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邱建中,现任三明军分区明溪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干事。年,我从远在天边的西藏转改到近在咫尺的家门口明溪人武部。此时此刻,我想以“从西藏回到老家,我心中充满无限感恩”为题,激励自己担当作为,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进发。

我汇报的第一点体会是:知恩思源。

有道是,知恩图报。“知恩”是“图报”的前提,不知恩何谈“图报”?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用酱油冲开水当汤喝的画面至今还常常浮在眼前,正是因为党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让我有幸考上了军校,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党的培养下,我由学员成长为干部,由排长成长为参谋,再由参谋转改为文职干事。在军校这个大熔炉里,我锤炼了意志品质;在军营这所大学校里,我学会了做人做事;在部队这个大舞台上,我实现了人生价值。从军十年,部队给我立了两次三等功,一次优秀学员,一次嘉奖,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组织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与光环,使我倍受鼓舞。

年,我毕业分配到西藏,年,在部队执行任务期间,父亲生病做手术,由于工作需要,作为独生子的我等到父亲做完手术过了两天才赶到病床前,看着父亲那憔悴的面庞、那斑白的鬓角和那瘦弱的身躯,做为男人的我眼泪哗地一下流了下来,泪水中饱含的,是对家人的亏欠。我赶上了好时候,当年年底就有了转改文职的政策,为了弥补对家人的亏欠,我向组织提出了转改申请,是组织上的关心,让我有幸转改,让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继续服务于国防事业,转改回来后,我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明年我们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我感到很知足、很幸福,一想到组织这浓浓的恩情,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

我汇报的第二点体会是:感恩思进。

只要时常想一想“自己为部队做出多大贡献,有没有辜负组织的培养?”就能找到上进的目标。从雪域高原到内陆山区,从作战部队到国动系统,从对印一线到对台前沿,从参谋岗位到干事岗位,来到人武部后,工作环境、任务职能、作战对手、岗位性质都变了,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我告诉自己,要想快速适应新的岗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于是我积极向书本学、向文件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不懂就问,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去年一整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办公室加班加点、学习提升,“5+2”、“白+黑”,我给自己定的最低目标是“不过十点不下班,周末也要常加班”。部里有的职工经常和我开玩笑说:“天天就知道加班,还不赶紧谈恋爱去”,我也半开玩笑地回答他“谈恋爱哪有工作和学习重要”。

以前单位的战友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也说,“你都转改文职了,怎么还天天加班,有必要吗?”虽然党龄不长,但党性告诉我,“有必要!”转改文职决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有基础打好了,本领学够了,才能在遂行多样化任务过程中游刃有余。由于肯吃苦,我很快掌握了工作套路,并且善于在总结凝练的基础上创新提高,受到部领导多次点名表扬。每每听到部领导在他人面前说“建中同志进入情况很快!”的时候,我更加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我汇报的第三点体会是:报恩思责。

我深知,组织把我调整回来,不是让我回来享受生活的,而是需要我在国防动员岗位上干出一番新事业来。我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条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去年,部里只有我一名文职人员,我军事政工一起干,先后担任党小组组长、党支部副书记、应急连连长、政治工作科负责人。我有幸参加了军分区红色资源挖掘小组,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编撰形成了《三明红色资源读本》,正是靠着以前在西藏养成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求细求实的品质,我一遍又一遍地校对、修订,确保了读本零错漏,同时为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奠定了基础。

征兵宣传上,为了提升兵源质量,我召集全县适龄大学毕业生进行政策集中宣讲,结合自己在部队的经历给他们解疑释惑,他们听后很受启发,很多原本没有参军意愿的也都报了名,我还和地方多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征兵宣传氛围,今年,我县入伍大学生比例达到了%。今年初,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在家休假的我主动请缨,放弃休假,迅速回到战位,协调组织民兵余人次参与全县“抗疫”任务,我自己也积极参与到防疫宣传、情况摸排、执勤检疫、巡逻劝导等任务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的我,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担当的真谛。我深知,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组织给的,所以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正是这种心情,激励着我不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一切都要做到最好;正是这种心情,鼓舞着我勇敢地担当起属于我的责任,用自己的力量为国防动员的事业辉煌添砖加瓦!文字整理:邹亚平、肖芳菲

主管

福建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主办

文化媒体中心

监制

周晓松

编审

罗航

编辑

徐文涛柳思羽王兴

刊期

邮箱:fjdnqs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