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纲领: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

二、薪火相传:7月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周年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

三、古谊龟鉴:7月“《法华》义辩”论争与汉藏佛教交流。

四、圣地之光:8月中国佛教讲经研讨会暨交流会在山西五台山举行。

五、祇园龙象:9月中国佛学院纪念成立60周年。

六、一脉千秋:10月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在宁波举行。

七、祖德流芳:11月“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八、无诤之辩:11月反思“印顺长老大乘非佛说(是佛说)事件”论争。

九、滹沱津梁:12月“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十、雷龙擘渡:12月中国佛教友好代表团赴不丹访问交流。

年是中国佛教主体意识觉醒的重要一年,是“雷龙擘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周年系列活动举行;中国佛学院纪念成立60周年;“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回顾中国佛教这一年,披荆斩棘,化成硕果;新年伊始,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中国佛教十大要闻盘点回顾(来源:新华网)

一、时代纲领: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

年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15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宗教工作会议:“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他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准,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这一论述,把握了宗教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我国宗教工作的着力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宗教界与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牟钟鉴教授在首刊于《人民日报》的文章《我国宗教应坚持中国化方向》中称:“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对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其成果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并积淀为文化基因。比如,佛教在儒佛道三教会通中,出现以禅宗为代表的高度中国化的佛教,从此中国人对佛教不再有疏离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六祖坛经与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文章中指出:“两千年来,佛教的中国化正是佛教面对不同时代的中国文化和现实中的中国人,不断适应与创新的过程。深入观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与内在脉络,会发现中国佛教的传播、发展、演变、流布不仅是佛教自身生存发展、弘扬光大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更新嬗变、自我扬弃的需要,是中国人突破精神困境、寻求心灵解脱、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佛教中国化历程中所有的重要理论与重大实践成果,都是对中国文化和民族发展需要的圆融与契应,因此,佛教的中国化从来都不是一种被动的同化,而是主动的创造。”佛教“中国化”既是中国佛教主体性建构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也是国家、人民与时代的发展需求。

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周年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资料图)

二、薪火相传:7月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周年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

年7月5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周年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楼宇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心澄、纯一、宗性法师等参加了纪念大会启动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余位各界嘉宾参加了活动。纪念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全体会议、金陵刻经处新馆建设项目启动仪式、金陵刻经技艺展、佛教文化出版成果展、金陵刻经处与近现代佛教义学研讨会、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纪念杨仁山居士话剧《金陵刻经》首演式、江苏尼众佛学院揭牌庆典等活动。

六朝古都金陵,拥有2多年建城史和多年佛教文化发展史,既是中国古代江南地区佛教文化的最早传播地,也是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策源地。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创立了金陵刻经处,开启中国近现代佛教发展新阶段。金陵刻经处目前不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汉文木刻佛教经像版收藏中心,还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汉文雕版印刷佛经流通中心。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陵刻经处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保护基地。

一个半世纪前,杨仁山居士联合佛教界有识之士发起刻印《净土四经》,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成立,揭开了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序幕。金陵刻经处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策源地、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法宝流通中心、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教育与义学研究中心、是近现代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心。金陵刻经处不仅为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近现代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单位。一百五十年来,金陵刻经处在时代风云变幻中,伴随、见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潮,为中国佛教复兴发展、中华文化传承弘扬、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不仅要保护好凝聚前人深心宏愿的经版文物,传承源远流长的刻经技艺,发扬光大法宝流通事业,而且要继承弘扬金陵刻经处先贤大德的宝贵精神——爱国爱教、勇于担当的精神,不忘初心、勇猛精进的精神,以法为依、追求真理的精神,从中获得力量、汲取经验、提振心力,将今日的佛教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法华》义辩”论争与汉藏佛教交流(资料图)

三、古谊龟鉴:7月“《法华》义辩”论争与汉藏佛教交流

年6月底7月初,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在公开传讲《法华经》时,对汉传佛教所公认的鸠摩罗什大师译本《妙法莲华经》进行了结构上的直接改动和正文内容上的直接增加,但仍署名“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此版本不仅被付梓印刷,并通过网络及实体营销渠道大量外流,在佛教四众尤其是汉传佛教法师中引起巨大争议。

汉地四十多位法师陆续发表了百余篇、计余万字署名文章,从义理辨析、历史传承等各个角度针对事件发表了观点与主张。年7月8日,索达吉堪布通过新浪微博进行了道歉回应,表示“可以一字不动,按照鸠摩罗什的原版传讲”,“之前的版本不再流通”。而围绕该事件衍生出众多核心议题如“教权之辩”“显密之辩”“传承之辩”“汉藏弘扬之辩”等,甚至包括索达吉堪布对其他诸多汉传重要经典的改动等问题一直延续下来,相关讨论至今仍在继续,尚未结束。网络上将此次论战称为“索达吉堪布改经事件”,又被各方







































北京白癜风断根治疗的医院
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