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匕

你好,这里是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阝勹

随着高考报考季即将来临

未来的萌新们面临着选专业的难题

今天,带你走近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吧

学院介绍

学院概况

大连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

简称文管学院,现有管理学、文学、艺术学3个学科,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日语、艺术教育5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应用韩语4个专科专业,艺术教育是年新增本科专业。学院以管理学、文学为学科基础,不断跟进文化产业和创新型服务业发展需要,在国家“文化+”“互联网+”的产业升级背景下,不断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跨专业艺术教育与创新管理教育融合的“双导向”策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

学院目前共有在校生余名,有一支由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是一支学缘结构合理,高级职称和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的教师团队。来自国内文化创意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企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团队共同实施“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向大连市及东北亚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对日BPO行业、国际教育、跨境电商输送优秀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获批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日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获批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和OBE试点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获批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各专业共计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项,辽宁省“本科精品课程”1门;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改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论文10篇,出版专著10部,出版教材50余部。

人才培养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积极探索“素质技能全面发展、实践创新协调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多年来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育人,充分利用大连艺术学院多学科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合作,不断跟进现代商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动态,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学风建设上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深入细致开展思想与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坚持思想疏导与制度管理相结合、个别帮助与普遍教育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在思想政治建设、教育管理、学风建设、就业及学团活动开展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专业介绍

0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是大连艺术学院重点专业之一。自年作为辽宁省首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正式招生,始终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文化创新管理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确立了“一主、两融、三创”的专业特色。“一主”即以“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应用型文创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线;“两融”即采用管理学科与艺术学科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策略;“三创”即为新兴文化产业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创业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相关文化企业、影视传媒类企业从事品牌策划、项目策划、新媒体运营、艺人经纪等工作,也可以进行文化类企业自主创业。

教学特色

1、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学生实践能力受认可

本专业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以自有公司“尚艺菲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依托,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大型项目,实践能力突出,获得企业的认可和好评。如:承接了华龙盛世文化传媒公司的“世界旅游形象大使中国区辽宁赛区总决赛”运营全案策划、决赛赛事运作实施项目;承接了“华彩星联盟-我要上央视”大连地区选拔赛项目的策划运营;承接了大连海昌集团“小小旅行家”项目的策划运营;承接了“大连赏槐会-大学生音乐节”、年大连首届大学生草地音乐节、老虎滩音乐节等系列音乐节项目的策划运营。

在实践中,也形成很多自主品牌项目:注册商标“华彩艺星”助力大连的优秀少儿文艺作品登上央视舞台;注册商标“海就是嗨”大学生音乐节辐射大连20余所高校,融入大连国际槐花节、国际沙滩文化节,展现大学生的原创风采,成为大连的城市名片;注册商标“慢艺享”将文化艺术体验推广普及,收获许多粉丝。

2、着重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各类大赛喜获佳绩

本专业采取“双融合”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自年来以,有10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含国家级1项),获创新创业类6项大奖,其中“石缘阁”奇石文化营销策划,获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海就是嗨”大学生音乐节策划获得大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辽宁省银奖;“华彩艺星”我要上央视商业计划书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全国第四名)

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生进修学习视野广阔

本专业分别与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岭东科技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大学、法国亚眠大学签订了海外游学、海外短期研修学士班等多元化的合作项目,先后有5位优秀学生赴台湾、法国留学,顺利获得本专业学分认定和海外高校的研修证书。

创业就业

通过全面贯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文化创新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无论在自主创业还是就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届毕业生张金皓,现任尚意菲尔(大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海就是嗨大学生音乐节联合主理人;届学生张静创办了“意象怪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学生刘莹莹创办了“大连齐天阿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非遗传承、艺术品网络营销等方面业绩突出;届毕业生邓翰博,创办了大连天绎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被评为大连市市级创业产业孵化平台十佳创业青年,融创中国第七届中国文化资本大会辽宁青年代表。

就业的学生也成为了企业骨干或担任重要职位。届毕业生杨洋在内蒙古点亮传媒有限公司担任策划总监;毕业生李瑶瑶在杭州晓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新媒体运营,粉丝量超过百万人;毕业生徐童悦在辽宁省丹东市广播电视台担任节目策划编导;届毕业生任晓静,现任北京心向荣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宣传统筹,张琪娜现任董大力工作室负责艺人宣传工作等。

专业课程:管理学、文化经济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传播学、国际文化贸易、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企业运营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国际文化资本运营、客户关系管理、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纪人实务、文化特许经营、文化资源开发等。

