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陈国瀚

喇嘛教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许多人把它称为“密宗”或“喇嘛教”,其实这些称呼并不恰当,也令人误解了藏传佛教的教义。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支。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由本师释迦牟尼佛弘扬,传至今天,主要分为南传(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一带之佛教)、汉传(中国、韩国、越南、日本等地盛行)及藏传(西藏地区、尼泊尔、不丹等地区盛行)。佛法在传入各地以后,或多或少都因为风俗文化而演变成为具地方色彩之宗派,但其教义与本师释迦牟尼所弘传的并无分别,只是在表达上及仪式上有所不同。藏传佛教包含了完整之小乘、大乘戒律及教义,因此也包含密宗的教义在内,但并不是说藏传佛教就等于“密宗”。密法只是藏传佛教的一部分而已。一位西藏的僧人未必就一定学过密宗,所以把藏传佛教各派统称做“密宗”是不正确的名称。

活佛转世

与藏传佛教打过交道的人,不免会听过神秘的活佛转世现象。在藏传佛教中,有些大德高僧圆寂前,会留下遗嘱,或由后人根据传统方法寻找其转世小孩,让其辨认前世物品等方式认证。被认证为大德转世的小孩,会被给予严格的宗教培训,最后继承其先世未竟的弘法事业。在众多此类的转世者中,最著名者包括历代达赖喇嘛、班禅喇嘛、大宝法王等。有些人盲目地以为“活佛”就是活着的佛,感到不以为然,怀疑为何在西藏会有这么多活着的佛,这种误解纯粹出于对藏传佛教的缺乏理解。具转世者封号的人当中,有些或许的确是圣者化现,有些则是较有修持证量的人之转世,但也有纯为继承某位已往生而有权势、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地位而被册封的情况,并不可说具备这种封号的人便不需修学,肯定自幼便是圣人。即使是真正的转世者,一样要经过传统的修学方堪为人师,而且其教育往往比普通僧人更为严格。

“活佛”一词,可见于明、清文献之中,譬如清朝皇帝赐予好几位西藏高僧的封号及印章中,就的确能读到汉文“活佛”一词。著名的章嘉国师是乾隆皇帝的上师,文史中亦常以“章嘉活佛”之名尊称。这些历史上的封号,出于皇帝的册封及尊崇。在西藏,其实没有“活佛”这种尊称。现今我们听到在汉语中称为某某“活佛”的人,在西藏其实被尊称为“某某仁波切”(“仁波且”意为“宝”)或“某某祖古”(“祖古”意为“化身”)。有些汉人一听到“活佛”或“转世化身”这些封号,便盲目地视为圣人,这源自于对藏传佛教的无知。在拜师前,应当观察对方的品德及学问等,而并不取决于有无封号。

西藏佛教简史

年,藏王松赞干布登基

年,布达拉宫建成

年,大昭寺、小昭寺建成

8世纪,印度莲花生大师、静命大师入藏弘法,乃佛法正式传入西藏之始

年,西藏首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成

年,藏王朗达玛登基,大力镇压佛教,佛法几近无存

11世纪,印度阿底峡大师入藏弘法,并建立卓玛卡康,是为噶登派系统之始

11世纪,玛尔巴译师往印度修学后返藏弘法,是为噶举派系统之始

11世纪,素尔家族释迦琼乃等大师复兴旧密,此乃严格意义上的宁玛派之始年,仲敦巴大师建立热振寺——噶登派祖庭

年,萨迦派祖庭萨迦寺建成,是为萨迦派系统之始

年,第一世噶玛巴建立楚布寺——噶举派噶玛支系祖庭

年,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得元世祖忽必烈敕封,登国师位

14世纪中叶,布顿仁钦珠大师编订藏文《大藏经》

年,噶举派第五世噶玛巴得明成祖永乐帝敕封名号“大宝法王”,登国师位

年,宗喀巴大师建立甘丹寺——格鲁派祖庭,是为格鲁派系统之始

年,格鲁派释迦耶协得明成祖永乐帝敕封名号“大慈法王”,登国师位

年,格鲁派蒋杨却杰大师建立哲蚌寺(格鲁派三大显宗学府之一)

