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间传统运动——赛马

导读:赛马是古往今来藏族最持久、最普遍的群众性活动,每逢节日、集会都有赛马助兴。骏马飞驰,一队队骁勇强健的骑手激烈角逐,斗勇斗智,现场氛围激烈紧张而又热闹非凡,藏族人们勇敢豪迈的民族风情在赛马中显露无疑。

在西藏,赛马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藏族先民大都过着游牧生活,而马则是人们交往、生产、战争中的重要工具,生活和环境要求人们必须精于骑马之术,从小就受到训练,随之产生了赛马运动。

西藏西代藏族部落主要举行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格萨尔王式”赛马。在七点五公里左右复杂的赛道上,布满河塘沟壑,陡坡和弯路,参赛选手和马匹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出众的耐力和灵活性,演出一幕幕涉险绝技,方可登上高高的山顶终点。

  西藏的寺庙壁画中,大都有对赛马的描绘,如:桑耶寺壁画中的赛马,绘有19匹骏马,在骑手里的鞭策下,奔腾向前,给人以紧张激烈之感。布达拉宫内的壁画上也有赛马图,众多的骏马争先恐后,整个画面栩栩如生。按藏族传统,在喜庆的节日、集会上都要举行赛马,以助雅兴。

  西藏的赛马与藏民族的信仰民俗有着直接的关联。藏民族的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一种习俗,它与藏民族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以藏传佛教为载体的文化内容,已成为藏民族主体文化的构成部分。在西藏民间,沿袭至今的达玛节、望果节、萨嘎达瓦节等信仰祭祀活动,赛马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每年的藏历四月,为了祭祀帕巴桑布,后藏的江孜,藏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达玛节”。达玛节主要内容是跑马射箭。达玛节一般为期三天,第一天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并做赛前准备;第二天赛马;第三天赛箭。比赛结束后人们可在近郊林卡欢宴几日。

在西藏民间的“望果节”男女老少身着新装,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歌绕田边地头转圈。这天,人们举行赛马、马术、跑马、射箭、跑马射击等竟技,广大农牧民群众踊跃参加,给即将丰收的大地增添了无限欢乐、热闹、祥和的气氛。望果节上的赛马,是勇敢的标志,是吉祥的象征,祈祷天神降临人间,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爱马是牧民的天性,在他们眼里“马虽然长着畜牲的毛皮,却具有神的灵气和感情”。赛马更是西藏人民生活中娱乐的主要内容。所以藏族一年之中的赛马活动不计其数,凡是大型的的节日都有赛马。

  赛马首先要给骏马精心打扮、除给马备上精美的鞍鞘、笼头外,还要给马额插彩花。脖披彩绸,尾巴边扎梳成辫形。有些地方则骑着光背马参赛,增加比赛的难度。参赛的骑手也要精心打扮,穿上华美的彩衣或紧身服,戴上红缨帽或大头帽或金花帽,背起叉子枪,显得格外俊俏潇洒。

  在西藏赛马的形式种类不一。以距离来说一般从10里到几十里,也有为10里以下的中程赛或一二里的短程赛。以马来说,有骏马赛、马驹赛、母马赛;以骑手来说,有成人赛、孩子赛、姑娘赛等。也有无骑手的骏马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有时也评判骏马的身架走法。有的还比赛骏马和骑于的衣饰。还有表现高超骑术和技巧性的马上运动如马上拾哈达,马上敬青稞酒,马上斩劈或拨旗杆。马上形体表演,马上射击、射箭等项目。

西藏民间的赛马尤以那曲为最盛行,最隆重。每年的8月均要举办那曲草原赛马会,赛马会期间,羌塘草原片片芳草茵茵如绿绸毯的草坡上,一座座五彩缤纷的帐篷,徜徉着一群群猛浪般的骏马或彩云舒卷似的牛羊,呈现出“千马连翩去无形,万壑惊蹄鼓乐高”的景象。那曲草原赛马会,这是个瀑布般飞流,车轮般旋转的彩色的梦,一次草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大博览,一次草原风情民俗的自然汇集,初来西藏高原的人,往往就这样开始介入、了解和熟悉草原。

在极广阔的藏北草原牧区,赛马会是比藏历年更热闹的民间节日,唯一的全部族集会的机会。它在牧人心目中的地位,它所引发的向往之情,自然就超越一切。第一名有大奖,最后一名也有奖--一串马粪挂在马脖子上,戏称为“捡马粪”的。牧民们把赛马的事情看得非常重要,早早就着手准备草原上各个乡的牧民们带着帐篷,穿着艳丽民族服装,佩带着各式玲珑精致的饰品,从远近汇集那曲镇的赛马会。草原上短时间内就出现一座帐篷城,帐篷城中,时有人们的欢笑,时有牧民围成一圈跳果谐,加之藏北物资交流会也同时举行,更使八月的草原呈现一派繁荣祥和的节日景象。(来源于《西藏民俗》)









































白癜风危害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xw/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