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宗教主要由藏传佛教、苯教、民间宗教3种类别构成,另外,还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寺庙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苯教寺庙约88座,僧人多,活佛93人,信教大众13万以上;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众约多人;天主教堂1座,教民多人。

从地理分布看,它们在西藏不同地区、不同局部的社会影响程度不一,民间宗教的存在乃至被许多人所忽视。从宗教分类学的角度看,藏传佛教、苯教和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属于神学宗教,而民间宗教则缺少系统理论、没有专门活动场所及职业宗教者团体。从相互关系来看,藏传佛教和苯教长期以来既相互排挤、针锋相对,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致使了“佛中有苯”、“苯中有佛”的局面,对藏传佛教的构成和苯教本身的发展走向都产生了深入影响,同时它们又都吸取了民间宗教的许多内容(例如某些神灵崇拜)。西藏的伊斯兰教和天主教虽然信众范围相对较小,影响范围仅限于局部地区,但总体上与居强势地位的藏传佛教及苯教相处和谐。在多种神学宗教的包围中,民间宗教至今仍然在西藏民间特别是边远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

藏传佛教

佛教是公元7世纪从中国中原地区和印度和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地区的。为了本身的生存发展,佛教传入西藏后,吸收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及民间宗教的大量内容和情势,并遭到周边地区多种文化成份的影响,逐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构成了浩繁的藏文经籍、丰富的教理、教义,完全的寺庙组织结构,严格的学经制度和修习次第,和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等,成为佛教传播体系中与汉语系佛教(汉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佛教)有所区分的一个完全支系,故而被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传佛教在发展中曾构成了众多流派及支派,其中有的派别在西藏的传统社会文化领域乃至中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目前,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和格鲁派(俗称黄教)等教派。其中格鲁派构成的历史虽短,却已成为藏传佛教各派别中居主流地位的1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格鲁派最大的两个转世活佛系统。很多人认为,苯教吸收了佛教大量情势和内容,因而已佛教化,也应被视为藏传佛教的1支。

藏传佛教主要在中国的西藏和青甘川滇藏区和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聚居地区传播,在汉、纳西、珞巴、普米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信众。藏传佛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前后传入不丹、尼泊尔、蒙古等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地区,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又传入欧美等地。

藏传佛教盛行时,要求每一个多子女家庭都要有人出家。16世纪以后,西藏僧尼最多时曾占到藏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有僧尼10余万,占藏族人口的十分之一强。年实行民主改革进程中,西藏各寺庙也进行了民主改革,从此,西藏民众有了当或不当僧尼的自由,僧尼也有了还俗的自由。

附: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在构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名目的教派及其分支。诸教派为了保护既得政教利益,巩固统治地位,纷纭建立各自的传承系统,以利于本身发展和种种特权的沿袭相承,这些是活佛转世制度构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开活佛转世先例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1支——噶玛噶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年)临终前口传遗言,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他的教法继承人。这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例。都松钦巴的“转世化身”叫噶玛拔希,他后来被元代的前身——蒙古汗国的大汗蒙哥授与金边黑色的僧帽和大量的财产,将噶玛噶举教派团体的权势发展到能与萨迦派相对抗的地位。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觅1小孩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尔后,藏传佛教各教派纷纭效仿,转世灵童寻访程序也逐步繁缛。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年。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类活佛转世的制度成为西藏统治阶层争权夺利的手段,为杜绝大活佛传袭引发流弊及政治隐患,年,清代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以法规情势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并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寄存于拉萨大昭寺;另一个用于确认蒙古族地区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寄存于北京雍和宫。

国家尊重活佛转世这一藏传佛教的信仰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年,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了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继任;年,西藏自治区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和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

西藏民主改革后,经过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继任的活佛共30多人。

苯教

西藏本土的古老宗教。约于公元前5世纪,由古象雄王子辛饶米沃且在象雄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创建。其最初的活动中心在今西藏阿里噶尔县门士区一带,初期主要仅限于一些祈福消灾、祓邪祛祟的原始仪式。约纪元前后,苯教东传雅鲁藏布江流域,逐步成为在西藏高原居主导地位的宗教权势。

苯教与藏传佛教有过长时间剧烈的斗争,为了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直接或变相吸收了大量藏传佛教的内容和情势。很多人认为苯教已成为藏传佛教的1支,但宗教界许多人士则不以为然。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现有88座苯教寺庙,其中昌都地区55座、那曲地区23座、日喀则地区6座、林芝地区2座、拉萨和阿里各有1座。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西藏已有多年的历史。拉萨市现有回族居民多人,其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其他民族或外籍的穆斯林,无论是旅居还是定居拉萨的穆斯林,都能够依照自己的信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

如今,世居拉萨的穆斯林的语言已藏语化,服装已藏族化,他们在保持自己宗教信心和生活风俗的同时,与当地的藏族僧俗也相处得和谐友好。平常交际语言多为藏语或汉语,做礼拜时,先用阿拉伯语诵经,然后再用藏语诵经。

目前在拉萨市有清真寺4座,其中河坝林清真寺是最著名的1座,它位于大昭寺东南的八廓南街,始建于年,最初建筑面积只有多平方米,年进行过维修和扩建,年被武装叛乱份子纵火烧毁,次年集资重建。

天主教

西藏目前唯一的天主教堂,坐落在与川滇交界处的芒康县上盐井村。年天主教首次传入盐井,前后有17人任盐井天主教堂的神父或传教士。这里以藏族为主,也有少许的纳西族,80%的人信奉天主教,当地信徒有多人,外地有多人,合计有教民多人,祈祷经文为藏译本。当地教徒仍像其他藏民一样把藏历新年视作新年的开始,但也把圣诞节当作1大节日。圣诞节既无圣诞树,也无圣诞老人,集会时神父主持弥撒,讲经布道,所有教民和被约请者都在教堂的大院子里用餐,最后是跳藏族传统的锅庄舞、弦子舞。附近藏传佛教刚达寺在每一年的“跳神节”时,也约请神父及其教民观赏藏传佛教的“跳神舞”。

内容转载自









































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wh/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