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栋西藏基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亲
在西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稳定是这里工作的“第一要务”,中央给西藏工作定下的基调就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在西藏基层维稳的过程当中,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来拉萨实践的第3周,作为夺底乡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有幸与乡党委政府和乡派出所的领导同事一道,到夺底乡下辖的洛欧村、维巴村与桑伊社区,对基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于我而言,这也是一次特别的调研经历。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与乡里的同事们一路看,一路走访,也一路向他们了解相关的情况,对西藏基层社会治理的情况“以小见大”有了不少认识。“网格管理”这一方式最早起源于北京东城区。年北京东城区最先开展网格管理的实践,将市政道路等公共区域划分成个“万米网格”,维护市政设施安全。随后,东城的网格化经验又深化为“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网”的三网融合,并迅速在全国推广、被各地所采用。拉萨城关区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自年起开展,属于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这个创新就是“双联户”制度。亲身经历检查考核工作一共持续了两天,第一天的检查对象是洛欧和维巴两个村,第二天是桑伊社区。在两村和一社区,检查考核工作首先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相关台账展开。会议室内,密密麻麻的一本本卷宗摆在检查组的面前,这些,都是与网格工作相关的各类材料。网格工作要求建章立制,要求各个村居的相关工作都要有计划,有总结,每日工作有记录。此外,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涵盖了人口服务、户籍管理、安全排查、矛盾调解、特殊人员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服务管理、宗教活动管理、社会服务、环境卫生监督宣传、社情民意收集、校园安全管理等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各类的文字材料也可谓是“汗牛充栋”。在文字材料的充实性方面,各个村居基本上都能达到考核要求,只是在一些细节,如“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相关工作方案有所遗漏。检查组的领导同事十分注重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项目,将考核表上的各个指标与各个村居的实际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一一对照,并就发现的问题现场对村居工作人员提出了整改建议。图为笔者与检查组在夺底乡维巴村村委会翻阅网格工作台账检查完书面的材料,检查组一行按照网格的数量分为多组,对辖区内的群众、工厂企业学校等实体单位和租赁房屋以及联户代表进行随机的抽查走访,了解至少10名群众(其中不少于5名需为流动人口)对网格工作的知晓情况、对网格员工作的满意度,至少3家工厂企业、1所学校和1所租赁房屋的消防安全等情况,至少2名联户代表对网格员各项工作的评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实地的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才会接地气。拉萨一到中午就烈日炎炎,紫外线异常强烈,并不太适合在户外走来走去,但检查组的领导同事顾不得这些,在随机调查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本就一定要找到最精确的那个,对每个群体的抽样都做到“一是一,二是二”,直到把午饭的时间都错过去了。抽查过程中,检查组发现了一些地方存在外来人口没有办暂住证的问题,对此都一一记录在案,并督促社区工作人员及出租房房东尽快安排相关人员办理证件。图为笔者与检查组对桑伊社区网格辖区内的群众进行随机调查随机抽查结束后,检查组又回到村居的网格站,对网格、综治和警综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情况、民情日志上报情况及网格报平安、幸福家园平台上报情况进行一一查验,同时现场观摩网格工作人员的上机操作。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有些网格员对操作平台不是很熟练,或是有些网格基础数据如房屋的照片未能及时录入的情况,检查组的领导都一一指出、严厉批评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图为检查组工作人员在洛欧村现场观摩网格员上机操作尽管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在夺底,在城关区,在拉萨的基层已不仅仅是“生根发芽”,更是“枝繁叶茂”。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次的检查工作有很大的一部分也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这里的人民是拥护的、赞成的、高兴的、答应的。一些思考说完了经历,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前面提到,西藏的网格化工作,其创新之处在于“双联户”制度。什么是“双联户”呢?在官方的定义中,“双联户”的内容是,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共创平安、共建小康”的原则,以五(十)户村(居)民为基础单位组成一个联保单元,从党员、非党员致富带头人,热心公益事业的村(居)民群众中推选出“双联户”户长,负责联保单元内成员的分工和日常联络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均占、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促发展、共保稳定”的责任共同体。