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卓沃龙寺,也有叫“卓龙寺”“洛卓龙寺”“卓窝隆”等,位于山南地区洛扎县色乡,是由西藏马尔巴大译师创建,是噶举传承的第1间寺庙,至今有近千年历史。噶举的噶是“佛说”的意思,举是“传承”的意思,意思就是靠师傅或上级用语言来说法、讲经传承并发展本教经论、律法和教义的派别。

马尔巴大译师是西藏佛法后弘时期的一代教主,翻译、校正了大量佛教梵文经藏,被誉为“古代西藏七大译师之一”。玛尔巴大译师于公元年诞生于洛扎秋切(今西藏南部羊卓雍湖之南)的卓龙村,由于其从小聪慧异常,十三岁前在卓弥大师跟前学了一段时间梵语和佛法。之后听闻了印度那洛巴大师的成就,升起强烈信心,于是从十三岁到五十二岁,历经无尽苦难与生命的危难,三次往返印度、四次往返尼泊尔求法,学法历时四十年之久而获得无上成就,成为西藏佛法后弘时期的一代教主。

马尔巴第一次返藏时,在自己的家乡洛扎建立了洛卓沃龙寺,洛卓沃龙寺在中国和不丹交界的洛扎县,藏在深山无人识,在文革时期被毁坏,近几年得到信徒有限的保护与修缮。规模和拉萨的色拉寺差不多,很有特色,里面有带发修行的米拉日巴佛。还有各种非常有特色的塑像,还有双修的,兽首人身的塑像。

洛卓沃龙寺主要分为白殿、红殿、玛尔巴宝塔、那洛桑普闭关中心、-台、顺缘田、半山闭关中心等部分。其中在寺庙脚下山坡上的一块平地被经蟠绕着,堆着石头的地方就是顺缘田,顺缘田就是米勒热巴和玛尔巴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交通攻略:由色乡前往,目前没有公共交通可以直接到达,只能自驾或做跟团。用时参考:1-3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s/1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