特色课程:艺术网络营销、节事活动策划实务等。

02

艺术教育专业

我校是一所艺术综合性艺术高校,在师资、教学条件上具备培养艺术教育人才的优势。我校的艺术教育专业是跨教育学、艺术学两个学科,人才培养是有效利用学校艺术资源,集全校优势艺术类专业师资培养具备美育素质,掌握教育学、艺术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综合艺术素质和美术、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学科的专业能力。熟悉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能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校外培训学校等教育机构,从事综合艺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美学原理、艺术概论、基本乐理、几何素描、色彩写生、语音基础、合唱与指挥、舞蹈编创、戏剧教育课堂、合唱与指挥等。

特色课程:创意美术、戏剧片段实践、中小学观摩实践等。

03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年开设,是淘宝大学实训基地,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育合作专业,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年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新建本科院校同专业首位,年和年获批大连市跨境电商扶持资金项目。

电子商务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落脚点,根据行业变化和企业人才需求,实施“学业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学科比赛+行业实践”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以电子商务运营、移动营销和跨境电商运营为主要培养方向,促成“学业、职业、行业、就业、创业”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创新人才。

教学特色

1、校企合作授课

校企联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引进企业一线专业团队与校内教师联合授课,如《微电商运营》《UI设计基础》《APP运营策划》《跨境电商运营实务》。把课堂搬到企业中去。在课程实践环节融入新业态元素,到文化传媒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课内见学,了解电子商务前沿性的专业知识。

2、课堂内外专业技能训练

一是校内实训室电子商务模拟、跨境电商创业仿真和ERP沙盘模拟训练;二是将企业的网店营销推广、电商美工、新媒体运营等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如通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服务。1-与我校文创园中企业合作,策划了文创品牌莫慌酸辣粉全渠道营销活动,从莫慌营销策划、莫慌进校园、视觉设计、淘宝直播、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起到了实践育人效果。2-针对学校艺术品(创意饰品摆件、皮具、工艺品等),通过搭建自媒体平台—晒艺,创建“艺术品电商”的实践氛围,提升了学生市场分析、微店定位与运营、合作企业沟通等一系列电子商务规划和运营的专业技能。

3、订单式人才培养——真岗实践

本专业与强企业和区域内知名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截止目前,和5家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订单式人才培养,有效促进了就业,完成了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到电商职业人的初步转化。

4、大创和大赛

本专业通过全员参与专业竞赛的方式,实现“以赛代练”,让学生快速成长。近几年,本专业累计组织名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大赛,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奖22项,其中有两次大赛均斩获头等奖,如《“对话信仰”红色文化网络平台》荣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年)一等奖;《1e生辉电子商务工作室》荣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年)二等奖;《“莫慌”网红酸辣粉全渠道营销》荣获辽宁省本科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大赛(年)特等奖。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

创业就业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如北京、杭州、西安和大连等,从事美工、营销、运营和客服等岗位,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了企业核心员工,也有部分毕业生成功创业。

届毕业生刘爽,现任西藏创新双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主要以网络创业培训为主,截止到目前,共计培训余人,年收入余万元,遥遥优先于同行业的其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届毕业生衣馨宁,现为西安嘟嘟便利店法人,年收入余万;届毕业生黄旭,医院市场部主任;届毕业生苏凡,就职于大连开发区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新媒体运营岗位;届王琦就职于杭州萨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运营岗位;届毕业生张渊,现任温州乾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客服部经理;届毕业生王成宇就职于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映客流量生态-渠道生长岗位,施小松就职于辣苹果跨境电子商务(大连)有限公司跨境电商产品研发岗位,崔蒙就职于杭州萨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岗位。

专业课程: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营销实务、IT故障诊断、电子商务系统开发、net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经济学、多媒体技术。

特色课程:阿里巴巴网商培训等。

04

日语专业

日语专业年开设,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商务日语”课程被评为年度辽宁省本科精品课程,在年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新建本科院校同专业第二名。是校级OBE改革试点专业,年获批为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日语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年度校级教学团队。

1、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对日服务贸易人才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大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从事对日服务外包业务、商务日语翻译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学校“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通过“对日BPO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中日合资经贸公司等,输送能够从事对日服务外包业务、对日商务翻译、对日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与中软国际科技服务(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蓝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聚思鸿信息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达成“对日BPO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在企业真实岗位开展沉浸式实境教学,提升日语专业学生在对日BPO业务岗位上的实践能力。从第4学期开始,由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进行对日BPO岗位实践。实践的主要岗位有:对日财务BPO、数据处理员、信息分析员、信息校对等。其目的是通过企业顶岗项目实践,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对日语BPO人才的需求,掌握工作必需的日文办公软件操作技能,掌握对日BPO项目各类业务的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前适应岗位工作,缩短就业距离,目前为止已有5个订单班。

