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西藏之四
行驶在青藏线上(四) 早晨6:15分,夜色还弥漫在格尔木城的每个角落,人们还在梦乡,我们的车队出发了。 气温真的很低,套了羽绒裤冲锋衣,坐车里还有些打颤。想起昨晚,逸海安顿大家一定要多穿衣服,心里还真是刮目相看这个年纪轻轻的侄儿来。长的五大三粗,平时言语不多,进入工作状态时,除了一丝不苟的态度,还真有个细心劲儿。 在02年五月初的时候,我曾与家人一行来过这儿。记得住在一个军站的招待所里,四处只有整洁的平房,不见高楼。小饭馆里,播放着腾格尔的《天堂》,浑厚苍劲的歌声,带我冲进白雪覆盖一望无边的旷野,因而对这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次来到这里,却已非昔日。街道交错,高楼林立,灯火阑珊,车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仅隔十几个年头,一座新兴城市,在格尔木河边拔地而起。 我们顺着格尔木河出城,半小时就看到了巍巍昆仑山脉东段的身影。它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西藏,延伸至青海。 巍巍昆仑,万山之祖。 这里是青海省通往西藏地区的必经之路。天没大亮,远处的山脉还隐隐约约。心己按耐不住对昆仑山的神往。 《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乃至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都有它魏峨的身影。这里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是我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母亲河——黄河发育的源头,有琼浆玉液般的泉水。这儿只能临时停车,考虑到安全,逸海催促大家上车。此时天己大亮,车窗外的景色都清晰起来。昆仑山脉在戈壁上延延绵绵,青藏铁路如一条巨龙,在大漠上载着中国梦伸向远方。 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我们迎来了昆仑山脉东段最高峰——玉珠峰。 这里常年银装素裹,是登山队员的摇篮,是朝圣和修练的圣地。站在这龙脉之祖的山脚下,站在这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说真的心里好是尴尬。 曾经的梦想,在一下车的刹那被冻住了。若干年里已经忘记的寒风凛冽、寒风刺骨、寒风瑟瑟、寒风呼啸以及冻得发抖的感觉,一下子被这冰天雪地里无色的狂风全部激活。倒是把英雄气概、气势磅礴、征服一切的决心全挤丢了。 不知王英这会儿如何,我裹紧衣服顶着风捱到一号车。王英黑紫的嘴唇微张着,倦在车里半卧在制氧机旁,不停地吸着氧。车上有人问她要不要喝点热水,她眼睛都懒得睁开,只是用食指微微做个手势。 海拔也开始给我掏起耳朵,又痒又闷。我回到6号车,一边用小手指不断地挖着耳朵,一边看车窗外如同木偶的几位男士被风催赶着上车的脚步。 离开玉珠峰,车走上了石子铺就的路基路。在波浪起伏的路面上,车身开始东摇西晃大颠小箥起来。大七车上的屏颠坏了,屏上什么也不显示,白茫茫一片。午夜说没事,车和人一样也会有高原反应。我以为他开玩笑,他认真地说真的,以前来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过两天一适应,自己就会好。 40公里的石子路,真是走得无聊,筛糠似地筛了一个半小时,才终于看到前方的柏油路面。西藏的大门越来越近,五个大字“西藏欢迎您”也越来越清晰。我有一种想徒步走进去,再走出来、再走进去的冲动。我提出建议却没人回应,车连停都没停就直驱而入…… 九点整车队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天然野生动物园,也是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曾经人类的“禁区”死亡之地。在野生动物保护站我下了车,感觉一动就有点气喘。像机也懒得拿,管自走进保护站。站里只有一个人看守,其他人白天去巡查,到很晚才回来。为守护藏羚羊,守护黄羊,守护毛牛、骆驼等野生动物们,他们常和偷猎者们交锋,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 这里的天气很无常,说变就变。刚才还万里无云,空气透明。此刻说阴就阴下来。但不管天气如何,放眼望去,一种粗旷的美冲击着我以往的审美观。视觉上丢了判断距离的经验,但增加了透视力。环视一圈,直接把视线抛向了天边。收回来,眼前只有黄色的草甸灰色的天,四周没一丁点遮挡。恍惚中自己登上了月球,已成为一名科学家。如不是脚下还有一条伸向远方的路,我真会迷失在这月球上的“禁区”里。 