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本蛋冒着被炮轰的风险,来讲一个故事。

我不明白我妈为什么那么喜欢西藏,去了三次,还喊着要去第四次。

我不明白为什么随便翻开一本旅游杂志,都能看到大篇大篇赞美西藏的文章。净土,无限风光,民风淳朴,热情,虔诚...

好吧,其实我很向往西藏,因为它似乎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天堂般的地方,一片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

于是提前几个月订好了票,一回国就背着宝贝相机坐着青藏铁路往西边走。我做了好多准备,比如几套主题摄影计划,几个采访计划,一个物物交换的社会实验...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浮躁了一年,是时候去体验一下纯净的新世界了。

然而这趟旅程的伏笔在经过可可西里的时候就埋好了。头开始剧烈疼痛,太阳穴像被锤子不停敲打,胸闷,喘不过气...是的,很不幸,高原反应找上了我。

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狡诈的的士司机,繁乱的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像极了长安街的布达拉宫前的街道,灼烧皮肤的烈日......

深度游的时候,更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罗布林卡既不像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也没有现代建筑的精锐感。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传说,一遍一遍地重复。腻。

众多游人笔下虔诚的磕长头,成了当街乞讨的手段。前一秒试图感受孩子磕长头的诚意,下一秒发现他凑到你面前,用装出来的天真瞪着贪婪的大眼睛向你要钱。心软给了钱,十分钟后又在街上遇到他。于是他又凑上来要钱,跟他说给过了不给了,他就大叫没给没给就是没给,逼得整条街的人都看着你。道德绑架之下,他收好新的钞票,愉快地磕着长头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大昭寺更是一个被金钱熏得毫无神圣感的地方。近距离和僧人说话,需要换一大把零钱,给坐在大堂的十几二十个僧人一人发几张票子。两步一个捐款箱,仿佛一屋子伸手要钱的乞丐。大昭寺里的活物都浮躁得令人发指。不说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就算是寺里的僧人,也满眼躁动。

这不是藏传佛教的圣殿,这是寺庙经济的殿堂级示范单位。

如果这就是八角街的虔诚,如果这就是大昭寺的神圣,不好意思我不能理解这种表达方式。恶心反胃的同时,说句实话,我不喜欢拉萨。在几乎所有人都喊着这座日光之城有多好的时候,我只想耿直地说一句,真的很失望。

也许只是八角街和大昭寺这样呢?也许只是拉萨这样呢?也许别的角落藏着喜欢西藏的理由呢?带着太多的不满与失望,驱车离开拉萨,往珠穆朗玛峰的方向走。

结果。结果我永远忘不了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藏民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

从景区大门到珠峰大本营有几个小时的车程,除了盘山公路,还会路过一些小村落。有时候看到景色太美,就会停下车,把车窗摇下来拍照。

刚把窗户摇了一半,突然面前出现了一张脸,伸手来抢相机。同时,好几双手齐刷刷伸进车里,试图把能抓到的东西都抢走。定睛一看,五六个孩子瞪着比大昭寺前耍无赖的小孩还恐怖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我们。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有点不知所措,就把车上的一些零食给了他们。并不指望被感谢,以为给了零食就没事了,谁知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更加凶狠地瞪着我们,说“我还要!给我!我还要!”。我说没了啊,一共就这么多了。十几双手又齐刷刷伸进车里想要抢东西。另外两个小孩直接走到车头,堵着车子不让司机开车。

司机看到这情况,赶紧把窗全摇上,慢慢地往前开,才好不容易摆脱了这群小恶狼。

再也没有任何一点心情在这条风景如画的路上停下来拍任何一张照。

盘山公路上有许多观景台可以看日出日落,很多时候会停下来歇一口气,同时欣赏一下喜马拉雅山的壮美。

一下车,几个卖布条的藏民围上来,说买一条挂在车上消灾。司机师傅看他们老缠着我们不放,就买了一条。

可能贪婪是人的本性。买了一条之后,几个藏民开始逐一纠缠同行的四人。去后备箱拿东西,两个藏民叫我买一条,我说我们这一车已经买了一条了,他们两个就开始爆脏话,说不买就把你们后备箱的东西全都抢走,边说边伸手来抢箱子。

经历了大昭寺的小孩,山脚的拦车,面对山上的流氓,坚决不能屈服。把后备箱一关,请司机师傅把车锁上。

一看没能强买强卖,也没能抢到东西,这几个人不爽了。我们在那里看了多久的风景,他们就在旁边大声骂了多久。准备走的时候还说,有种你们别进来啊,进来了又不买东西。附加一大串脏话。

兄弟,你收几千块的门票你知道吗?喜马拉雅山脉是你设计的还是你建的?你是道德绑架的慈善机构还是缺胳膊少腿?就算不说物质,精神上能维护一下民族团结不?真是谢谢你了,在大自然日照金顶的早晨体验了如此肮脏不堪的“人文景观”。

珠穆朗玛峰这辈子只来这一次,除非哪天活腻了。

民风淳朴?当一群十岁不到的孩子用恶狼般的贪婪眼神拦车抢劫的时候,我实在无法违心地说西藏人淳朴。不要说这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绝对不包括沿路打劫。也不要说这是生活所迫,熟练运用邪恶到一种什么程度才能把埋伏、行动、堵住去路这一整套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生活所迫和害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西藏度过的大半个月里,不停地在两种精神模式之间切换。望向冰川、草原、雪山、湖泊、峡谷的时候,幸福而宁静。面对欺骗、粗鲁、肮脏、狡诈、浮躁的时候,气愤而失望。

大自然与人类之间,我从来没发现我这么热爱大自然。

拉萨像是一座失忆的城市,它夹在不被认可的传统与跟不上节奏的现代之间,既忘记了来路,也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西藏是一片极度矛盾的土地,在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撞之中,除了躲进远古宗教的象牙塔,还没有探寻出自然与人文的相处之道。

繁荣?拉萨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这一点毋庸置疑。现代化?西藏一定会越来越现代化,这一点也毋庸置疑。美丽?好山好水依旧会让西藏保持世上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的地位。可是在这些物质层面的表象之下,西藏真的并不那么讨人喜欢。宗教信仰与物质的冲突,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古老生活、生产方式与新文明的纠结......西藏给出的答案几乎是毫无头绪又让人恼火的。

最后,说实话,其实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写这篇关于西藏的文章。想过赞美草原和蓝天白云,想过赞叹峡谷和崇山峻岭,想过描述酥油茶的淡淡咸味和牦牛肉的香味,甚至想过只写拉萨街头可爱的流浪狗。然而这或许是别人眼中美丽又浪漫的西藏,却不是真正刻在我心里的西藏。也许“喜欢西藏”变成了凡是去过西藏的人都必须说的话,也许“不喜欢西藏”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可在这个地方的每一段经历都让我觉得,我真的不喜欢西藏。

世界上有很多好地方,也有很多不那么好的地方,有的地方很讨人喜欢,有的地方不管你多么努力,都无法喜欢上它。

于我而言,西藏就是一个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强迫自己喜欢的,憧憬过,却深深失望的地方。它的美好,只存在于镜头里。

临走前在时光书店买了两本写西藏的杂志,心想既然我无法喜欢上这个地方,那就了解一下喜欢它的人怎么说吧。飞离拉萨的飞机上,一页页地品味别人眼中的西藏,那么美,那么脱俗,那么无忧无虑,和我体验的是彻彻底底两个不同的世界。

那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彻彻底底地活在不同的世界吧。

--

声明: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ThreeEdens

hotmail.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zhangzx.com/xzyw/3852.html