年,格鲁派大慈法王建立色拉寺(格鲁派三大显宗学府之一)

年,格鲁派喜饶僧格大师建立下密院(格鲁派两大密宗学府之一)

年,格鲁派贡嘎顿珠大师建立上密院(格鲁派两大密宗学府之一)

年,格鲁派第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得清世祖顺治帝正式敕封名号“达赖喇嘛”

年,格鲁派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得清圣祖康熙帝敕封“呼图克图大喇嘛”位

年,格鲁派第五世罗桑益希得清圣祖康熙帝敕封名号“班禅额尔德尼”

年,格鲁派第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得清高宗乾隆帝敕封,登国师位

四大教派

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

格鲁派由宗喀巴大师创建于15世纪,主要寺院为拉萨周边的色拉、甘丹、哲蚌寺,及后藏的扎什伦布寺、甘肃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等。

萨迦五祖

萨迦派的创立者是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贡却杰布(—),后由著名的萨迦五祖发扬光大。萨迦五祖分别为初祖贡噶宁布(—)、二祖索南孜摩(—)、三祖扎巴坚赞(—)、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第五祖八思巴国师(—)。

“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旧”,宁玛派即“旧宗派”之意,形成于公元11世纪,其名乃指它继承了从藏传佛教前弘期流传下来的思想及相关仪轨。宁玛派认为,该宗派的教法仪轨等均传承自公元8世纪前弘期的莲花生大师。因此,宁玛派便成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派别。

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的继承,最后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宗派。从教法传承上看,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后来香巴噶举衰微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分支发展为四大八小支等众多支系,其中四大支派分别为噶玛噶举、蔡巴噶举、跋戎噶举、帕竹噶举;八小支派为直贡噶举、主巴噶举、达隆噶举、亚桑噶举、超浦噶举、修赛噶举、叶巴噶举、玛仓噶举,其中噶玛噶举根据地楚布寺、直贡派根据地直贡寺、达隆派根据地达隆寺,于本书中皆有述及。

三大寺与二密院

三大寺与二密院,为格鲁派的主要教育院校,也是藏传佛教中最高的权威教育机构。色拉、甘丹、哲蚌为三大寺,主要传授佛法显宗,全盛时期学僧超逾两万之数,影响力极大,故向有“天上日、月、星,地上色、甘、哲”之说。二密院即上密院和下密院,专门教授密法。藏传佛教中的最高权威学者头衔——甘丹赤巴法王,便出自三大寺与二密院教育制度。按照传统,只有显宗毕业于三大寺任一、密宗毕业于二密院其一,更曾先后任三大寺及密院的方丈者,方有资格成为候选人。正因为甘丹赤巴法王的挑选并不取决于出身、名位,唯从最高学者中选出,故有“甘丹宝座本无主,唯怕来者无学识”之古语。

辩经

在历史上,辩论教义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师释迦牟尼曾与外道师辩论多次而胜利,才令佛教光大发扬,取得外道信众之信服而投向佛法。我国唐朝高僧玄奘远赴印度,亦曾与教内僧众辩经而获胜,因而取得印度各派僧众的敬重。在传统藏传佛教教育中,尤其是由宗喀巴大师创立之格鲁派,辩论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席位。在格鲁派各大寺院内,僧人自年幼起就开始学习辩经,透过辩论来学习及引证所闻学的佛法。辩经大多在户外露天的广场举行,全体僧人会穿红袍,头戴黄色僧冠,先作经文念诵,然后分组辩论。分组时有分为一对一的、一对数位的、数位对一位的,及全体对一位的多种辩论组合。