身体的不适,早把在这诺大的无人区里自由穿越的理想,赶得不见踪影,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意念:快点儿走、快点儿走…… 那些为我们后来人,能开车穿越这百里无人区的探索者,是怎样在这块不毛之地上,竖起座标?立起丰碑?又是怎样勇敢地把宝贵生命永远留在了这块死亡之地上?此刻,我根本想象不出他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如何忍受恶劣环境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如何抵抗狂风带来的寒冷,又如何在承受艰难与享受安逸之间去选择、去拼搏。现如今,这些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每天又是如何在这荒无人烟百里浩渺之处,艰难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车在这一望无尽的单调中走着,路边一辆、两辆,这是第三辆被主人遗弃的车。在这里拋锚的车,只有一种处理方式——遗弃。人得救的方式也只有一种,等待过往的车来。 昆仑山脉不断上升的海拔,加重着身体的不适。终于看到远处长长的一列火车,飞奔在青藏铁路线上;终于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传说中的主人,成群的黄羊、羚羊、野生骆驼等…… 属羊的人对羚羊会有一种特殊感情,常觉自己就是它们中的一分子。我买第一辆车时选了羚羊,没有别的理由,只因它的名字叫羚羊。我坚定地相信它轻便、敏捷,开着它跑起来,一定有灵活的速度、把握安全的机警,以及精灵般的可爱。 我们的视野越走越宽,云层越积越厚,海拔越走越高。唐古拉山垭口,海拔米。 这是一个长久以来,让许多人谈之色变的垭口。唐古拉山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也是青藏线上的必经之路。这里是长江、怒江、澜沧江的发源地。 小地主早已一声不吭,歪在副驾座上,一路上用以遮挡头顶稀疏头发的帽子,早已掉到旁边,顾不得捡。 我的头也很难受,额头往上闷的发木,尤其是脖颈僵硬,转头都费劲。坚持着下了车,看看整个车队也就出来七八个人。倒是宝宝奶奶,站在这唐古拉山顶上,逮住浑身无力的圈姨帮她照相。 圈姨接过手机举起又放下,宝宝奶奶一边叨叨等会儿,一边把大红棉衣外套解开,敞怀露出里边翠绿的衣服。揪揪展,又把前额被风吹起的头发收回围巾里。将太阳镜摘下又戴上,然后摆了个POSE,说照吧,如杨子荣出场亮相一般。 小地主耷拉着眼皮问他的帽子呢?贝壳笑着递给他。他戴上帽子,小心挪步平移到2号车,躺在后座上。 我慢步在山口走个来回,也不过百米,血就直往脑壳上涌,身体感觉发热,不敢多停留,接小地主的班,上了副驾座。 逸海还没催大家上车,倒是大家在车台里喊着走吧…… 车一路下坡,驶进了广袤的藏北草原,也称高山草甸。温厚的草甸,融化的如白羊一般的残留片雪,散落点缀在黄色草甸上,闪着银光的大小湖泊,给藏北草原增添了无限风光。 路边不断的有间隔三米左右,看似钢管材质的杆子,整齐有序的排列着。肠胃翻腾的我想吐,身上不停的出着冷汗,虚脱了。为分散注意力,脑子使劲想着这些杆子的用途。还是午夜懂得多,说这个东西是为公路平衡温差的。可不么,这个地方是青藏路上气候最恶劣、地质条件最差、湿地最广、冻土、冻胀最严重,施工难度也最大的区域。在这种环境中修路,那可不一般,那是需要科学和经验的。只有中国能行!我用祖国的强大来抑制身体的不适,用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告诉自己:身体不会有事。 车窗外的风景被定格,就似挂在墙上的一张油画。几个小时一变不变一动不动,我们在这张画里拼命前行,却怎么也走不出这茫茫草原,好像身处地球的另一半,没法子回头。常出门自虐的我,第一次想家了。想家里的温暖,想舒服柔软的床,想他煮的一碗清汤面,想孩子们围坐在床边的问候。想的心疯了,直想到,劲风儿把天边厚厚的云层撕开口子,蓝天从缝里探出头来。 远方,有了山的身影。我们终于离开了山顶,离开了高海拔。这才发现,藏北草原,这幅几十里不变的油画,竟是如此迷人。 这里距安多县还有30多公里,就在这一样的路一样的景色里,我们一样下着坡。终于看到路边有了零星的人家。 (待续) 您的赞赏,就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不用开又便宜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市场资讯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
- 下一篇文章: 西藏最勾魂十九美,您看过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