乍一看,“双联户”似乎有一点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保甲制”的意思,同样也是多少户组成一个单元,然后推选一户作为总的责任人,但仔细一琢磨并不是这样。一方面,“双联户”的意涵里,不仅仅是“联户平安”,更重要的是要“联户小康”,在社会治理和共同富裕上都结成了共同体,在实践之中,城关区的许多农村也通过“双联户”的“信用联保”以及“政府+公司+双联户”等模式,为群众创收致富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在今天这个平等、开放、包容、自由的时代,社会治理的良好效果不是靠强硬的管理就能实现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柔性的服务,只有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在“双联户”的工作中,有一大部分职责都是为群众提供服务,例如当地与腾讯公司联合开发了幸福家园平台,各个网格哪里存在安全隐患、民生问题、卫生死角、增收诉求等,“双联户”都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向上反馈,上级在处理问题后也会及时“回头看”。诚然,任何公共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此次调研发现的一些问题,从长远来看,似乎也会对这项事关基层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制约。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基层组织力量的匮乏问题。在西藏,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这里的各项建设事业,西藏每花元钱,就有90多元来自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在城关区,支持社会治理更是不遗余力,财政收入中的10.4%都投入于此。但是到了基层就会发现,财力有余,而人力不足。到了基层,特别是到了社区,就会发现,事情真的太多,人真的太少。“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在基层,特别是在社区,一个办公室往往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却要同时执行上级好几个单位下发的红头文件,而对下,一个网格员要同时管理和服务十几平方公里、数个单位小区、数百个临街商铺和数千名群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哪怕再有积极性、再想做好工作,上级的激励再足够诱人,面对繁重的工作,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也常常会力有未逮,“心有余而力不足”。基层组织力量的匮乏,进一步凸显出了“双联户”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城关区对于每个联户代表,政府每年会发放元补助,对于先进双联户,还会奖励元——元不等的奖金,并在双联户的家庭成员入党入团、公务员考试、高考、参军等方面有所照顾。虽然补助是有,奖励也有,但相对于他们的工作任务来说,却有些杯水车薪的感觉。每年先进双联户的评选,也是由村或社区、乡镇或街道办、城关区、拉萨市和自治区依次往上来进行的,村或社区级的先进双联户占所有双联户数量的20%,乡镇或办事处级的又占村或社区先进双联户数量的20%,其余更高级的先进双联户分别为下一级的30%。也就是说,在经济收益之外,能享受到公务员考试加分的,只占全部双联户的1.2%,能享受到高考加分的,只占全部双联户的0.%。以我此次参与检查的桑伊社区为例,作为夺底乡唯一一个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多、管理和服务难度很大,社区居民很多都缺乏担任联户代表的积极性,即使最后的联户代表数量满足了上级要求,其中也有不少是社区中各个自治区和地市的单位退休基地的老同志发挥余热来承担相关工作的。而一些人觉得先进双联户数量少、评不上,也就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桑伊社区每日报平安的数量最低的时候竟然还不到全部双联户数量的50%,这与网格工作要求的“日日报”还有很大差距,也说明了如何提高双联户工作的积极性依然任重而道远。结语如何更有力地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力量、如何更有效地调动群众参与双联户工作的积极性,显然还需要当地用更多的智慧、花更多的心思来解决。但是有句口号我觉得提的很响亮,那就是“户户都是情报站,人人都是信息员”。在当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也需要不断顺应形势,采取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的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手段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诉求。西藏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就迈出了这样的一步,将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将老百姓的积极性努力地调动起来,在看似相对落后的雪域高原结出了先进的果实。相信,通过当地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的努力,这个果实在未来还将会也一定会更加的丰硕。(作者系公共管理学院级博士生,西藏拉萨支队队长,现挂职任城关区夺底乡书记助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北京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7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关于2017年专项社
- 下一篇文章: 新时代新征程西藏五县区向全社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