2、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日语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创造形式多样的赴日留学途径,培养国际化人才。目前已与日本创价大学、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等日本院校签订了国际化办学协议,开展了“2+2”留学、“赏樱会”短期游学等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到日本留学、深造,同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为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开通绿色通道。目前已输送10名“2+2”赴日留学生,9名学生赴日免费参加创价大学一年一度的“赏樱会”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们通过体验日本文化等活动开阔了国际视野,与日本学生和日本社会人士建立了友好关系。不少同学通过短期留学结识了日本大学的教授,获得了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机会。

日语专业的学习型社团——“池田思想读书会”,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日语学习、日语交流、邀请日本专家举行日本文化讲座等活动,并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外宾接待团队,承担接待日本访问团的任务,为来宾用日语解说校史馆、图书馆等,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年起,日语专业学生先后承担了日本民音协会、日本创价学会、日本创价大学、台湾各大学访问团、池田大作“与自然对话”摄影展访问团等个人或团体访问的大型接待、解说活动,学生在接待活动中的表现受到了日本友人的肯定和好评。

3、与艺术专业融合形成跨专业跨学科的日语播音人才培养

日语播音专业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较强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日语语言基础和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与日语应用相关行业等从事日语播音主持、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在教学中与戏剧影视与传媒学院联合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良好的日本语言文学基本知识,了解日本文化、社会风俗、礼仪等知识,掌握标准的日语语音,又具备良好的播音主持能力、节目制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日语播音与主持、日语采访与写作、日语播音与主持毕业作品创作等课程,把外语和播音技能全面结合,通过讲解和鉴赏各类主持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语播音与主持技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策划方案设计、现场实践等多样化的播音主持创作实践,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及新闻报道、节目制作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日语播音专业优秀毕业生有级毕业生康俊杰目前在芒果TV做节目编导,级于军舰就职于烟台烧窑人影视担任摄像、剪辑师工作,曾担任中软国际科技服务大连有限公司,日语影视服务总负责人。级杜瑞雪在广西电视台做编导,制作“老外爱广西、美在广西”节目,其中就有采访日本人。级王霄阳自己创业成立了“目匠工作室”,主要承揽大量国内外视频拍摄编辑工作,其中就有很多日方的订单。

教学特色

构建“日语+α”式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日语+α”式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强化日语综合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利用学校艺术类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厚实的人文素养、坚实的外语能力、掌握多学科领域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表演能力、配音能力、播音主持能力、新闻报道能力等,举办了“日剧表演大赛”、“日语配音大赛”、“涉外宣传策划大赛”、“日文时事新闻报道实训”、“日语采访报道实训”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同时,日语专业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日语+α”人才。设置了《日本簿记》课程,培养日语+簿记人才,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日本簿记三级考试,合格者由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发统一证书。日本簿记的三级过级率由级的80%左右提升到级的%。同时设置了《日本商务礼仪》、《BPO业务实践》等就业直通车课程,培养学生日企的商务知识和礼仪文化,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直接和大连地区日企的BPO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就业、升学

日语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有日企就职、出国深造及考研。毕业生主要服务大连区域经济建设,多在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培训机构、对日IT行业等领域就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影响力大。埃森哲、中软、日本软银等知名企业与我校长期合作,每到用人季节都会来校招聘毕业生。部分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考取了日本早稻田大学、东北大学、筑波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研究生。也有学生利用日语语言优势,考取了国内外大学的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届毕业生吕晨雪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法律专业,朱嘉晗考取了首都经贸大学的MBA,届毕业生黄俊婷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届毕业生张今朝考取了大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优秀毕业生有届毕业生于凌子,现任大连罗森便利店经营战略部主管;届毕业生金士博,现任SEMITEC(セミテック)株式会社品質保証本部品質保証課长,陈祺琪现任中软国际科技服务(大连)有限公司部门主管;届毕业生王熙月,现任大连爱丽斯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总务部主管,尹松山现任大连东软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员;届毕业生杨彤,现任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TCPCS部门主管。届毕业生贺树红,日本金泽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山东大学做博士后。

跨学科、跨专业优秀毕业生典型有届毕业生张柳获得东京文化服装学院的时尚品牌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是亚洲第一的时尚服装类院校,时尚品牌管理专业位居全球第二,她现在克罗心日本分公司综合部负责店铺运营和海外企划工作;届毕业生王喆也是毕业于东京文化服装学院,现在日本三和化学有限公司人化妆品经营策划;届毕业生程晓斐同学考取了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攻读服装设计专业。

