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药业疫苗资本局未对投资标的做尽调
本报记者/伍月明/夏治斌/广州/上海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疫苗概念股在年A股市场备受瞩目。近日,西藏药业却因投资疫苗的事项受到监管部门的警示。11月6日,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药业”.SH)对外发布了《关于收到西藏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公告显示,西藏药业对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微生物”)的投资业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证监局指出,公司对该投资事项并无正式的尽职调查报告,且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专利分析报告,仅仅用两天形成,上述报告并不支持公司的投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新冠疫苗项目长时间无新进展之际,西藏药业转身又豪掷万美元投资俄罗斯疫苗。西藏药业是否具有疫苗研发、生产的基因?接连投资疫苗的背后,是否有炒作的可能?对于《中国经营报》记者的致电致函,11月13日,西藏药业相关负责人回应,由于公司受到监管要求,暂时不能透露更多信息,可以确定的是公司在脚踏实地经营,不会去进行恶意炒作。“变身”疫苗概念股作为西藏雪域高原上诞生的第一家高新技术制药上市企业,西藏药业涉及心脑血管、肝胆、扭挫伤及风湿类风湿、感冒等领域,公司产品包括新活素、依姆多、诺迪康胶囊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15亿元、10.28亿元、12.5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9亿元、2.16亿元、3.12亿元。从西藏药业的营收构成来看,其业绩较为倚重心血管领域的三大产品。以年为例,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2.49亿元,其中,新活素、依姆多、诺迪康胶囊占比91.15%,其中新活素占全年销售收入的65.22%,新活素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6.78%。以上三个心血管领域产品构成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财务指标上来看,自身产品业务的投入研发力度并不算大。年至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分别为.9万元、.25万元、.73万元、.11万元、.02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0.31%、0.98%、0.72%、0.99%、1.16%。记者注意到,在西藏药业披露疫苗投资业务之前,股价已出现异常波动。年6月4日、6月5日、6月8日,西藏药业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6月16日,西藏药业在对外投资公告中提到,公司与斯微生物合作研发,仅获得相关疫苗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公司不成为相关疫苗的权益所有人。天眼查显示,斯微生物于年5月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4万元,其中李航文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系公司实际控制人。斯微生物年的业务指标显示,总资产为.72万元,营业收入为56.60万元,净利润为-.39万元。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斯微生物于年1月紧急启动新冠mRNA疫苗研发项目,本疫苗项目由斯微生物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合作开展。目前,所有候选疫苗的药效学研究均已完成,预计近期开展临床试验。记者注意到,西藏药业的股价自5月22日开始陆续上涨,股价从25.78元/股一度暴涨至.07元/股,股价翻了7倍,创下历史新高。在西藏药业股价爆炒的背后,蛰伏已久的期货大佬葛卫东解套离场。年半年报显示,葛卫东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姐姐葛贵兰凭借4.41%的持股比例成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8月4日后,西藏药业股价一路下行,截至11月19日,西藏药业的股价为63.03元/股,收于64.81元/股。尽职调查报告缺失年11月,距离西藏药业所提及的“近期开展临床试验”说法已过去5个月,但斯微生物并未取得任何进展。记者注意到,在诸多投资者交流平台,不乏有投资者提问,“斯微生物的新冠疫苗研究进展到底怎么样,为何一直未有相关疫苗研究的信息披露?”其他公司的疫苗都已经快上市了,斯微生物的疫苗是不是失败的风险较大?对此,西藏药业直言,斯微生物新冠疫苗产品研发在中国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尚未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临床批件。