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其土质呈灰白色而作寺名。该寺平面呈方形,总面积约平方米。四周有灰土版筑而成的高大寺墙,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米。寺墙以红、白、灰三色条纹为饰,分别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

  萨迦寺位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以南公里的萨迦县境内,是每个到日喀则旅行者的必去之地。它不仅藏有最多的藏传佛教经书,而且还是13世纪统治西藏的地方政权萨迦王朝的权力中心。

  13世纪,元朝政府派遣了大量的内地能工巧匠去修建萨迦寺,因此,现在的萨迦寺同时蕴含了西藏、蒙古和汉族的建筑元素,是三种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幸存的南寺

  萨迦寺原来分为北寺和南寺,建造于年的北寺大概是南寺面积的8倍。但现在所称的“萨迦寺”专指占地逾14,平方米、建造于13世纪的萨迦南寺,因为北寺在10年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被损坏殆尽。在这10年浩劫中,全国大部分的历史遗迹、工艺品和名胜古迹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南寺能如此完整的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三大文物维修工程”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尼玛次仁告诉记者有两个原因。“文革中,在北寺被推倒后,南寺被作为反面教材保留下来,当时的官员想通过它让后人看到过去的寺庙有多奢侈,是如何榨取老百姓的血汗的,”尼玛组长说。同时,他也指出,南寺也被用来作为当时政府的办公场所,因为那时办公条件很差,把这个寺院改造一下就可以用来办公了。

  “文革的时候,萨迦寺被当作一个反动场所,而现在,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文物遗产中的无价之宝,这个转变太令人激动了,”尼玛说。

  

在年改革开放后,萨迦寺于年重新开放,接待游客和朝佛者。从那时起,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历史文物古迹的修复投入资金和人力。

  尼玛次仁说,对萨迦寺进行考古的时候,在北寺的废墟下发现了一千多件文物,但是珍贵的寥寥无几。后来他们发现,文革期间,为了避免遭到损坏,当地群众和寺内的高僧对寺内的文物和经书进行了转移,有很多存放在老百姓家里。当得知文革结束,萨迦寺重新开寺的消息后,老百姓陆续把经书和一些珍贵文物又返还给寺里。

  “当地百姓和高僧们对保护萨迦寺浩瀚而又珍贵的历史文物做出了重大贡献,”尼玛次仁说。正是由于他们的精心保护,萨迦寺目前拥有最多的藏传佛教经文,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敦煌”。









































白癜风发病机理
白癜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ny/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