发问者站立,答辩者席地而坐,由问者厉声喝问问题,问题可以是任何佛法上之提问,辩者必须马上答问。在辩至深入时,问方会瞪眼怒目,手挥念珠分散答方之注意力,并大力击掌以壮声威。击掌时右手向下拍代表降伏邪见,左手上扬代表提弘正见。在佛法辩论上,有严谨的规则,绝不可能以胡言应付过去,其胜负结果是很明显的。凡当答者被问倒时,周围观看者会喝倒彩。在一年一度的广愿法会上,应考僧人必须与多位长老同时辩论,方可考取最高等的格西拉然巴学位(相当于一级荣誉博士头衔)。

西藏的节庆

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伴以许多娱乐活动,其主要节日有:

藏历新年

进入藏历十二月,百姓便开始作过年的准备。除夕晚上,各家各户作驱邪活动,城内鞭炮声四起。大年初一早上,百姓在民间说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歌声中迎来藏历新年。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等供于佛龛上,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此外,为纪念释迦牟尼显示神变,正月上旬举行广愿大法会。此祈祷大会由宗喀巴于年首次发起。法会期间,拉萨三大寺及其他寺庙的喇嘛集中市内诵经,并举行格西学位考试。

萨迦达瓦

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及圆寂。萨迦达瓦转经活动最为壮观,从藏历四月初一开始,林廓路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绕拜人流。到了藏历十五,转经达到高峰,从凌晨直到晚上,人潮川流不息。

雪顿节

雪顿节的由来可追溯到17世纪以前,当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宗喀巴祖师为僧徒制定了制度,僧众在夏季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禁戒持续到藏历六月底。到开禁的日子,僧众纷纷出寺下山,并接受百姓对其供养的酸奶。17世纪中叶,雪顿节活动增加了在罗布林卡演出藏戏的内容,并允许百姓入园看戏。从此,雪顿节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节庆。

沐浴节

每年夏末初秋,当金星出现的七天内,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在水中沐浴、游泳。

望果节

“望果”意为“绕田”,乃民间预祝丰收的节日,于秋收前选择某吉日举行,历时数天。望果节时,男女老幼身穿盛装,或手持青稞穗,或背负经书,举着彩旗,抬着由青稞穗、麦穗扎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颂歌,绕行于田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燃灯节

于藏历十月十五日举行。于当晚,各寺庙及民居都把所有油灯点上,彻夜置于屋顶供养,以纪念宗喀巴祖师的忌辰。

此外,各寺于藏历六月初四、九月二十二日均会举行盛大法事,以纪念释迦牟尼的初次说法及返回人间。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源自古代印度,这种寺院设计在印度已经式微,却在西藏保留至今。

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建筑风格主要分为两大类:“支提式”(chaitya)和“毗可罗式”(vihara),前者为单一的佛教殿堂(含石窟),后者则为佛教精舍建筑群,由若干小殿、僧舍、功能性建筑物等围绕主殿。此时期的佛殿特征是:布局工整,有中轴线,左右对称。殿门前,一条横列门廊分开了寺外寺内,也意味着从凡世浊土过渡到清净道场。门廊内为主厅(mandapa),主厅周边或后方有若干配殿(garbagriha),又设有供绕行叩拜的内转经道(pradakshinapatha)。

西藏的早期寺殿设计,直接继承了印度传统,同样采用左右对称的工整布局,设有门廊(“廓林”)、主厅(“杜康”)、配殿(“第康”)及内转经道(“廓朗”)。15世纪后,这些主要元素大致保持不变,唯独内转经道被外转经道(“廓拉”)取代。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特殊的高原气候,西藏寺院又衍生出了一些独有的元素,例如在二楼修建日光厅(“饶赛”)、天窗(“通”)等,以及附在寺院主殿上的各种附属用房。

西藏地区的建筑大都为土(石)木混合结构:寺殿内部为木结构,以柏木为佳,普遍使用的是白杨木;外墙因地制宜,多种多样,拉萨地区者通常为土石砌筑,其他藏区也有石墙、夯土墙等。石墙之上多以沙浆覆盖,其上部以土坯砖砌筑。屋顶一般以黏土、石灰等材料混成“阿嘎土”铺设,并反复捶打夯实,使之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在拉萨常会看到寺殿屋顶上,有男女集体唱歌跳舞,这就是西藏独特的“打阿嘎”。劳动者边唱歌边以一致的舞步欢乐地跳舞踏地,同时手拿棍子随节奏重复捶打屋顶地面,使之结实、平滑)。

