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研报化工品里极少的底部机会,行业
今日研报分享: 1、一个新的涨价品种,年内提涨5%+股性超级活 昨日付费文,周一盐湖飙涨。提及盐湖股份,盐湖提锂几乎成了公司标签。但市场似乎忘了公司原是钾肥龙头,近期因农业周期向上叠加海外涨价,钾肥价格迎来久违的上涨黄金时期。公司作为龙头,显著受益。①农产品大周期叠加全球钾肥价格上涨带来国内钾肥行情。 近期,白俄罗斯钾肥和以色列ICL分别与印度签订18/19年度钾肥大合同,CIF为80美元/吨,同比涨约50美元/吨。叠加北美化肥巨头Potash和Agrium完成合并,全球钾肥行业寡头垄断格局进一步加强。国内方面,氯化钾出厂价则从17年11月元/吨上涨至元/吨,10个月涨幅达5%。 从长期来看,钾肥需求量对农产品价格弹性较大,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进入上涨趋势,中信认为钾肥有望再次迎来价格上涨的黄金时期。 盐湖为钾肥龙头,在国内拥有自主定价权,能快速趋向进口价。其氯化钾年产能为万吨,占国内产能50%+。上半年平均售价.54元/吨,同比涨30元/吨,毛利率73.45%,提升7.79%。据中信测算,氯化钾价格每涨元/吨,EPS增厚0.1元。 ②碳酸锂价格有望触底反弹,公司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盐湖已实现1万吨碳酸锂装置“提质提量提速”。技术上,蓝科锂业攻克吸附法,其碳酸锂毛利率高出西藏矿业(盐析法)10%左右;产量上,蓝科在和上半年,生产碳酸锂和吨,实现净利4./1.75亿。在+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拥有6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成为国内龙头之一。 满产后碳酸锂价格每涨00元/吨,EPS将增厚0.14元。 ③化工为亏损源头,债转股或能够有效减轻盐湖财务负担。 去年盐湖亏损高达41亿及上半年亏1亿,则是源于化工板块资产减值和开工受限。好现象是今年亏损增速明显减缓,前海纳化工近两年受的安全事故阴影将散,预计9月开产。 化工板块多项目尚未盈利,中信认为如果债转股能顺利推进(已与建行、工行等签订框架协议),将有效减轻公司财务负担。目前债转股重点在海纳化工和盐湖镁业,两者负债率高达9%和8%,高于公司平均73%水平,上半年利息支出超10亿。 ④钾肥、碳酸锂、化工三块业务拆分,最悲观假设下对应目标市值亿。 钾肥板块,氯化钾年产能万吨,每吨净利元,每年贡献净利35亿,0倍PE对应市值亿。碳酸锂板块,6万吨年产能投产后有望实现1-18亿净利,蓝科和盐湖比亚迪估值在10亿以上,按4.48%和49.50%股权比例,对应市值45亿+。化工所有项目全亏,年底盐湖镁业账面价值71亿,海纳化工85亿,最悲观情形下将亿固定资产全部计提减值,对应市值亿。 、行业空间突然翻倍+估值历史底部,明晃晃的超大黄金坑摆在眼前受关税及市场情绪影响,安防双雄海康与大华遭遇大幅杀跌,申万计算机团队研究发现两大王者正趁整合期加速抢占市场,估值更是回到历史低位,性价比很高。 ①估值降至历史底部 海康威视-年PE为1.8/17.4倍,而历史上PETTM估值范围约为17-46倍; 大华股份当前PE18.6倍,历史PETTM估值范围为0-69倍,已处于08年以来估值最低点。 ②投资者最担心的MYZ影响极为有限 以海康威视为例,海外出口收入占比5%,美国占海外市场0%,合计仅约5%收入比重来自美国。此外,自公司转型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后,客户购买的持续性和依赖度大超之前,造就了公司收入持续超过理论天花板、产品较难被替代。 ③AI渗透产品线大幅提高天花板 17年起海康重点推出了AICloud,将安防从端搬到云上,除了扩展了客户的速度和数据容量,还将服务采购方从原先单一的安防部门拓展到了数据部门、业务部门。同时AI渗透到安防外的其他领域,海康已于美的、工业富联、紫金矿业都签署了战略合作,深入工业流水线的多个环节。未来市值天花板大幅抬高。 毛利率上浮是很好的佐证。18Q海康实现毛利率44%,较同期上浮1.3pct,主要由于中心控制、智能家居、其他创新业务线采用高附加值产品推动毛利率提升。大华毛利率也始终保持稳定,AI化和解决方案的成功对冲了安防旧产品的自然减价。 ④趁此机会,海康+大华双龙正在加速整合市场 对比安防行业,海康和大华的优势在于更高的可比毛利率和较低的销售费用率,两者毛利率保持30%以上水平,而销售费用率仅在10%上下(行业平均0%)。近4个季度平均收入增速在30%以上,正加速占据市场份额。 而海康能够成为行业第一优于大华的地方在于,它的可比毛利率(更彻底的方案化)和品牌网络更优,分别领先7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 付费版脱水研报,可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订阅 脱水君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8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净利润逆势大涨37杉杉股份,新能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