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之后如何养生行好运
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年7月7日是24节气中的小暑。 古人的24节气可不仅仅只用于指导农事那么简单,古代的奇门遁甲、大六壬等帝王之术,都需要用到24节气的知识,比如说,奇门遁甲中的阳遁和阴遁、局数、大六壬中的神将都是根据24节气来的,没有24节气的推演,盘都排不出。 所以,24节气是传统文化中的必备一课。今日小暑,那么就来谈谈小暑节气之后如何养生、行好运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1个、排在夏至之后,太阳到达黄经°时为小暑。小暑,是干支历中未月的开始,也就是说,现在进入到了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在12地支中巳午未为南方三会火局,未月为燥土月。 小暑为小热,表示还不算十分的炎热。但小暑时节,不再是凉风习习了,连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的标志就是“入伏”和“出梅”。 民间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的说法,过了小暑节之后很快就会进入三伏天。此时,太阳运行至黄道度(处在巨蟹座),对应《易经》遁卦,《易经》十二消息卦中的天山遁,是农历六月的两个节气小暑、大暑。 遁卦,是山在天下隐藏的象。古人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在夏至开始纯阳下生出的一阴到此卦已经转变为二阴,所以,小暑节气,最忌寒凉,空调、冷饮需要适可而止,防止寒凉入侵,雪上加霜,导致秋季肺病,如咳嗽、哮喘多发。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随着7月11日入伏(进入三伏天),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将频繁出现。 小暑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之时,因气温飙升,连瞬息流动的风都变得不再轻快,转而带着一股子湿黏淤塞的气息。 风拂过脸颊时,带给人的再也不是清凉之感,而像是一台大功率烘干机正迎面对着自己狂吹,热得令人仿佛无处可逃。古人说小暑之时阴气起,鹰感觉到阴气而萌生杀心,开始学习捕猎的技巧。小暑养生宜忌: 《易经》64卦中有记载,小暑卦象为“遁”。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古人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伏天较热,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人容易脱水,中暑,所以要尽量减少中午外出活动。同时要降低运动量,避免过度出汗。血汗同源,汗多则耗津,津耗则血少,这是不利于心脏的。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情绪的波动,会造成血压易上升,心脏负担重,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发作。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此外,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复发,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建议: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道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有“春夏养阳”之说,再加上暑天炎热,出汗多,消耗大,所以要劳逸结合,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不要过量食用冷饮,经常直吹空调,或者空调温度调的过低,也不要用太凉的水洗浴,否则容易诱发疾病。 三伏天,阳气旺盛,平时应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有营养为宜。肉类可以以鸡肉鸭肉等禽肉为主,蔬菜可以多食些莲藕、苦瓜、绿豆芽等清热解暑的食材。 天气炎热,人比较容易心烦意乱,困倦乏力,这时尤其要注意平心静气。 静则生阴,阴阳调和才能更健康、行好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15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西唯一高原天池宁武天池,湖水清澈透明
- 下一篇文章: 学习易经,先要记住六十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