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第一百零六天儿 http://www.bvrbw.com/jbzz/11899.html

每天步行30分钟去山顶找信号上网课,

山石是座椅,膝盖当课桌,

冷了就搓搓手、捏捏脸,

一呆就是4个小时……

△石头作椅膝盖作桌

3月29日,人民日报公号推文《超硬核!雪山顶找信号的女孩,可以在家上网课了!这台基站专为她而建》,主人公"00后"西藏女孩斯朗巴珍曾经这样去上网课。老师早上发的信息,晚上才能收到她的回复。但3月29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斯朗巴珍时,她却是"秒回","家乡新建了4G基站,网课视频非常流畅,更别说回信息了。"

上网课得爬半小时雪山,但一节都没缺过

斯朗巴珍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家住西藏昌都市波格村。疫情期间,她正在家里过寒假。因为延迟开学,学校组织开展了线上网络教学。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信号一直不稳。

"我家这村子四周都是雪山,地势低。"斯朗巴珍说,网课内容她听得断断续续。她在村里辗转了几个地方,信号都很弱。斯朗巴珍很焦虑。她抬起头,看到四周的雪山,想到山上信号可能好些,就带着手机和笔记本,就向山上跑去。

△上网课界面

一路走、一路试,直到跑到快山顶的地方,视频中的老师画面开始流畅,斯朗巴珍松了一口气。她在原地一块石头上坐下,上完了一节课。怕第二天找不到这个"宝地",她还在这块石头上留下了记号。从那天起,这块石头就成了她的"课桌椅"。

"在校期间我从来没有过旷课,哪怕在特殊时期,我也不想旷课。"斯朗巴珍在山上,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山顶气温中午时也只有零下三度,早晚更冷,冷了她就搓搓手、捏捏脸。因为路途遥远,来回差不多得一个小时,课间她就在山顶上转一转、背背书,好让自己暖和一点。山顶的风很大,她每次都要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才行。

"我当时能找到网听到老师上课并和老师互动,已经很幸福了,一点也不觉得冷。"斯朗巴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害怕自己落下功课,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她一定要每节课都要去认真学习。在山顶上学习很安静,也能静下心,虽然有点辛苦,但这些在疫情面前都不算什么。

△建立4G基站

雪山上新建了基站,她说以后要帮助更多人

斯朗巴珍说,因为家里没网的情况被媒体报道后,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2月25日,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昌都分公司的网络部人员赶往波格村。他们克服了冰雪路面行路的困难,肩扛手抬,经过6个多小时的跋涉,徒步将上吨重的基站设备和光缆运往施工现场,并开始连夜搭建。晚上最低气温是零下20多度,工作人员的手套被汗水浸湿,粘在了设备上。3天后,新的基站建了起来,工作人员还协同当地铁塔规划网络建设,为斯朗巴珍免费充值了5G流量。

△感谢信

"老师,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您和帮助我的人,我怕自己表达的不够。这不单单方便了我的学习,还帮助我家乡解决了网络问题。看到大家鼓励我的话语,我和妹妹都激动得哭了。"2月29日,斯朗巴珍给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因为以往信号弱,平时还要干农活放牛羊,老师跟斯朗巴珍早上发信息后,直到晚上才能收到回复,现在建了4G基站,师生之间的联系也更通畅了。

斯朗巴珍告诉记者,中国移动替一个村的人都解决了网络问题,让她非常感激,她希望自己以后能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这次的疫情更加坚定了她想做一名优秀医生的决心。

△工作人员查看网络讯号

记者了解到,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保证疫情期间网课正常收看,与淮安电信、淮安移动、淮安联通三家公司合作,在疫情期间每个月提供50G流量用于贫困学生的网课学习,目前,流量资助已经发放到位,共名同学收到了相关信息。

来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

通讯员孙启迪记者李子璇

编辑:小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bk/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