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苏靓

白鹡鸰[jīlíng]Motacillaalba

英文名:Whitewagtail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鹡鸰科(Motacillidae)

属:鹡鸰属(Motacilla)

体长:16.5~18厘米

繁殖季节:4月~8月

年IUCN濒危等级:LC

年国家重点保护等级:无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LC

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位置:鸟类展厅分类区雀形目

白鹡鸰属于一类非常纤细灵巧的鸟类,即雀形目的鹡鸰科。这一科的鸟类大部分和白鹡鸰一样有着苗条的身形,尖锐的喙和细长的尾巴,特征可以说是相当明显。鹡鸰科下大约有八个属(根据不同的分类学者而略有变化),除了一些个例外,能依据外形较为笼统地分为鹡鸰类和鹨(liù)类。它们之间体型差异不是特别大,但体色大部分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鹡鸰一般黑白(黑黄)分明,而鹨大多数偏棕色,带有深色的斑纹。

体色鲜明的灰鹡鸰(雄性繁殖羽)摄影:苏靓

体色斑驳的树鹨摄影:徐强

白鹡鸰可以算是国内鹡鸰属家族中亚种多样性最高的一个物种了,也是国内分布的鹡鸰中唯一一种仅由黑白灰三色构成的物种。不同亚种之间虽然有差别,但白色的肚子和白色的脸蛋、黑色的后脑和黑灰色为主的的尾、翅是它们的共同点。

拍摄于丹东的白鹡鸰摄影:王玉婧

颜值靠得住,哪里都混得开。白鹡鸰的日常生活不怎么挑地儿,可见于各种各样的水生环境,包括海岸线区域,水流缓和的河流、溪流、湖泊边缘。干燥点的地方它们也吃得开,而且白鹡鸰胆儿很大,城市乡村的草地、农田、公园和花园都是它们觅食的好地点。但白鹡鸰并不能算是林鸟,森林中几乎见不到它们小小的身影。

冬天在收割完的芦苇丛旁觅食的白鹡鸰摄影:孙淼

在公园草地上溜达的白鹡鸰摄影:苏靓

白鹡鸰的飞行方式十分特殊,经常在飞行过程中忽悠悠地下坠一小段距离,然后又立马若无其事地攀升上去,捕食时还会呈直线坠落的方式向地面俯冲。当它们在地面上活动时,鹡鸰科独特的点尾动作也十分利于远处的辨认,这种点尾的动作也是它们英文名wagtail的来源,有研究认为这种点尾动作与觅食和警戒有关。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来到小溪旁的草地上,沉迷于野花的芬芳和流水的叮咚,突然小腿上一阵奇痒,原来是蚊虫拿你开了荤,一瞬间你再也不想在草地上多待一分钟。你的地狱正是白鹡鸰的天堂——这些蚊、虻、蝇、蜂是它们填饱肚子的绝佳美餐。

白鹡鸰几乎是纯粹的肉食主义者,而且还是真正见多识广的美食家。它们的蛋白质来源广泛,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是适口的零嘴儿,土壤里的蚯蚓、动物尸体上的蛆虫、海滩泥地里的小型甲壳类动物、蜗牛、蜘蛛、白蚁、蚂蚁、甲虫……凡是能入口的小肉肉都不会放过,昆虫界的天空霸主蜻蜓都是它们的盘中餐。有的白鹡鸰不仅热爱刺身,也爱腊味,河滩上晒干的小鱼干都能拿来填饱肚子,城市人生活中产生的残羹剩饭也是一道小菜。

白鹡鸰取食水生幼虫和成虫等作者BertOoms

引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xw/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