就在外界等待斯微生物的疫苗研发迎来转机之时,西藏药业却收到西藏证监局的一纸警示函。西藏证监局称,西藏药业对斯微生物的投资并无正式的尽职调查报告;同时,公司聘请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专利分析报告,仅仅用时两天即形成,且该报告并不支持公司的投资安排。对此,西藏药业表示,由于新冠疫苗的研发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抢占新冠疫苗研发的先机,需要公司快速决策。因时间关系,在本项目投资论证过程中,没有形成可行性报告提交经理办公会论证并签署论证意见。斯微生物标的实际情况如何?公司如何把握上述投资决策的风险性?11月16日,记者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桥路的斯微生物办公处。在一楼大厅的企业指示牌上,斯微生物在2号楼的3层、4层,以及6层均有办公地点。该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斯微生物在6层的地方都是实验室。在6层南侧,记者看到斯微生物的商标和企业名,而在商标旁边则悬挂有三张标识牌,分别是“医院(斯微)mRNA合成及修饰实验室”“同济大学疫苗实验室”“医院转化医学平台疫苗实验室”。过道的一侧则是斯微生物普通试验区,有多间写有“同济大学”校名的疫苗实验室,记者在现场,也不时看到有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进出实验室,现场可闻到些许的刺鼻气味。当记者表明身份,想就西藏药业和斯微生物双方疫苗合作的事宜进行采访时,一位工作人员在与其领导沟通后,称领导在开会,一时半会难以结束。随后,该名工作人员留下记者联系方式,并称领导有需求的话就会联系记者。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尚未联系记者。目前,西藏药业已按照与斯微生物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支付预付款万元(含税)。棋盘再落一子在斯微生物疫苗研发进展不明朗的态势下,西藏药业再度在疫苗版图中掷下一子。11月11日,西藏药业发布公告,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TopRidgePharmaLimited与俄罗斯LIMITEDLIABILITYCOMPANY“HUMANVACCINE”公司就Sputnik-Vvaccine(“卫星-V”新冠肺炎腺病毒疫苗)开展合作。在此次疫苗合作中,西藏药业仅仅可以获得该疫苗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注册、开发、生产、进口或商业化产品及向指定区域出口等相关权益许可权,不成为实际意义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值得注意的是,西藏药业在上述合作中坦言,公司尚不具备腺病毒疫苗的研发生产能力,鉴于本项目的紧迫性,及生物医药行业的惯例,寻求在腺病毒领域有技术优势的CDMO公司参与本项目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生产技术研发,能够提高本项目的可行性,降低项目的实施风险。SputnikVvaccine由俄罗斯伽马勒研究所研发,经过I、II期临床试验,于年8月经俄罗斯卫生部注册。事实上,该疫苗在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上市销售还需获得相应监管机构的上市批准。根据目前国内关于疫苗产品的审批要求,上述疫苗仍需在国内完成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批准、临床I期、II期和/或III期试验、上市批准、生产设施认证/核查(如适用)等主要环节,方可上市,该疫苗是否能够在国内获批上市具有不确定性。至于后续的疫苗生产,西藏药业表示,将考虑在控股子公司上海海脊生物医药工程有限公司及其他关联公司建设腺病毒疫苗生产线。反观行业其他疫苗相关企业近期不断取得新进展。根据WHO统计,截至11月3日,全球已启动个新冠疫苗研发工作,其中47例进入临床试验,其余均为临床前阶段。目前国内已有北京所、科兴生物、康希诺、智飞生物以及复星医药(与辉瑞和BioNTech合作获得国内市场权益)等研制的新冠疫苗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许可的mRNA疫苗BNTb2,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注册审评受理。 ▌往期推荐▌ 1.独家 重回武汉肺炎起点:卖野味的华南市场老板是谁? 2.独家 华南海鲜市场此前有多家商户售卖虎斑蛙、蛇、刺猬等动物 3.被“整合”的疾控中心 4.存量搏杀时代医药大健康产业如何逆风飞扬? 5.获批品牌2变4肉毒素开启医美收割第二波? 6.新冠疫苗研发竞速“最后一公里” 7.标的孙公司大面积骗保曾被罚奥美医疗跨界收购 8.万邦德子公司收大额罚单原料药反垄断监管趋严 9.孙公司同一月被两次点名溢多利环保合规待解 10.海利生物实控人张海明遭取保候审因涉某公司非法经营案 声明:“中经医健资本圈”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12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华为汽车横空出世
- 下一篇文章: 反转康哲8亿控股西藏药业内斗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