寺院建筑群通常粉刷以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大殿、僧舍一般涂成白色;供奉某些特殊本尊或护法的殿堂,或者历代达赖喇嘛等重要高僧居住过的建筑,则涂成橙黄色。萨迦派寺院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教派的传统,他们把外墙粉刷为红、白、蓝三色条纹,以代表文殊、观音、金刚手三大怙主。

在寺院主体建筑的外墙上部,能见到宽窄不一的深红色条纹(“班贝”)。这种条纹以一种矮灌木染色、堆砌而成,以灌木横切面作为装饰,并表明建筑物的属性和地位。在古代,这种红色条纹的宽度与建筑物的地位、等级成正比。今天已经没有人严格遵守这种规定,甚至许多酒店、餐厅也被漆上类似的红色条纹。

在寺庙主殿的平屋顶上,往往还以木构架搭建金顶,覆盖以鎏金铜瓦,富丽堂皇。屋顶一般装饰有双鹿、法轮、宝幢等吉祥标志。

佛殿内部一般以圆形、方形、小八角形、多折角形木柱或束柱支撑,柱间距约为两米(西藏传统上以柱数度量殿堂的面积),一般柱头有栌斗,上有一层或两层托木,托木上面是横梁,装饰有精美的雕刻或彩绘(“贝玛却珠”)。柱础一般隐藏于地板下。厅堂中央一般为较高的大柱,用以支撑突出屋面的天窗。殿堂内壁通常经过细致打磨,覆以石灰,并用天然矿物颜料绘制精美的壁画。

主殿大厅是集会、听法、集体念诵的地方。大厅深处中央是佛坛,法会时寺僧分别于两侧柱间的位置就坐,方丈或具转世名位者等重要僧侣有自己专属的法座。朝圣者一般先在大厅顶礼,然后依次进入各配殿进行朝拜和供养。

佛塔

佛塔也称“浮屠”,藏语中称为“措滇”。在佛经中有云:本师释迦牟尼亲自向阿难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规格,并以袈裟叠为四层正方,上置覆钵及锡杖以示。在《大藏经》中,有许多关于造塔规格及意义、造塔功德及绕塔功德的经论。藏传、南传、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规格、比例、表义建造佛塔,以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在佛塔中的瓶身部分,安奉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以令绕塔及顶礼者积集功德。佛经中云:造塔、绕塔、顶礼佛塔甚至只是见到佛塔或被其影子触及身体的众生,都能得十八种很大的利益。佛经中有一则记载:一只苍蝇为追逐粪便的臭味,无意中飞行绕了佛塔一周,因为这无心中造下的绕塔善行,它在后来转生人间,更成为佛陀的弟子!

大明六字真言、玛尼石、转经轮

大明六字真言的读音为“唵嘛呢叭咪吽”,是观音大士的名号。“嘛呢”解作如意宝珠,指观世音大士之悲心,令所有愿求都能如意得成;“叭咪”意为莲花,指观世音大士如莲花般清净不染与其清净智。持诵观音六字真言,由于观音之愿力和加持,能灭除六道轮回众生之痛苦,给个人乃至所有生命都带来无尽之广大利益。

在西藏,不同形式、装有大明六字真言咒字的转经轮可说是无处不在。在寺院四周,会见到成排的经轮及正在绕行转经的信众。在村落中,大多有村民共用的大经轮,可供多人同时转动。在藏人家中,会见到屋顶上有以风力推动的经轮;在厨房中又会有以热力推动的经轮。在小河川及溪涧,又能见到以水力推动的经轮。但最普遍的经轮,或许便是在藏地大小街道上都有人手持的手转型小经轮。手转式的经轮,多为木或金属制的容器,里面装有密密麻麻地印上大明六字真言的卷状经页。较常见的手转轮是下面配有木棒的一种,用者手持木棒,只以极微的力度便可令配上了铅块的经轮转动不息。转经轮的传承源出佛经,其依据见于《玛尼全集》等经典中。