专业课程:综合日语、高级日语、商务日语翻译、商务日语交际视听说、商务日语写作、商务日语能力测试、商务日语谈判、商务沟通日语、国际贸易实务、项目管理等。

特色课程:商务日语谈判、BPO业务实践、日本簿记等。

05

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依据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最前沿趋势,以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生活等理念为导引,全面培养学生对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能力,提升学生对节庆文化、康养休闲、研学旅游、婚庆度假等多维文化旅游领域整合创新能力。为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及文化旅游公司等服务类企业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年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于年和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项,年、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年本专业获批为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年被推选为校级OBE改革试点专业,同时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多次获奖。多年来本专业在不断发展中彰显出自己的特色。

教学特色

1、产教融合、动态调整,融入“专业+科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文化旅游产品策划能力

构建专业产、学、研交替,回归实践育人人才培养特色。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旅游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开发和讲授专业课程,形成对学生全面、全程、逐层、多样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教学中我们面对5G时代的到来,我们融合人工智能、高清视频、AR、VR等先进技术,为旅游企业的文化内涵的彰显、体验、传播和创新提供最时尚的设计方案。

2、协同创新、才艺结合,培养“才艺双馨”、“能力本位”现代旅游管理人才

利用艺术院校师资优势和潜质,将艺术实践项目等内容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有丰富的艺术潜质,打造特色艺术型旅游管理人才。比如课程设置中设计了形象塑造与形体课、语言表达能力课,选修课中引导学生学习学校艺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才艺特长,课堂上学生用不同形式汇报设计作品,彰显艺术型旅游人才特色。年旅游管理专业的张笛同学参加辽宁省大学生本科导游职业技能大赛获才艺一等奖;辽宁省旅游校企联盟旅游方案策划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辽宁省导游技能大赛多次获奖。

3、学科交叉、项目引领,强化“教、学、做、赛”的创新教学模式

以科研项目引领教学,以学科交叉的思想,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引用,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同时将全国省市各种专业大赛融入教学,形成了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年本专业学生田雪主持的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探路者自游自驾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被推荐为国家级项目。年、年本专业学生先后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二等奖。年11月级刘佳华等获全国高校精英挑战赛全国酒管理决赛二等奖。年11月级池亚楠、董嘉伟等参加全国文化品牌酒店创意大赛在全国决赛中获一等奖。年级学生在全国会奖旅游策划大赛中任欢、林雪等再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创业就业

教学中实施校企共建、文化育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协调统一。营造“企业文化渗透”的实践育人氛围,采用“订单式”的校外实践教育运行模式,就是本专业与相应的旅游企业签订人才培养的协议,对部分优秀学生的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学生在大二学期可以择优选聘到企业实践学习,在学生完成全部学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到协议企业进行就业。这种模式将企业、学校和学生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系到一起,达到了三方共赢的效果。

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本专业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本专业的旅游协会,不仅仅是一个社团,同时也是一个模拟的“旅游企业”。协会下设不同的部门和职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入学即入会,就是企业的一名“员工”。本协会结合行业需求,开展与我校艺术类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举办“最美大连——大连旅游十佳目的地”旅游摄影展,组织“现代艺术旅游”、“酒店圣诞晚会商演”等小型创业活动,提供创业锻炼实践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优秀毕业生有届毕业生任亚玲,现任山西省铜川市照金景区营销总监;届毕业生张鑫,现任东北国际旅行社出境领队;届毕业生冯思慧,现任大连凯宾斯基酒店行政主管;届毕业生刘旭桐,被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录用,刘佳华现在东北国际旅行社任导游,张笛厦门大学读研。届毕业生王予婷、袁子茵现在东北国际旅行社任职;卜令艳、张慧蕴、关雯月等在大连凯宾斯基酒店任职;王媚婕、王雪、王悦、刘君鑫等任职于大连君悦酒店;吴小奇、李倩茹、周金垚等任职于大连世纪天鹅国际旅行社等等。

同时,本专业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在本专业领域就业学生遍布于全国各地,在行业人才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本专业人才的品牌内涵,彰显“品牌”效应,学生受到企业的欢迎,在社会赢得了良好口碑。

专业课程:现代旅游导论、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现代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行社计调与外联实务、前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店服务英语、形体训练与形象塑造、口语表达与实用口才、对客服务艺术等。

特色课程:旅游摄影、饭店装饰与布置等。

“青春有你直播为你”追梦大艺在等你

年7月26日19:30

大连艺术学院报考资讯大直播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专场期待您的莅临

文化艺道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1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