训扶贫挂村的文艺队队员。靖西市非遗中心供图

群众聚集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靖西市坚持从人流密集、基础扎实的条件入手,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园、广场、党建活动室、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场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目前已建成1个文明实践中心、多个市级单位和乡镇文明实践所、个村(街、社区)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阵地覆盖全市各个角落,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该市还按照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有平台的目标要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确保该项工作有机构抓、有专人管,能持续推进。

“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上,靖西市按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和“组建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队伍”要求,在设置完善“15+N”支以机关党员干部为主的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外,积极鼓励各大民间协会、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还乡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社会组织和群众志愿者加入到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中来,有效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引导群众从“看客”变“主角”,不断提高群众自我服务意识。截至目前,该市志愿服务队伍达支,注册志愿者9.12万人,其中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的民间和群众志愿者队伍16支,志愿者队伍达多人。

百姓需要什么,

文明实践就做什么

“我们是新发展集团,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活动在全市铺开了,我们集团也想申请一名讲师过来给我们讲一讲。”“好的,我们尽快安排讲师过去。”该市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理论宣讲股高红霞接过电话,爽快地接下任务。

在禄峒镇农贡村,科技特派员覃连红正在为村里果农现场讲授脐橙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现在正值脐橙护理的关键阶段,这次培训来得太及时了”,参加现场培训的果农纷纷表示。“上周我们刚把群众需求反映上去,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服务送下来了,真是太好了!”农贡村村支书农盛宝对本次服务质量树起了大拇指。

技术培训到田间地角。靖西市科技局供图

文明实践中心的义诊服务实行每天8小时值班制。靖西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上这些画面,是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两年来,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坚持聚焦需求、聚焦实践、聚焦实效,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群众评单”模式,突出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全市重心工作和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创新开展志愿服务,为如期脱贫摘帽、建设幸福美丽新靖西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该市还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目标,围绕重大节庆节点设计志愿服务月主题方案,从孝老爱亲、环境卫生、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关爱未成年人、政策宣传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保障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开展。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0多场次。

来源:百色新闻网、广西学习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1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