在西藏,以佛法经咒利益众生及附近环境的习俗,不单反映在户外转经轮上。在任何藏区的路边、山顶或险地,都能看到藏人放置刻有大明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堆。这种习俗,同样也反映着把佛法套用在所有生活层面来利益众生的崇高心态。

哈达

与西藏文化稍有接触的人,多见过一种称为“哈达”的白色丝质或仿丝制成的条幅布带。哈达与西藏佛教及西藏文化是有极其密切关系的一种物品。在藏传佛教中,哈达有多种用途。在谒见高僧或师长时,弟子会尊敬地呈上一条哈达以示敬意。参访寺院时,信众会把哈达抛于佛像前或挂于佛像身上以示敬意。在社交层面上,哈达同时亦是一种礼貌性的礼品。在与友人见面或送别时,藏人会互呈哈达,挂于对方颈上或交于手上以示友好。在送礼的时候,藏人也会附上一条哈达。

天马旗

到过藏区或看过有关西藏风土人情图片的人,多会对西藏地域常见的经幡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色彩缤纷、随风飘扬的布幡,在任何西藏的民宅楼顶、寺院附近、山顶、圣地、险处、河川等地方都会见到。在新年时,藏人会在家宅屋顶换上新的幡取替已褪色的旧幡。在云游朝圣的流浪香客行至圣地或险处时,也会挂上一些同样的经幡。

这种幡的正式名称是“风马”,多以粗布料用木刻印版涂墨印制,上有各种经咒、吉祥语句、各种吉祥征号、佛菩萨形象等,而且大多印有一匹背负宝物的骏马。这匹骏马便叫做“风马”,它背负的是一组三件的宝饰。这类经幡有横挂在绳上成一串旗的形式,也有数张竖挂在木棒上的形式,大至长数米的,小至巴掌见方的都有,通常是黄、绿、红、蓝及白五色为一组。天马旗表义的是无畏的信心,其背负的宝饰表佛、法、僧三宝。经幡的五种色彩代表五佛、五大元素,也代表了五佛智、五蕴。

唐卡艺术

唐卡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大概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迎请胜住(即所谓的“开光”)。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后者的绘制过程复杂,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

八吉祥

不论在西藏文化或藏传佛教中,只要略加注意,便不难观察到有一组八种的吉祥物几乎无处不在。不论在唐卡佛画中、织锦布图案上、寺院地上图案、佛坛雕刻里甚至家居饰物中,都会见到这一组八个的吉祥物同时或单独出现。然而,这八种吉祥物并非西藏文化中的产品,其出处可追溯自佛陀时代甚至佛陀化生前的印度文化。在汉地文化中,偶尔也会在木雕(尤其是佛坛供桌的雕刻)及织锦布料图案中发现这八种吉祥物单独或同时出现。

八吉祥物分别为莲花、无尽结、双鱼、华盖、幢、轮、宝瓶、海螺,它们各自有其佛教表义、吉祥表征及渊源。莲花生于污泥中而不染泥,被视为出离心及清净的代表。无尽结重复交叠,无起端,无终结,既表义佛陀的无限悲心及智慧,也表义缘起因果无始无终。双鱼有多种表义。在古印度文化中,它们代表恒河及也满拿河,也间接表义人体中的左右二脉。在佛教中,双鱼代表和谐团结、快乐及富足丰裕。华盖代表权位、保护,亦代表宗教权威。在佛法表义上,华盖象征免于痛苦、欲望、障碍、病患及恶缘,也表义佛法之令众生清凉。幢表义佛法能降烦恼魔及死主等四魔,也表义佛法弘扬四方。法轮是南传、汉传、藏传佛教最共通的象征物,它表义了佛法;轮心表义戒学,轴表义慧学,外圈表义定学。宝瓶表义源源不尽的财富。海螺是各部派佛教(乃至印度教)共通的象征物,表义佛法的弘扬流布。

