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9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图为日喀则街头卖“朋必”的小摊。摄影:扎顿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对于“吃货”来说,提到一个地方,脑子里首先蹦出的便是当地的特色小吃,而且一听名字就能想起它的产地,例如陕西的肉夹馍、兰州的牛肉拉面、内蒙古的牛肉干、山东的杂粮大煎饼……西藏有一种物美价廉小吃的制作技艺在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就是日喀则的“朋必”。

  在西藏,有些人为了传承一门制作技艺,保持它正宗的味道,历经千辛万苦,不惜增加成本去千里之外寻觅最传统材料;还有些人为了磨出最正宗的糌粑,24小时睡在布满糌粑粉的磨坊里,直到装青稞的缸里没有了青稞……虽然他们不一定是非遗传承人,但他们深知保护非遗的意义所在。

  “朋必”这种藏式小吃,过去译为“朋比”,有点像内地的凉粉,吃过的人都大呼过瘾。现在有人从藏语译音转写,望文生义地说是“朋友来了必须吃”,虽然有点让知情人无奈,却也道尽了它作为美食的诱惑力。

  “朋必”的制作原料很简单,豆汁是从做粉丝的汁液中提炼出来的。做粉丝时,先把豆子碾成沫,沉淀后把最上面的一层汁液倒掉或喂牲口,沉淀在底层的是做粉丝的淀粉,而中间较稠的一层汁液是做“朋必”的原料。当地人把这一层汁液充分利用起来,熬出了独一无二的日喀则小吃。其做法是将豆汁熬成糊状,冷却后即可成型,但因内加佐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加藏葱的,有加咖喱的,有加青油的,最讲究的要加一些肉末。

图为日喀则的“朋必”。图片来源:西藏商报   

  在西藏街边,如果你稍微留心,就常看到一些背着一口铝锅的人,锅里装的就是“朋必”。为了生计,他们背着美食行走在西藏的大街小巷,偶尔停下脚步,不多时,便引来一大群人。无论对于欣赏景致的远处游客,还是行路匆匆的本地居民,一碗热乎乎金黄诱人的新鲜“朋必”,不但可以解决饥饿,还能满足肚里的馋虫。

  一道饱含西藏朋友好客热情的古朴美食,吃法也极其简单。以手掌作碗,以手指作筷子。在日喀则的街上,打扮得花技招展的姑娘们手掌上放着“朋必”,上面洒着辣椒汁边走边吃,一点也不觉得有失雅观。

  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被分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色传统美食再次引起人们的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ly/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