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俗-力量与技巧的角逐—藏式摔跤

导读:在一千多年前乃至更远,西藏出现了摔跤。西藏摔跤古代称为角力,藏语“加哲”、“北嘎”,每逢节日、祭祀、宗教大会等,都有各种形式的摔跤表演。主要以摔、跌、掼、扑等方式战胜对方,这种民族式摔跤,以群众性活动为主。

在冷兵器时代到来之前,藏族先民在与自然界、与敌对部落的争斗中,贴身肉搏成了最主要的对战形式。这种贴身肉搏战就是摔跤的雏形。

  据考古挖掘发现,雅砻河谷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摔跤遗迹。有学者研究认为,流传于广大藏族地区,系统反映公元7世纪以前的古代藏族社会的英雄史诗《格萨尔》就有摔跤的传说。《岭·格萨尔王传》中也有藏人摔跤的记载。

  在松赞干布时期,摔跤等体育活动被列为军队的训练和作战的主要方式之一。《西藏志·兵志》就记载了“习武”、“跌扑”等内容。古代军队在训练中,用摔跤锻炼战士的力量意志和对战技巧。战士间也经常进行比试,看谁是更勇猛聪明的军中能士。如果说古代战场上的“北嘎”是以生死为代价的战争,那吐蕃军队中士兵的切磋就该是最早的、接近体育精神的“北嘎”比赛了。

 

  在藏族民间,摔跤作为一种角力运动很受藏族群众的喜好,摔跤不仅在节日、集会或收获后的庆祝活动上列为必有的项目,在日常劳动之隙也随处可见,儿童更以摔跤为日常功课。摔跤在藏族女子中也十分普及,小女孩到中年妇女都很喜欢。 

 

藏族民间摔跤要唱着摔跤歌并做大雁飞翔的舞蹈动作上场,唱毕,以相互致敬的藏礼相迎,然后开始比赛。比赛一般在直径10米的圆形摔跤垫、草地或沙地上进行,以个人为单位,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但必须赤脚上阵。

  同时,藏式摔跤在卫藏、康区和安多藏族地区以及新疆部分地区也十分流行,不同的地区衍生出各具特色的藏式摔跤。青海藏人的摔跤有“活跤”和“死跤”之分。活跤没有过多的规定,双方抢抱,抓住对方腰带,可动用手脚勾绊,将对方摔倒在地即赢;死跤是双方从容抱定,并且不准用腿脚绊对方,摔倒对方直至躯干着地。

  年3月13日至14日,在我国承办的国际摔跤A级系列赛桂林站比赛中,西藏女子运动员穷吉入选中国摔跤代表队参加此项赛事,夺得女子63公斤级第一名,登上了国际比赛领奖台,并以此项成绩成为国家级运动健将。

  

  藏族地区的摔跤还有背抵背式和马上摔跤。这两种独特的摔跤方式在藏族地区以外很难见到。尤其是马上摔跤,更是藏民族独有。

  背抵背式摔跤比赛办法是双方背靠着背站立,裁判宣布开始后,双方向后或与对方双手相挽,同时用力,以将对方背起令其双脚离地者为胜。背式摔跤与面对面的摔跤相比,对参赛者的力量要求更高,是更纯粹的力量角逐。

  马上摔跤,对选手要求则是十分全面。比赛选手骑在激烈奔驰的马上,并相互推摔,以使对手从马上摔下为胜。它不仅要求选手骑术了得,能在高速奔跑且颠簸的马上保持自己的平衡,更要想法攻击对手。这种摔跤方式十分危险,它体现出了古代战争中骑兵的作战方式。马上摔跤在古代藏族地区中也并非十分流行,如今在藏族地区更是难得一见了。(来源于中国藏族网通)









































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