生死之轮

在西藏寺院的门外,常会看到一幅称为“生死之轮”或称“五趣解脱图”的壁画,图中有一猛兽掌持大圆轮,形象及色彩生动鲜明。生死之轮并非西藏文化的产品,而是佛陀亲自制定的一种表象化佛法教育工具,出自《有部毗奈耶》等佛经。这个图表达了三毒、六道轮回、十二因缘及四圣谛等教法。最中央的三种动物分别是鸽、蛇和猪,它们表义贪(鸽是畜牲中性交频度最密的,所以是贪欲的象征)、嗔(蛇是嗔恨心的象征)、痴(猪是愚痴的象征)此三毒。蛇及鸽由猪的口所出,表义嗔、贪皆由痴所产生。在中央第二圈中,左白半圈代表善业引生于人、修罗或天界转生,图中可见此三种转生之图示,三者头部都向上,表义此为三善道;右黑半圈中是指恶业引致堕入三恶道,图中的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生命都是形如下堕的姿势。在再对外数一圈,分为六界别,画有六道轮回中的各别苦况。在最外的一围有十二个小图,分别表义十二因缘流转。整个圆轮由死主手持及口咬,表义众生因为贪、嗔、痴三毒,而造作善业或恶业,因此在六道中受生,又因十二因缘之流转,循环不息,生生死死,被困于轮回中,不得出脱,永在无常死主掌握之内。这部分同时亦包含了苦谛及集谛的教义在内。图上方有一尊佛,表佛陀已超出轮回的掌握。他手指向月亮,表义他的开示是趋向灭谛的道谛。

忿怒尊与法器

佛教中面目表情似乎很凶恶的造像,称为“忿怒相”,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类别。第一种为本尊,他们是佛陀的化现,例如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大士之化相、马头明王是观音大士之忿怒化相等;第二种是护持三宝及行者的护法。他们示现忿相,表义降伏烦恼及障碍,其体性却是诸佛之悲心,与世俗的嗔恨心毫无关联。在原始佛教中,佛陀便已开示过多种头陀行修持,其中包括冢间坐,便是教导苦行者在坟场修持。此外,佛陀亦教示弟子应在浴室绘画骷髅图像,以提醒生死无常,策励行者珍惜生命、精进修行。

藏传佛教继承了这种佛教传统,所以常会见有关骷髅、尸林等之图像,也采用以人骨制成之法器,如念珠、手鼓等。这些图像及法器,是为了提醒行者痛念生死无常,策励他们不要虚度时光。人骨法器并不由杀害人命取得,一般必须是死者生前发愿死后捐予造法器用途的情况下才可采用,很多时候还会选择性地采用高僧或修行人的遗骨。

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师君三尊

莲花生大师是公元8世纪的印度大德,后入西藏弘扬佛法,成为把佛教引进西藏的第一人、整个藏传佛教的始祖。莲花生大师邀请了印度高僧静命大师(—)入藏,并在当时的藏王赤松德赞支持下,建立了西藏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莲花生大师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包括被合称为“莲师八变”的八种化身等。在西藏绘画艺术里,常把莲花生大师、静命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同画在一起,呈品字形排列布局,莲花生大师居中位,其右下方位为静命大师,左下方为赤松德赞,合称“师君三尊”。

阿底峡大师

阿底峡师徒三尊

阿底峡大师(—)原为孟加拉太子,后出家,先后随一百多位当时的大师修学,甚至远渡重洋到印尼苏门答腊求法,成为印度当时最高长老之一。后来,大师应西藏的古格王之求,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西藏传法,把当时已衰落的佛教重新振兴,著成《菩提道灯论》,并与其西藏弟子仲敦巴(—)、雷贝喜饶等,发展出对藏传佛教影响深远的噶登派教法。在后世,噶登派教法虽已衰落,却被15世纪出现的格鲁派所吸收、继承。阿底峡大师与仲敦巴、雷贝喜饶师徒三人的组合,常见于西藏寺院的壁画中,阿底峡居中央位置,身穿袈裟,头戴红色智者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其下方右边是作居士装束的仲敦巴,左边是穿袈裟的雷贝喜饶。

