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朴的表达比写作技巧更重要——飞天十年文学奖获得者何延华与她的作品集飞天十年文学奖获得者:何延华何延华短篇小说:《嘉禾的夏天》

《嘉禾的夏天》是何延华获得第二届《飞天》十年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少年嘉禾把小母羊银银视若珍宝,为了搭救好朋友大林病重的爷爷,两个小伙伴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令人心酸的是,嘉禾美好的愿望在夏天像泡影一样幻灭了:银银最终被剥了皮,爷爷也病死了。《小说选刊》编辑评价:这是一篇因善良而纯粹,因纯粹而高贵,因高贵而美丽的小说。

在何延华的笔下,孩子的天真友爱,放羊老汉的艰辛执着,恋爱男女的羞涩炙热,这些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场景都以流畅、明丽的情节自然地流淌出来。何延华说,故事就是故事,有着朴素的情感,纯朴的表达比写作技巧更加重要。

从家乡出发的写作之路

何延华是出生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的“80后”藏族女作家,文学博士,目前在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家乡一直是何延华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广袤丰饶的山川田野里,散落着一座座她熟悉的村庄。她眼中的家乡文化丰富而独特,情真意切“花儿”,妙趣横生的“宴席曲”,历史悠久的“秧歌”,古朴喜庆的“财宝神”说唱艺术,想象瑰奇的民间艺术;她脚下的家乡碧草如茵,牛羊成群,绿树葱茏,景色如画,她心里的乡亲朴素温暖,友爱团结,相互扶持着渡过人生的一个个难关,迎来人生的一个个春天。这些真善美都被何延华写进了小说,在物质文化喧嚣的今天,这些作品带给人们的是光明、希望、温暖和爱。

何延华从小就喜欢写作。小学三年级写的日记已经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诵读;初中的时候,对写好的作文,她开始有意识的润色加工,参加了当时学校的春蕾文学社,成为学校里的小记者;高中,她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单纯的作文已经不能满足写作需求,在临夏州的中学她开始了小说的写作;三年后,何延华考入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这所草原上的学校给了她更多创作的灵感,她进入了学校绿苑文学社,成为一名编辑,同时在《飞天》杂志上发表了小说处女作《昨夜之灯》。

年,怀着对文学的热爱,何延华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偶然一次回家,在乡间的小路上,她看到一群放羊的小孩,这熟悉的场景让她想起了自己逝去的宝贵童年,草原、羊群、蓝天、白云,那么亲切美好。于是就有了《嘉禾的夏天》的开头:“夏天的一个黄昏,小男孩嘉禾赶着羊群从山坡上下来。羊的肚子都鼓鼓的,走起来像一支行军的队伍,铿锵有力;小男孩嘉禾像一位将军,昂首挺胸,鞭子甩得脆响。”不过几天,这部短篇就完成了,孩子的纯真与美好打动了读者,好评如潮。年,何延华来到兰州大学文学院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这期间,她又创作了几部中篇小说。

年,何延华的中短篇小说集《嘉禾的夏天》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你不难想象到在那片青草坡旁的秀美村庄就是作者的家乡。她说,写作之路从家乡开始,但希望这条路能走的更宽、更广阔。

除了表达真善美还想写出农村的现状

在小说《证据》里,何延华以自己多年细心地观察写了积石山下放羊老汉乔真的故事。杏花屯的老汉们都爱抽黄烟,他们会用自己手工制作的精巧烟锅抽,也会用帽窝里衬着的旧报纸卷起烟末儿美美的吸上一口,这对过惯苦日子的老汉们来说,是晚年无限的乐趣,除此之外,放羊就是他们起早贪黑要忙的活。乔真老汉就是这样的一个主人公,他照顾羊就像疼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夏天他给羊群洗澡,冬天他给怀孕的母羊和小羊羔披上毛毡;他和羊儿最早到达草场,最晚回家;他的羊儿最听话,最团结,最漂亮,也最优雅。可是四十九只羊都被偷了,乔真老汉失望又振作,在集市上,面对找寻多日的羊群,面对等待证据的警察,他和自己的羊儿上演了一出只属于他们的默契舞台剧,精彩绝伦,令人叹服,最终羊群失而复得。

何延华说,家乡放羊的主要是小孩和老人,生活的艰辛在这其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透视真实的农村,也是她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乔真老汉给出的证据并不是法律上的依据,而是艺术的证据。写作时,我就想艺术化地展现放羊的过程。”何延华说,艺术化地展现会让乔真的生活看起来更加苦难,这也是她的立意。

在何延华的作品里,主题都是在弘扬真善美,但农村的生活现状却力透纸背。《烈焰与往事》由村子里集市上一处裁缝铺里发生的爱恨情仇反映出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乔庄新年记事》讲述村子里麦场上人们不断热议着的话题,这些故事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农村的逐渐败落发生变化,人们面对陌生环境的无所适从和女性的不幸;《酸卓玛与甜扎西》就像一部爱情电影,男女之间初恋般的美好感情就这样自然铺陈开来;《立春》写了大人世界的复杂和勾心斗角,还有少年营救小狼失去生命的震撼……

何延华将大量的民族谚语、歌谣写进小说,这与她力求让小说更具民间性、民族化分不开。她的老师程金城教授这样说:“何延华的小说题材看似简单,但内涵和叙事技巧绝对不简单,艺术表现力绵里藏针,不可小觑。她描写的人与事似乎是小的,陈旧的,但表达的精神却是现代的、新颖的。”

故事的影子就在生活中

经常,何延华看到一个场景,听到一句话,就在脑海里想到一个故事。和其他的写作者不太一样的是,她从不列提纲,也从不熬夜,都是在白天跟着自己的感觉写,按她的话说,自己有点懒惰,也比较随性,在想好一个故事后,并不是很着急的一下子就想写出来,而是有时间就写一点,随遇而安。

现在,何延华在学校教授的课程是《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除了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她会有意识地给同学们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也会布置如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题材。她发现,在这所理工科学校里,爱好写作的同学其实并不少。

采访中的何延华语调平缓,将她多年的写作路娓娓道来,像极了她的作品:安静、淳朴、丰盈、炙热,雅俗共赏。

何延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全国第七次青年作家创作会甘肃省青年代表作家之一,鲁迅文学院第十期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班学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藏族当代文学的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业余从事小说创作。参编兰州大学少数民族研究院十二?五重大规划项目《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任《藏族民间口传文化汇典?文学卷》副主编,在《社会科学家》《西藏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上发表CSSCI论文数篇,在国家级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并多次被《小说选刊》转载、入选多种国家级年度选本。出版个人中短篇小说集《嘉禾的夏天》。荣获甘肃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一等奖、甘肃省临夏州第一届花儿文学艺术奖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东丽杯”全国梁斌小说奖中篇小说优秀奖、第二届“飞天十年文学奖”等奖项。

记者:朱莉萍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报

排版:杨君霞

赞赏

长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s/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