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师徒三尊

宗喀巴大师(—)原名“洛桑扎巴”,乃青海湟中县人,自幼学习各派显密佛法,经博学、苦修多年,遂成为以戒律清严著称的一代高僧,并建立甘丹寺,形成了格鲁派教法。由于格鲁派注重经论学习,其所建立的色拉、甘丹、哲蚌三大寺及上、下两座密学院,成为藏传佛教的最高权威学府。在佛教艺术中,宗喀巴大师的形象通常为跏趺而坐,头戴黄色智者冠,身穿袈裟,双手作说法印而各拈一花,花上分别托着智慧剑和经函。宗喀巴大师通常与其两位主要弟子克主杰、贾曹杰并列,或于绘画中以品字形布局排列,合称“师徒三尊”。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约—)是吐蕃第三十三代领袖。在十三岁即位后,他陆续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并定都拉萨,完成了西藏的统一。之后,松赞干布致力于政权建设,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同时,还制定法律、税制、文字,任用贤明的大臣,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木,发展农牧业生产,使西藏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松赞干布先后共有五位妃子,其中最著名者为唐文成公主及尼泊尔赤尊公主。他为这五位妻子,分别建立了佛教寺院,其中包括大昭寺、小昭寺等。在后世,松赞干布与赤松德赞(—)、赤热巴巾(—),被广大民众并列为西藏最伟大的三位法王。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师徒三尊

两千五百多年前印度的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者,本为印度悉达多太子,后经出家、修行、悟道而成就无上佛境,证得圆满的慈悲和智慧。释迦牟尼的形象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身穿僧人的三衣、盘腿跏趺而坐,但也有站立相和头戴宝冠的报身相(如大昭寺等身佛)等。在释迦牟尼在人间示现的年代,曾有弟子依照悉达多太子不同年纪的身相比例而铸造了三尊等身像,分别为其八岁、十二岁、二十五岁等身像,并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这三尊几经流传,八岁像现在被供奉于拉萨小昭寺,十二岁像被供奉于拉萨大昭寺,二十五岁像则供奉于印度菩提迦耶大觉塔之中。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在藏语中称为“沃巴美”,是“无量光”的意思。佛教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出自《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弥陀是西方极乐净土之主,在西藏及汉地广受尊崇,故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在藏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形象一般为化身相,身穿僧人的三衣,身体红色,盘腿跏趺而坐,双手放在腿上而捧钵。他的报身相被称为“无量寿佛”,于藏传佛教中有着独立的地位。

无量寿佛

长寿三尊

无量寿佛在藏语中称为“策巴美”,他是阿弥陀佛的报身相,也是祈求长寿的本尊。他的身体红色,头戴宝冠,身穿天衣,佩戴各种珍宝饰物,盘腿跏趺而坐,双手放在腿上而捧着一个长寿甘露瓶。在藏传佛教中,无量寿佛常常和同样为延寿本尊的白度母、尊胜母被归为一组三尊并列,或在唐卡、壁画中呈品字形排列,称为“长寿三尊”。

药师佛

药师佛

药师佛在藏语中称为“曼拉”,他是东方琉璃净土之主,也是祈求健康的本尊。在佛经中,有不少对药师佛的介绍,如《药师如来本愿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等。藏传佛教中的药师佛形象,多为身体蓝色,身披僧人三衣、盘腿跏趺而坐,右手垂下而拈药草,左手放在腿上而捧无死甘露钵。在唐卡和壁画里,常见药师七佛的组合,即药师佛和另外六尊出自《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描述的相关佛陀。有时候,这个组合也会加上释迦牟尼佛,而合称“药师八如来”。

弥勒佛

弥勒佛

弥勒佛是身处兜率净土,当来人间示现成佛之相的未来佛,在藏语中称为“强巴”或“香巴”,在藏传佛教中很受重视。在汉传佛教中,弥勒一般以一位胖和尚的形象出现。西藏常见的弥勒像,一般呈坐姿,头戴宝冠,身穿天衣,佩戴种种庄严宝饰,双手置胸前而作说法手印。在唐卡、壁画及佛像艺术中,常把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并列排放,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佛,合称“三世佛”。

度母

绿度母

白度母

二十一度母

救八难度母

度母在藏语中称为“卓玛”,她是观音由于看到众生的苦难,出于悲心而流出的眼泪所化生的。她是三世十方一切诸佛出于慈悲的利生事业的总汇化身,帮助苦难的众生,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在西藏,人们有危难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度母求救。度母虽为观音的化身,可是她本身也有无数的化身。最常见的度母,是绿色身相的原始形象、延寿本尊白度母、救八种难的八度母、二十一度母等。

三怙主

三怙主即文殊、观音、金刚手三位大士。在某些汉译中,三怙主也被称为“三部主”、“智仁勇三尊”等。他们均被列入八大菩萨的组合之中。文殊大士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的大智慧。他有多种化相,比较常见的是橙色身体、一面二臂、手执智慧剑和托着经书的莲花之相,和“五文殊”之化身相。观音大士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的大悲,也有多种化相,如千手观音、四臂观音、狮吼观音、度母等,亦有玛哈噶拉、马头明王等无数忿怒化身。金刚手在汉传佛教里多称为“大势至菩萨”,他代表了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的大力量,其寂静相为一面二臂蓝身的菩萨形象,但更常见的是其烈火围绕、蓝身、手持金刚杵的忿怒相。

千手观音

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是佛经及西藏的唐卡、壁画、造像艺术里常见出现的组合。他们分别是文殊、观音、金刚手、地藏、弥勒、普贤、虚空藏和除盖障大士,其中前三者被合称为“三怙主”。根据佛经开示,这八位大士其实早已成佛,但为了利益众生,他们常以菩萨的形象化现。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

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大士的忿怒相化身,是格鲁派的主要本尊之一,常见的形象是九面、三十四手、十六足,其主要的面现为凶猛的牛头之相。

玛哈噶拉

玛哈噶拉

玛哈噶拉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尊护法,他是一切男相护法之首。他的名字是梵文的音译,也可意译为“大黑天”,但在西藏,一般称他为“怙主”。这一尊直接出自佛经依据的护法,是观音大士为了降伏众生的障碍而变化出的忿怒相化身,故此在藏传佛教中很受重视,甚至在日本,大黑天也是广大老百姓所尊崇、信仰的保护神。玛哈噶拉有很多种不同的形象,比较常见的为其黑身六臂相。

阎摩法王

阎摩法王

阎摩法王是掌管因果法则的护法,他是文殊大士的化身。西藏的格鲁派特别尊崇阎摩法王,把他尊为宗喀巴大师教法的不共护法。阎摩法王有外相、内相、密相等多种形象,较常见的是牛头、一面二臂、周围烈火环绕的蓝色身相。

吉祥天母

吉祥天母

吉祥天母藏语称“班达拉姆”,是女相护法之首、拉萨和格鲁派的护法。吉祥天母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包括了忿怒相和寂静相,其中最常见的忿怒形象是一面二臂,面容显露忿怒之相,侧身坐在一头骡子身上,骡子的臀部两边各有一只眼睛。她骑着骡子飞行于天上、地上、地下三界保卫佛教,所以又有“三界总主”之称。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是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的合称。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的形象,在汉、藏佛教里大同小异,均为身穿古代将领盔甲之相。在汉地寺院中,四大天王多以立体造像形式出现在寺院门口小殿之中。而在西藏寺院中,虽亦有立体造像,但更常见的是以寺院大殿外墙壁画的形式表达。

全部用于善行

于寒冷者施温暖,令入菩萨大云中

林聪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